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窮忙:我們這樣的世代》書摘與讀後感

MonicaLee
·
·
IPFS
·

如何變有錢?如何避免陷入貧窮?這兩個問題必須結合起來思考,但只要你去逛書店就會發現,這兩個問題被歸類在不同的專業領域。教人如何變更有錢的相關書籍,通常放在金融理財類書架,書定價通常較高,受眾大多是收入較高的族群和中產階級。而關於貧窮,通常放在人文社會科學類,這類書我猜很少被理財投資愛好者青睞。投資人所關心的投資風險,和一般生活中可能陷入貧窮的風險,被區隔成兩個不相干的議題,但我認為,這兩者要一起看才算完整。理財讓我們了解透過某些金融運作方法來增加財富的可能性,這是積極面。而認識貧窮是防守面,讓我們更了解「風險」的概念和運作,生活中的任何風險,都有可能讓我們陷入貧窮,我們必須了解風險是如何出奇不意的產生,而它是如何逐一啃噬掉個人的安全防護網。

閱讀貧窮相關書籍是基於社會學本業的興趣,閱讀投資理財書籍是這幾年才開始,如今兩種議題都是我的興趣。至今我歸結一個現象,所有投資理財的論述,完全不適用於窮人和他們的世界。要投資先講有閒錢,一定要有一個程度的存款,但窮人連存款都不足甚至沒有,加上許多貧窮者往往財務觀念不足,很難踏進理財入門。閱讀這兩類書,彷彿進入兩種完全互不相干的世界,然而,兩者本該互相補足,該有更多的對話。金融機構和企業必須對貧窮現象有責任感。事實上,許多的貧窮者從底層撐起整個經濟體系,當窮人消失,接連中產階級貧窮化,最終金融體系也會面臨危機。只有當貧窮被大眾當成常識去理解與接納,同時,讓財務教育深入貧窮族群,一個社會才可能發展出更人性化的金融體系。

《窮忙:我們這樣的世代》根基於紮實的質性研究與長年追蹤,從個人生命歷程的微視面,到中層面 (學校、社區、與企業),再到宏觀面的政策皆有探討,具學術研究的嚴謹,但文字流暢不晦澀,適合大眾閱讀。書中舉出各種貧窮的案例,呈現一但陷入貧窮就難以脫身的現象,因為貧窮往往引發骨牌效應:

對每個家庭來說,貧窮的組成都是部分經濟因素、部分心理因素、部分個人因素、部分社會因素;部分過去影響、部分現在狀況。每個問題都會擴大其他的問題,環環緊密相扣。一個逆轉就會造成連鎖反應,導致結果與初衷大相逕庭。(p.18)
屋況不佳會導致疾病和醫療支出,接著又可能轉化為不良的信用評等,限制了所能購買的車輛品質,因而危及上班的準時度,升遷與賺錢的能力,一家人只好繼續窩在破爛的公寓裡。這就是貧窮的連鎖赤字,環環相扣、不斷加劇,直到築起一整個貧窮的架構。(p.37)

中產階級或者富裕者能否體會貧窮的滋味?作者問受訪者,貧窮的感覺是什麼?受訪者回:「沒人真的想知道兩美元是筆大數目的感覺,二十五美元就更是鉅款了。」這位受訪者,窮得連宣告破產都無法,這至少需要七百元律師費與兩百元申請費,他根本付不出來。(p.36)

現實上,窮人根本無法和金融的任何好處沾上邊,甚至金融就是個加重貧窮的最大推手。我在,《財務自由》書摘中提到,作者五年內達到財務自由的秘訣是善用複利的魔力。但同時,複利也讓窮人被推往更貧窮的深淵,越來越難脫身。複利的存在,讓社會貧富差距拉大。

因為經濟匱乏,現實基本需求已經很難滿足,當大部分的資金還要拿來償還債務,根本無財可理。一般人常會提出疑問,窮人是否理財觀念太差,這的確是其中一個可能,作者並沒有完全替貧窮者說話,許多問題的確是窮人自欺欺人、逃避問題、無能解決問題。貧窮連帶引發的暴躁、焦慮、行為偏差,還會不自覺傳給下一代而帶來貧窮循環。其次,窮人往往被認為理財觀念差的原因在於,窮人常被迫去接受他們根本負擔不起的消費與借貸。作者提了一個案例——一位為了工作被迫買二手車的低收母親。通勤時間過長剝奪她陪伴孩子和做家事的時間,更導致她晚歸早起,體力不支,又害怕遲到導致工作不保,最後買車成了唯一的可能。然而,這個母親過去曾連分期都付不出來,因為信用紀錄糟,只能買一個狀況差的車,往後又得負擔更多維修費用。貧窮常導致生活更加意外連連,貧窮不只是經濟上的匱乏,更代表著生活毫無其他選擇的困境,他們被迫接受越來越差的選擇,而差的選擇往往繼續製造更多經濟上的破口,這就是一般人認為「窮人不懂聰明消費」的原因。現實上,金融體系對窮人是很不友善的,迫使窮人轉往地下錢莊和高利貸。

對低收入的工作者來說,高利息是無所不在的陷阱。(p.33)
一個人的財務越不穩健,借貸的時候就得付出越多的利息。(p.38)

然而,金融機構對窮人的迫害不只如此。

放款人搜尋信用紀律有輕微缺失的人,把他們標記為「次級貸款」,如果你屬於這個類別,你就會被收取比較高的費用和利息,但是你可能完全不知情,主要銀行也是罪魁禍首,.....放寬了舊的放款標準,誘騙消費者進入滅頂的債務深淵之中,卻沒有放寬償還貸款的嚴格標準,結果就是:輕鬆把錢借出去的放款人,......用超高的利率和費用來懲罰這些借款人。......因為積極的招攬和寬鬆的信貸,導致連青少年都在宣告破產。(p.34-35)

許多人會認為,窮人已經很窮了還不學習投資。第一,因為沒有存款,第二,現金流常常卡住。如果有實際投資經驗(例如股市)的人就會發現,手上握有越多籌碼的人越有利,獲利對他們而言相對容易,承受風險的能力更強,就算虧損也較有能力東山再起,賺得大的先決條件是賠得起。然而,「賠不起」對貧窮者而言是致命傷,獲利速度慢,一虧損就很難爬起,這又是另一種在金融體制中的先天不利。

貧窮的成因通常不只一個,一個原因所引發的結果最終也會加入變成原因,所有原因互相作用引發加乘效應。宛如人的免疫系統,一減弱,各種病毒就紛紛入侵。因為貧窮,只能住在居住品質較差的區域,上班通勤時間長、孩子獲得的教育資源較少。

貧窮導致健康與居住問題,惡劣的健康和居住環境導致認知缺陷和就學問題,失敗的教育又導致貧窮。(p.278)

擺脫不了的低工資與沒有前景的工作,同時健康狀況越來越糟,隨之而來的花費也越來越多。

如果她沒那麼窮,她就不會失去牙齒,如果她沒失去牙齒,也許她就不會一直這麼窮。......原因導致許多後果,而後果又反過來加強原因,......就看你從哪裡開始分析這個循環。(p.70)

對有錢人或中產階級而言,醫療、居住,都可透過金錢來解決,但貧窮只會導致這幾個原因相互製造更多麻煩,像滾雪球般越滾越大,要花上更多成本才可能脫離。窮人所承受的風險不但比中產階級多,為了擺脫這些風險必須付出的代價,又比中產階級高。一般人輕鬆跨越,對他們卻困難重重。

貧窮導致家庭功能不健全,連帶將問題擴散到學校與社區。書中提出一個案例,父母疏於教養孩子,家裡一團亂,社福單位發的馬鈴薯,連皮都懶得削,任它腐爛。孩子無法好好休息、營養不良,來到學校後,種種課程與人際問題繼續打擊他們,不斷的挫敗與低自我價值感,讓孩子的情緒與行為容易失去控制,在學校常常惹麻煩,離開學校後,在職場容易和雇主同事起衝突。

要擺脫貧困,他們就必須學會純熟地控制自己的情緒與雙手 (p.14)

於是,該如何阻斷這種惡性循環?作者提出一個案例,當一個清寒家庭的孩子因為營養不良被送往醫院診療,看似是醫療範疇,背後的成因是孩童疏於照顧,疏於照顧是因為母親通勤時間過長、加班過多、工時過低、沒錢請保姆。萬一上班常遲到、因孩子生病而常請假、最後讓雇主不滿而被開除,只會讓所有狀況越來越糟。事實上,給予孩童配方奶、超市禮卷與往返醫院的計程車券無法解決根本問題,更根本的原因是勞動條件必須改善。於是這個醫療個案背後反映的是法律問題,然而醫師無法也無權打電話直接與雇主溝通,醫師也承擔不起讓孩子母親被報復性開除的後果,這時,最需要的是讓一位律師與雇主溝通,要求雇主設法改善母親的勞動條件。然而,目前的現實是,每種專業只能負責自己專業內的權責,醫生和律師沒有跨界合作的可能,也沒有制度上的支持。但是,為了徹底解決貧窮,每個專業不能只是專注在自己的專業。

書中也提出幾個扭轉命運、成功脫貧的案例,有些企業提供貧窮者工作機會與培訓。對窮人的信任與耐性不只是企業美德,更是企業管理技能的展現。作者認為,要促進貧窮者的向上流動,企業的角色非常重要,當窮人透過工作得到加薪、升遷,他們原本的職位就可讓下個窮人接替,繼續為他人創造新的可能性。只要搭配有效的職訓,企業在追求營利時,能同時拉動階級流動,讓貧窮者擺脫造成貧困循環的原生網絡。曾經在街頭混過的人所習得的生存本能,和職場文化完全格格不入,透過職業教育讓貧窮者先學習一些行話,先演練面談時可能碰到的問題,讓貧窮者逐漸感覺到自己「專業化」,提升生活和求職上的信心。

貧窮不只是貧窮者本身的問題,整個社會都必須一同來面對並解決這個問題。單靠任何一個單位無法解決貧窮的問題。貧窮成因複雜,涵蓋面又廣,唯有透過跨界、跨級的合作才有可能形成足夠的防堵力量。

在服務與服務之間創造連結,讓貧戶進入援助網內。這是關於能力和決心的問題(p.349)。

至今讀過不少探討貧窮的書籍,這本書算是我心中的優秀之作。作者針對貧窮議題提出各種具有縱度和深度的觀點,關注大環境和社區面之外,對每個貧窮個人及其生活脈絡也有很細膩的描寫。我認為貧窮是很難寫的題目,這本著作讓我打從心裡敬佩。作者文筆流暢、論述清晰,對現象帶著冷靜的分析,對個人貧困生活的描繪又呈現人性的層次與溫度,一讀就很難停止。

CC BY-NC-ND 2.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