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美國老闆#3 奇招(下)
【故事三】加點溫度上去
溫度和濕度,是影響文物保存至關重要的變因。這兩個因素彼此又密切關係,溫度升高,濕度就上升,反之溫度降低,濕度跟著下降。通常文物保存偏好低溫環境和特定範圍的濕度,一般狀況下,會建議溫度控制在攝氏20°C左右,儘量保持低溫、恆溫。
依利思的工作室位於一個濕度不低的城市,第一次去面試的時候正值寒風吹得頭發痛的二月,這種時節室內開個暖氣很正常,依利思使用的移動式暖氣機只對小範圍有效,暖氣機附近方圓50公分的範圍會熱到發汗,超過兩公尺還是讓人冷得手腳發寒。這種情形對依利思來說不成問題,因為她開暖氣不為保暖,是為了除濕。面試當天我一邊聽依利思侃侃而談,一邊感到小腿後方陣陣強烈熱氣傳來,轉頭一看,赫然發現一台暖氣機正緊貼在一個文物(忘了是畫還是雕塑)旁邊,當下大驚失色反射性地想伸手移開暖氣但忍住了,心想「夭壽喔...是不小心把文物放到暖氣旁邊了嗎?」依利思大概看到我的表情有異,掛著笑容解釋:「那是給文物除濕用的! 」當時雖覺得這種文物除濕方式...超乎想像,但當時整個人還處於
被依利思的極度自信震攝住的狀態,無法多想。殊不知,依利思對高溫的運用會讓往後的我瑟瑟發抖。
犢皮紙 (vellum) 的中譯雖然有「紙」這個字,但它其實是皮革。到伊利思的工作室之前,我處理犢皮紙的經驗有限,只做過乾式清潔和書籍裝幀。總覺得觸感光滑、灰白色半透光、充滿韌性的犢皮紙/羊皮紙,是古老神秘又特別的材料。當依利思拿出四份使用鞣酸鐵墨水書寫,充滿褶皺、硬化又泛黃的犢皮紙文件時,我感到期待又緊張,回家查了好些資料,瞭解如何近一步修護這種材料。
四份犢皮紙都需要清潔攤平,使用橡皮擦乾式清潔後,像攤平紙質文物一樣,先給犢皮紙一些水分,待纖維軟化舒展後,再予以重壓。其中三份文件順利攤平了,唯有一份的褶皺依舊頑固地佔據紙面。面對這種狀況,一般可將吸水後的犢皮紙四邊密集壓滿重物(密度高的金屬塊)攤平;或將犢皮紙四邊用許多夾子密密夾住,再把夾子往四周拉稱後固定於桌面,利用拉力將犢皮紙繃平。
伊利思雖然接不少紙類文物,神奇的是,她的工作室沒有紙類修護最常用的重壓版、重物、裁紙台、美工刀,甚至連桌面都是凹陷的。一開始,我想不透之前的紙類案子是怎麼完成的,所幸沒過多久依利思就揭曉答案了。犢皮紙案子死線緊迫,依利思無法馬上取得所需工具,卻一點也不緊張,她毫不猶豫下了指令:「別擔心,試試看熨斗!」說著順手把一般燙衣服用的大熨斗拿出來。紙類修護確實會用小型熨斗局部處理殘膠或黏著劑,但是,拿家用熨斗大面積燙平紙質/皮革文物?光是腦中想像,我的手心就因為困惑和恐懼而汗流不止。
我為了「用熨斗燙平犢皮紙」而徹夜難眠,無奈隔天到工作室還是得硬著頭皮,如履薄冰般抖著手,小心翼翼隔著不織布熨燙微濕的犢皮紙,我的魂魄也隨著熨燙過程中不時冒出的白煙水氣和嚓嚓聲,被嚇得蒸騰飄散。不知該慶幸或哀悼,犢皮紙真的被燙得平整光滑。大概是這樣看起來看起來不錯的成效,讓依利思習慣用激烈快速的手段,以求短時間內達到良好的視覺效果。儘管如此,我對這些處理是否有益於文物長久保存,始終充滿疑問。
工作室曾收過一本貼滿羅斯福總統相片和剪報的剪貼本,因為剪貼本底紙破損被送來。依利思大手一揮就決定用膠膜熱護貝伺候。熱膠膜護貝屬於不可逆處理,一但用了這種方式之後,文物和膠膜因高溫而永久黏合無法分開,時間一久,膠膜或文物產生任何反應或損壞,都難以挽救了。我的教授還因此寫過文章呼籲,若有珍藏的文物萬萬不可使用熱護貝。因此,得知依利思決定使用熱護貝的時候,我開始認清,這個文物修護工作室,絕非等閒之輩。
之後我看過數次依利思如何出神入化地使用高溫整治文物,像是用熨斗燙中式裝裱絹底膠彩畫、燙紙質文物、燙任何不平整的東西...,一路下來,我已經從心驚膽顫到見怪不怪,並開始擔心自己的修護倫理會因此偏差。
附註:
關於熱護貝,看過一則新聞。一個五月天的歌迷看完演唱會之後非常感動,決定好好珍藏演唱會票根,於是把票根送去熱護貝。令人心碎的是票根底紙是熱感應紙,一經過熱護貝,整張票熱感應後變成黑色...。新聞網址:https://star.ettoday.net/news/837515
被依利思的極度自信震攝住的狀態,並沒有深究。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