七日书:我的人生饭桌 · 第四天

七日書 #4.4|豬肉大戰

款款
·
·
IPFS
·
我不太吃豬肉,也不懂享受豬內臟,但我希望其他人可以吃。
第四天:如果你的胃有不必然和你相同的身分認同,它的認同是甚麼?是怎樣形成的?

雪隆、檳城、怡保、新山等多華人的地方,流行吃燒肉、叉燒、肉骨茶、豬肉粉(豬肉湯麵)、豬雜湯。「豬腸、豬肚?」在雪隆吃肉骨茶也是一種學問。點菜的人問你這句話,意思是要不要內臟。除了遊客區的熱門店面,一般上沒有菜單。「肥瘦?」半肥瘦、肥肉、瘦肉,也可以特別點名豬踭肉,類似雞二度的部分。若要問最喜歡肉骨茶的什麼,我想大概只是貪戀喝湯,肉倒不是重點。

家裡最常吃魚肉、雞肉,豬肉不多。排骨湯、豆豉排骨、粉蒸豬肉、咕咾肉,唯有粉蒸豬肉是我近來學會吃的菜品。冬菜、木薯粉、五花肉切碎,蒸十分鐘就可以上座,拌白飯吃有滋有味。但小時候我非常不習慣豬肉的味道,也不喜歡吃肥肉。如今我始終不會吃的,還有梅菜扣肉、東坡肉。只有出外點芋頭扣肉時,我會吃一些芋頭捧場。

本地主要群體穆斯林的禁忌是豬肉,國內外大型連鎖店經常為了更大的顧客群而去除豬肉元素,比如馬來西亞的鼎泰豐會強調沒有使用豬肉。我不曾在這裡吃鼎泰豐水餃,不知道改版後的內餡味道如何。馬來西亞人看到國外的麥當勞有豬肉產品,會覺得新奇。

我不太吃豬肉,也不懂享受豬內臟,但我希望其他人可以吃。說到身份認同,豬肉經常引起爭議。幾個議員針對肉骨茶作為國家飲食遺產(warisan)而在國會裡吵了幾天。可能為了消除疑慮,明白敏感源在於違反宗教戒律,議員如此捍衛——肉骨茶的肉不一定是豬肉,也有牛肉、雞肉或海鮮為主。

我想肉骨茶之所以獨特,且有資格代表馬來西亞,因為其發源地在雪州巴生,經過半世紀洗禮,在馬來西亞衍生出各式各樣的煮法。除了肉類不同,強調胡椒味、藥材味的黑白湯底分別,也有素食的肉骨茶——這些對穆斯林群體來說都是相當陌生的。

理解現實的差異,但看到無謂的爭議頻生,心中難免不快。這種不快不會讓我更加想吃豬肉,反之亦然,我相信對肉骨茶感到抗拒、不喜歡的人,也不會因肉骨茶成為國民飲食而轉變取向。



CC BY-NC-ND 4.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款款貓是地上的雲朵。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抒情主體照鏡子

聲音的源頭

小文學工作者筆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