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隨身聽S10EP7》作家江婉琦/主流媒體敘事外的移工日常 ft.移工怎麼都在直播 @島讀共同體
你那邊,現在是白天還是晚上?已回到家,或是在通勤的路上?無論什麼時間、地點,歡迎隨時打開「閱讀隨身聽」。Openbook閱讀誌企畫製作的Podcast節目,由資深編輯及電台主持人吳家恆擔綱主持,每集邀請不同作家、藝文工作者或編輯,以線上廣播的方式,分享彼此的工作與最近的閱讀。
江婉琦的第一本書《移工怎麼都在直播》出版接近2年了,2022年獲得Openbook好書獎,隔年又得到金鼎獎肯定,可說是近年相當受到重視與肯定的移工書寫。在「島讀共同體」系列的首場Podcast訪談,我們邀請到江婉琦,回顧她對移工議題的關懷與寫作歷程。這兩年來,她的生活也經歷了一些變動,這本書有哪些機緣巧合,帶領她看見那些不同的生命樣貌?請別錯過本集精彩節目。
Openbook閱讀誌成立迄今已屆7年,閱讀了超過兩萬本新書,其中有大半的作品, 圍繞著台灣這塊土地,映照不同面向的時代樣貌。我們特別精選推介過的年度好書,籌畫「島讀共同體」系列活動,將它們化為2場作家對談、2組共4場自然與生態走讀活動與3場人文議題Podcast節目。深入了解更多,請點擊:「島讀共同體」。
【精華摘要】
➤因為不同的人生經歷,可能寫出更好的故事
江婉琦:讀大學時,學校裡競爭氛圍很濃厚,大家會以「我要看你有幾兩重」,「對畢業製作有沒有幫助」來決定是否交朋友。我不喜歡待在學校,經常跑到外面參加各種社會議題的活動,因此認識了一群關注移工議題的朋友,還有很多印尼的看護姐姐們。
新北市的燦爛時光書店每天都有很多活動,我很常去,後來也在那裡幫忙過一段時間。因為這些課外活動,我逐漸深入了解這個議題。
一開始認識印尼朋友時,我完全不想把這變成畢業製作。我在台北車站和印尼朋友聊天時,有很多大學生、研究生、導演、藝術家來跟我們交流。很多人聊天時會發現,他們是來找題目的,當然每個人的個性都不同。那時我就決定不要把這個當作什麼題目。
我一直很喜歡記錄一些故事,但一開始我不知道自己是否可以做得很好。大一時,李泳泉老師告訴我們,很多拍好電影的人,是先出去社會做了一些事,可能當卡車司機,增加了閱歷,然後才回來學怎麼拍電影。因為人生經歷,往往可以說出更好的故事......
主持人:這個議題吸引你的點是什麼?
江婉琦:不是因為議題本身吸引我。來台北讀大學後,我其實很孤單,沒有歸屬感。認識印尼朋友後,我幾乎每個禮拜天都會和他們出去玩、去野餐。某種程度上,他們成為我在台北很重要的朋友圈。因為我的朋友都在這裡,所以我在這裡,而不是因為這個議題很重要。
主持人:文化隔閡沒有困擾你?
江婉琦:其實不會,我在台北交到的印尼朋友,都是中文很好的看護。反而我在台北第一次交到的朋友,是很冷漠的同學。(笑)
主持人:這兩個經驗差別很大。對你而言,印尼的看護更溫暖。但回到寫作,需要保持一些距離……
江婉琦:這件事滿有趣的,在台灣的印尼社群不一定都那麼溫暖。他們有自己的社群,因為工作辛苦,沒有人能理解,所以會彼此取暖。他們之間也有仇人,比如欠錢不還、渣男、騙子等等。我提到很溫暖,是因為我受了很多照顧,但這個社群裡,我看到了很多有趣的事情。
➤印尼朋友的台灣日常
江婉琦:有時候我會被某些事情觸動,會在心裡記很久。《移工怎麼都在直播》的文章在媒體刊登後,有編輯看到,詢問我有沒有興趣繼續寫。
我想到這幾年間,和印尼朋友們相聚時,很多觸動我的部分。比如,女性印尼朋友跟我說感情很辛苦,也常聽說大家在台灣,有很多人會有暫時的伴侶,這些現象是為什麼?我想了解它。
另一些觸動我的是,在台灣,除了普遍討論的照顧阿公阿嬤的看護之外,也有另一種看護的生活是截然不同的。之前在移民工文學獎工作時,經常可以看到看護寫自己照顧身障者的故事,這讓我印象深刻。我想理解照顧身障者的看護的故事,他們的相處方式是什麼?
我聽說很多印尼人在小時候都看過台灣的偶像劇《流星花園》。很多人來台灣後,會到嘉義中正大學,坐高鐵或火車,再搭計程車到嘉義,到《流星花園》取景的置物櫃、噴水池等地拍照,甚至印下《流星花園》的劇照,一起合照,我覺得很有趣。在這本書裡,我也訪談了兩位粉絲,談他們與《流星花園》及台灣的記憶。
➤太感動與太可憐,兩種極端的移工敘事
江婉琦:其實觸動我的,不是那些讓人感動的東西,而是寫這本書時,我發現在主流的媒體敘事或報導文學裡,與移工有關的敘事,普遍只有兩種極端類型:一種是勵志感人的,移工為了家人來台灣賺錢、養家,返鄉後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另一種是移工在台灣受了工傷,被老闆欺負,大家為他募款,令人覺得很可憐。我想寫的是這兩種極端故事以外的事情,為什麼只有這兩種呢?為什麼我們只看到這兩種?而我的印尼朋友們的真實生活,又不是這兩種故事。即使有可憐的部分,在日常生活裡,他們還是試著尋找自己的小快樂,有感動、成功的部分。成功讓小孩讀大學,但是在工人身份底下,還是有因為身份而存在的障礙。我想要寫的是這兩個極端敘事以外的故事。
主持人:但在這種極端敘事裡,我覺得它也反映了一些東西。為什麼我們台灣人特別對這種極端敘事感興趣?以一個觀察者的角度,你覺得我們為什麼會這樣看待這個移工,以及這幾年來有什麼樣的改變嗎?
江婉琦:為什麼我們會有極端的敘事?有一次在顧玉玲老師的演講裡,我好像找到了答案。那時顧玉玲老師提到,台灣媒體的極端敘事,是為了再次證明那個不是我,這個跟我沒有關係。但其實比較深入地了解這些人,像是鄭捷事件發生後,有很多人去梳理、研究鄭捷的心理,後來《我們與惡的距離》也去討論這件事,發現這些人其實和我們一樣,可能小時候都受了某些傷,只是他們用更勇敢的方式去拒絕那些社會上欺負他的聲音。
➤印尼語教學
江婉琦:我可以教大家兩句簡單的印尼文,一句是「kamu ganteng」,kamu是「你」的意思,ganteng是「帥」,你看到印尼男生可以跟他說「kamu ganteng」,他就會很開心。形容女生是「kamu cantik」,cantik是「漂亮」,「kamu cantik」就是「你很漂亮」。
這兩句可以教給大家。很多學生會問我這個題目,我就會跟他說,你可以跟他說「kamu ganteng」、「kamu cantik」,在印尼小吃店就能很容易地認識新朋友。
一開始打招呼,可以用「你好嗎」,是「apa kabar?」,apa是「什麼」,kabar是「問候」的意思。謝謝的話,因為原本的謝謝比較長,我教大家一個縮寫,是「makasih」,最後再見是「Sampai jumpa」。●(原文於2024-07-30在Openbook官網首度刊載)
主持人:吳家恆,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系畢業,英國愛丁堡大學音樂碩士,遊走媒體、出版、表演藝術多年,曾任職天下雜誌、時報出版、音樂時代、遠流出版、雲門舞集、臺中國家歌劇院。除了在大學授課,在臺中古典音樂臺擔任主持人之外,也從事翻譯,譯有《心動之處》、《舒伯特的冬之旅》、《馬基維利》、《光影交舞石頭記》等書。
片頭、片尾音樂:微光古樂集The Gleam Ensemble Taiwan
➤閱讀隨身聽,聆聽導引:
Apple Podcast/Spotify(需登入)/KKBOX/SoundCluod/SoundOn/i 聽聽/Anchor/Breaker/RADiO PUBLiC/STITCHER/Google Podcast(需使用app檢索「Openbook閱讀誌」)
➤線上聆聽
第9季來賓(點擊可聆聽):Readmoo行銷總監何宛芳|譯者尉遲秀|高雄世界詩歌節(詩人曾貴海、沙力浪、羅思容、崔舜華、李長青)|郭怡美書店趙偉仁|現流冊店洪沛澤、林潔珊|金漫大獎得主布里斯|Openbook閱讀誌主編吳致良|離島出走楊馥慈、曾宥輯|作家吳明益(上)|作家吳明益(下)
第8季來賓(點擊可聆聽):鐵道迷黃威勝、古庭維|Mangasick創辦人黃廷玉|漫畫家簡嘉誠|音樂文化研究者洪芳怡|Openbook理事長莫昭平+故事創辦人涂豐恩|編劇劉梓潔|作家梁莉姿|學者笹沼俊暁|寶瓶林歆婕、遠流沈嘉悅(上)|寶瓶林歆婕、遠流沈嘉悅(下)
第7季來賓(點擊可聆聽):譯者陳文瑤、臉譜謝至平、積木李華|演員連俞涵|沃時蔡雨辰、作家劉揚銘|詩人鴻鴻、學者魏君穎|老臺北的半日遊: 台北4間超好逛藝文場館+療癒美食|詩人陳義芝|留守番總編黃思蜜|作家黃一文|作家張友漁|音樂人陳明章+陳永淘+胡德夫
第1到8季完整內容:請點我
Like my work? Don't forget to support and clap, let me know that you are with me on the road of creation. Keep this enthusiasm together!
- Author
-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