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后朝黃老思想】第八篇 天下之至柔

文明之眼
·
·
IPFS
·
此篇文章作者,可能只是應用者、傳講者,而非覺悟真相者,因為他並未明白無為真正的大益,倒像是把水當作想像素材,水是能穿山鏽鐵但並非無為之益,無為之益不在其相而在其道,而無為之大益更是基於真相的覺悟。

天下之至柔,騁於天下之致堅。無有入於無閒,五是以知無為之有益也。不言之教,無為之益,下希能及之矣。

最微細柔弱的物體,能在最堅實中穿行,極微小穿透極緻密,所以知無為的好處;物理展現無為之益,世間少有能比擬的。

 

中華文明進程比歐美約早兩千年,例如近代歐洲就很像東周時代,春秋戰國紛爭不斷戰爭頻仍,最終大規模戰爭爆發,死傷遍及老幼殃及無辜;然而,春秋戰國也正是百家爭鳴時代,就如同近代西方學術界的蓬勃發展。

因此,與兩千多年前的佛陀相互輝映者,並非兩千多年前的孔子,而是〈李耳筆記〉中的「聖人」,論年代應該在夏朝;所以,「不言之教,無為之益,天下希能及之矣」翻譯為「無上正覺」也行!但如此翻譯「不言之教」就並非身教,而是指宇宙運行之道,這就與前段文章不符了。

顯然,此篇文章作者,可能只是應用者、傳講者,而非覺悟真相者,因為他並未明白無為真正的大益,倒像是把水當作想像素材,水是能穿山鏽鐵但並非無為之益,無為之益不在其相而在其道,而無為之大益更是基於真相的覺悟。

「無上正覺」是覺真相、不執著、為無為,無為是對有為太甚的救贖,因為眾生癡迷執著有為,才需要無為加以導正;「無上正覺」是行菩薩道,意念布施的功德遠勝於有為窮盡一切,因此,無為真正的大益,是讓所有眾生都得清淨太平。

 

CC BY-NC-ND 4.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文明之眼《推背圖》第47象:約五百年後 讖曰:偃武修文,紫微星明,匹夫有責,一言為君 頌曰:無王無帝定乾坤,來自田間第一人;好把舊書多讀到,義言一出見英明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周朝黃老思想
20 篇作品

【周朝黃老思想】第二十一篇 以道佐人主

【周朝黃老思想】第二十篇 民之不畏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