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人講台灣飲食
之前黃秋生在台灣演戲,被問到台灣的食物,他嫌台灣物產雖豐,但沒有什麼美食,到處都澱粉。另一位選擇在台灣發展的香港藝人杜汶澤則在臉書寫自己在台灣一年來至少胖了五公斤,讚賞美食真多,別有話外之意。
感受一地食物好不好吃,很大程度是個人觀感,兼有一點運氣成分。以我而言,我比較在意食物價格是否合理,外食營養能否相對均衡。至於「美食」之名,於我不是非常重要。
台灣漢人傳統飲食,主要源自福建泉漳一帶,跟香港繼承的廣州、潮汕一帶的飲食文化自有不同。但要說彼優此劣,就有點戰地域的意味,我覺得並不是非常明智。廣州、潮汕受惠於通商口岸與南洋移民所帶來的財富,長年在飲食上有講究,精細費工不再話下,這點是後進如廈門,或是已經沒落的泉州等地所不能及。客家人的飲食又走鹹油一路,也不太可能入得了西關商人之口。這些歷史積累而成的傳統,台灣自然無法比擬。之前網路上也有人提到,台灣的廣州菜一直要到1980年代輾轉從香港進口生抽、蝦醬之類的調味料後,才有辦法做出接近原鄉的口味。這種說法無法證實真偽,但大抵可以知道,台灣確實與粵港一帶的飲食口味有很大的區別。
至於西餐,台灣也無法比擬香港,這自然是因為香港有英國統治的關係。但即便如此,西餐在東方,對我來說就是空中樓閣,就算有人去法國藍帶學院或是星級餐廳學了一身工夫,終究是離地的狀態,不會沉澱成台灣的一部份。香港也有茶餐廳的意粉跟奶茶這種英國文化留下來的痕跡,但這種東西也不太可能稱得上絕世美味,畢竟是一般人拿來果腹用的,大抵也不脫澱粉很多的概念。
而且在討論台灣飲食時,很多人都忽略一件事情,台灣曾有過一陣極端重視飲食健康的時期,受到歐美有機低鹽低油風潮的影響,台灣的中產階級也曾亦步亦趨,近乎執迷的追求所謂的「健康飲食」。「俗女養成記」就有演過,范瑞君飾演的大姑姑回娘家時對著豬油大驚小怪,說吃這個不健康。總之,追求少鹽、少油、少糖,是1990年代台灣都會區的飲食政治正確,連帶許多小吃,比如排骨酥湯這種本來以油膩重口味著稱的食物,也隨之調整到既不鹹也不油。變成這樣好不好吃隨人理解,但台灣,特別是台北都會區的飲食習慣,在口味上已經有很大的變化。
我終究不清楚黃秋生到底嫌棄的是什麼,畢竟就我而言,澱粉多的食物不一定不是美食,他心目中所謂的美食的模樣,採訪中也沒有講得很清楚。我自己倒是認為,追求口腹之慾是文明盛極而衰的一個特點,所以清代最盛的時候發展出了所謂的「滿漢全席」,這本是宮廷中對滿漢臣子平等的儀式性表徵,最後居然成為清代飲食文化的代表,還被香港人借去成為料理昂貴食材的噱頭。又或者現代以《紅樓夢》裡的飲食為號召,辦起「紅樓宴」,但裡面窮工極侈的吃食,無非影射家道中落、大廈將頹的淒涼晚景。基督教將「暴食」列入七宗罪當中,不是沒有道理。當代社會對美食的追求,某種程度上也成為壓迫環境的幫兇,這點不可不慎。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