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植樹到森林,一萬種理解樹木的方式 | 金馬達基金公告 No.39
我們有一萬種討論樹木的方式,森林也有一萬種它所孕育的可能。在防沙工程中樹是工具,生態保育裡樹載希望;在人類學裡,書名《反景入深林》(註1)影射的是人類學式的觀照、理論與實踐,社會學中,《見樹又見林》(註2)則又是所有初學者從個體看見結構的第一步。
根據英國園藝工具生產商 Draper Tools 去年六月發佈的對18-34歲年輕人的調查,在疫情封鎖期間,年輕人對於植物的關注、喜愛程度有了大幅增長,有一半以上的人寧願在花園中閒逛也不願意去夜店跳舞;76% 的人表示,在疫情之後,園藝與植物是讓他們能夠堅持下去的事情之一。在大流行還遠未散去、但人們亟需找到新平衡點的今天,或許前後兩個與樹木有關的節日可以給我們一些啟示。
公告:Matty使用了1494Likecoin支持以上作品。金馬達基金已全部使用完畢。 Matty將持續挖掘、支持優質作品。此篇文章獲得的所有支持,也會加入金馬達基金,用於支持Matters的優質創作。謝謝大家!
大興安嶺的深秋九月,滿載而歸 —— By @StephenYeong
与中国其他地方大多以首尾两座车站的缩写构成线路名称不同,这条“牙林铁路”,一侧是牙克石站,而另一侧的“林”则指代着茫茫森林。与人们心中对内蒙古的想象不同,呼伦贝尔不仅仅有草原,还有森林和山野,大兴安岭在呼伦贝尔的北部由黑龙江和内蒙古平分。牙林线的终点名叫满归,是满归林业局的驻地、内蒙古最北的城镇。
第一篇推薦文章來自於一位關注自己家鄉、也關注遠方世界的滿洲人;文章內的附圖亦都來自作者鏡頭下的觀察與記錄:這裡有「滿歸」站,有被屏幕拉得巨大的領導人,有東方紅的電子樂,還有一望無際的森林;這裡「最气派高大的建筑」不是政府,而是林业局。
樹醫師?樹藝師?關注樹木的人 —— By @樹跡客 Treek
大家可以按工作需求或目標去選擇考取那種執照。攀樹師以戶外工作為主,包括樹木修剪、移除和安裝支架等等,如果你體能好、不怕高、不怕日曬雨淋和蚊叮蟲咬,可以以此為目標;樹藝師的工作則以管理樹木健康和撰寫報告為主,所以室內和戶外工作兼備。
在這篇文裡,作者詳細介紹了一門冷門新興的學科「樹藝學」(Arboriculture),並在其他文章中分享了考取樹藝師證照和樹木風險評估師時的讀書筆記,還有「攀樹知識」大放送(Matty:我家貓可以去考攀樹師嗎)。提醒我們,珍惜、喜愛或以樹木為工具的同時,我們也可以用療病的方式保持關注。
八仙山林場鐵道的故事 —— By @Celine
>在讀這段歷史的時候,我回想起讀過的介紹:「泰雅族的抵抗限制八仙山林場發展」,或者是「泰雅族頭目帶領族人向日軍歸順,警察能藉由鐵路推進山林」。這些句子幾年前讀起來是不會感覺到不對勁的,就像是曾經路過的駐在所,以當初登山客的想法來看,只當成一種認路的地標;我甚至記得,第一次走進駐在所的建築入口時,只覺得視野很好,駁坎和夯土牆砌得整整齊齊。後來,我才意識到這樣的詮釋是帝國視角的山林,也是漢人殖民思維底下的敘事;這是祖先以性命守護的土地。
這篇文章來自一位喜歡「在山林裡閒晃」的台灣公民,曾在李根政《臺灣山林百年紀》的巡迴演講裡一起了解台灣林業的現況、歷代政府政策對生態環境的影響,並在文章中邀請大家一起思考:「我們現在種下來的樹苗,在未來,會是什麼樣子?為了未來,我現在所能影響的最重要的事情,是什麼樣子?」
72 | 树 | 它们孤独地生长,悲惨地死去 —— By @结绳志TyingKnots
种树可能是中国近当代最具标志性的环保举动:领导们举铲挖坑的照片、市民们参与的义务植树活动、各机构发起的认种认养、近年兴起的网络植树……2010到2020年间,我国是全球森林面积净增最多的国家,种树的好处似乎不言而喻。
本文為結繩志「多物種關懷」系列,以印度尼西亞雨林及當地馬林德人生活為例,探討當代「植樹護林」的目標若沒有人文的骨肉、忽略整體生態的動態適應性,將「不仅达不到环保效果,甚至有可能危害当地生态」,使當地的椰子樹被隔絕於保護區內「孤独地生长,悲惨地死去」。
「香港」動植物公園 - 羽 —— By @TC's Choice
>攝於山頂盧吉道。
「香港」動植物公園系列是作者一直在持續更新的相片集,時常搜集「野生的、栽種的、動物、植物,身旁總會看到、遇到」的一切,「就如身處動植物公園中,範圍是整個香港」。
六年時間拍攝一本書《AMAZONIA》——亞馬遜雨林的守護者與原住民的文化習俗 ——by
巴西攝影師 Sebastiao Salgado 用六年時間拍攝亞馬遜雨林,記錄這裡的森林、河流、山峰以及居住在裏面的人,拍攝他們如何捕獵、捕魚、跳舞、人體繪畫技藝、薩滿信仰等傳統儀式。《AMAZONIA》既記錄原住民的文化、習俗,也是向這片土地的守護者致敬。
橫跨 9 個國家,曾生活 500 萬人的亞馬遜雨林,如今只有來自 188 個部落、說著 150 多種不同語言的 37 萬人。從小在巴西鄉村長大的攝影師 Sebastiao Salgado,用自己的鏡頭記錄下了其中 12 個原始部落原住民的生活文化。人與木林有無數多種相處方式,我們永遠應保有尊敬之心,無論是對土地的守護者,還是對土地本身。
第一棵樹/359°詩選 —— By @mountos
不多久 花海成了楓林 / 而你是這片花海裡第一課泛黃的樹 / 他眼裡只有第一朵花
與樹有關的世界裡,絕對不會少了詩的韻律。作者簡介中「在光影與詩歌間旅行的自由人」也很容易聯想到森林裡的斑駁樹影——實在是太適合在一個春天的午後讀詩了。
《樹》:遊走於流行文化與詩情畫意的Serrini —— By @兩蚊
經歷盛世、戰火、洪荒,驚動地球,迷失於宇宙,愛仍像無法壓抑自然生長的樹,仍屹立在此見證。
在香港歌手 Serrini (又名樹妮妮)的歌曲《樹》中,歌詞裡沒有樹這個字、MV 裡也沒有樹的身影,但樹卻是整首歌最大的象征。@兩蚊 認為這首歌是 Serrini 對自身心情與情感的寫照,而樹這種容易被忽視又無法抑制的生命角色與符號象征,又何嘗不是我們每個人所經歷的日常呢?
【高山榕】|新蒲崗樹木書寫 —— By @野客
其實她不喜歡被服侍,自尊心很強,她覺得自己是一棵即將枯萎的萬年青,老而青壯,卻行將就木,我能想像生命附加於她身上的重量。
本篇文章收錄於香港文學館編《樹心邊・新蒲崗》,是關於新蒲崗的樹木書寫。樹木,尤其是榕樹,特別容易成為中文寫作裡的中心支柱,但如何不落俗套、真情實意地令它在場,卻非易事。歡迎對短篇小說有興趣的市民們前去閱讀、交流。
你看我們有鏡頭、民族誌與旋律,還有證照、現代詩與歷史。那麼樹木有什麼?
動態、多點、交織與纏繞,這些於近代興起但已在人文社科學術界說到每個學生都耳熟能詳的形容詞,好像樹木早就知道了。
樹木有一切,還有有一切的我們。
註1:黃應貴,反景入深林:人類學的觀照、理論與實踐(二版)(2021),台北:三民出版社。 註2:Allan G. Johnson,見樹又見林:社會學作為一種生活、實踐與承諾(The Forest and the Trees: Sociology as Life, Practice, and Promise)(2001),成令方、林鶴玲、吳嘉苓譯,台北:群學出版社。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