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 Crisis! What Crisis? 中國危機!甚麼危機?

DuncanLau
·
·
IPFS
·
在八十年代,叫自己為中國危機的英倫樂隊,其實完全沒有提出任何理由,純屬噱頭而已。如果是今天,必然遭嗌交部大力譴責,強烈抗議,堅決反對!
China Crisis主力兩個人,Gary Daly和Eddie Lundon。

(新浪潮/新浪漫80年代畢業班系列)

跟很多同期的樂隊一樣,雖然算是有四、五人的組合,但主力的就是兩個人,Gary Daly(主音)和Eddie Lundon( 結他)。他們是在同區長大,又是同學,相識良久,又喜歡差不多的音樂,一直共同進退,組過幾支不同樂隊,最後在中國危機中,成就了一番音樂事業。

和當時很多的樂隊一樣,他們也偏重電子合成器,不過他們傾向比較輕盈,沒有特別強勁的節奏,未必適合在舞池上,可能是略為輸蝕,即使他們也是被介定為Syn-Pop組合。其實,他們年輕時都醉心於如Brian Eno那類環境音樂,他們後來是將這樣的音樂普及化,配上容易入耳的旋律,加上獨特的文字,自己覺得是有點文青味道,比起其他的流行曲更耐聽。

他們的第一張自資單曲《African and white》引起一些注意,得到Virgin唱片公司的合約,首張專輯叫《Difficult Shapes & Passive Rhythms, Some People Think It's Fun to Entertain》(1982),似乎他們很喜歡玩弄文字,有好評,但銷量只屬一般,最後一張單曲《Christian》是一首中慢板的歌曲,卻受追捧,差兩步未能打進十大。

他們也開始加入管銅樂器,沒有太喧賓奪主,亦算是新鮮感。新專輯順着上一張的成功因素,刻意打磨一些順耳的聲音,連續推岀五首單曲。這張叫作《Working with Fire and Steel – Possible Pop Songs Volume Two》(1983)的專輯真如其名,事實上,自己幾乎每一首歌都有好感,但自己最喜歡的一曲,偏偏沒有作單曲岀版,真有點百思不得其解。大家聽聽這首《Papua》,來評價一下。

下一張專輯自然引人期待,而且得到Steely Dan的Walter Becker合作監製,也不負衆望,帶來了樂隊生涯最受歡迎的單曲《Black Man Ray》,在多國的流行榜上做岀成績,也代表了中國危機的獨特風格,在多姿多彩的八十年代,留一度淡色的筆觸。九十年代,新生代夾着新的聲音湧現,幾許新人換舊人,他們在1994多岀版一張專輯,宣布退隱。臨別之際,他們做了一次當時很流行的Unplugged(不插電)演唱會叫作《Acoustically Yours》,並且有光碟和錄影帶,自己是完全臣服,抹去電子樂器部分,歌曲如同脫胎換骨,有種重頭認識的感覺。

千禧年之後,他們憑着昔日名氣,一直做巡演工作,到了2015年才做了一張完全新作,不過已無復當年。後來有些卅週年,四十週年之類的合輯,有一款集齊他們以前的單曲背面(B-side)的作品,很多是純音樂,印證他們的初心,起碼比起那些不斷的新混音版本來得實際。

最新的精選專輯(2024)的封面設計,嗌交部會接受嗎?China Greatness喎!


《Christian》
《Working with Fire and Steel》


《Tragedy and Mystery》


自己最喜歡的一曲《Papua》,偏偏沒有作單曲岀版,大家來評價一下。


《Black Man Ray》


《Arizona Sky》


《Wishful Thinking (Acoustic)》


曾經參與一張雜錦專輯,每支樂隊各翻玩一首舊歌,他們選擇了Carole King的《It’s Too Late》。






CC BY-NC-ND 4.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DuncanLau岀生及成長於香港,旅居加拿大25年後回流。兩地生活文化的差異與衝擊,一邊是多元文化,一邊是中西匯集,從一邊看過去另一邊,算是多重國際視野。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長老級的結他手Steve Howe

寫幾筆端午節

仇恨卻又是誰所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