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快樂」這件事的科學研究
追求快樂,想要幸福,應該是每一個人生活最大的驅動力。這本書提出科學家關於「快樂」這個心理狀態的研究成果。發現「快樂」這件事或許與我們原本所想像的不同。
大多數人會認為快樂取決於一個人是否擁有他想要或追求的東西。如果他的願望總是能得到滿足,那麼他應該就是一個快樂的人。
但事實是由於人具有強大的適應事物的能力,所以任何帶來快樂的事物都會很快地被適應,而使得那些事物無法再帶來快樂的感覺。因此追求那些帶來快樂的外在事物,是一個無止盡虛耗的過程。
有人說,一個喜歡自己的人就會快樂。於是我們以為一個更美麗的外表可以使我們快樂,或是得到別人的肯定或稱讚可以使我們快樂。畢竟這些都是可以幫助我們更喜歡自己的方法。
但是結果是不管別人覺得你多好看,或是多麼羨慕你所擁有的,不快樂的人還是可以找到不快樂的理由。
還有一種說法,一個人如果自由就一定會快樂。想像如果可以擺脫掉生活裡所有那些煩心的事,自由自在地沉浸在自己有興趣的活動當中,那該是多麼快樂啊!令人費解的是,許多退休人士在擺脫了「討厭的」工作,終於可以盡情地「做他們想做的事」時,發現自己並不如想像中的快樂。
那麼,快樂到底是什麼?
科學家發現,一個在生活中有充足自我實現感的人也未必比較快樂。一個比較快樂的人,是一個對他人充滿感恩之情的人。如果每個禮拜一次,對家人、朋友、同事表達感謝,就能使一個人感覺更快樂。為生活裡大大小小的事感謝,也能大大增進一個人的幸福感。
大多數人都有養成好的生活習慣,來保持身體健康的概念。所以我們吃營養的事物,養成運動的習慣。但是另一個需要我們有好的習慣的,其實是我們的思考方式。我們可能斤斤計較吃到嘴巴裡的是不是有機無毒的食物,或是認真計算卡路里,但是我們卻有可能任由一大堆有害負面的思想進到我們的心裡,還疑惑為什麼自己不快樂。
快樂需要養成健康良好的生活習慣,就和保持身體健康一樣,需要付出努力。問題是那些負面的思考模式已經在我們裡面如此熟悉,以至於我們甚至無法意識到它們的存在。例如我們可能習慣性地不自覺和別人比較,或是在事情不順遂時過度的自我批判。
這些負面思考模式的迷思之一就是我們想要「比別人更快樂」。只要是在這種比較的思維裡,只要有比你更快樂的人出現,就可以奪走你的快樂。
和其他方面的習慣一樣,擺脫壞習慣似乎只有一個方法,那就是養成好的習慣來取代它。
這本書也提到面對重大創傷或不幸時,如何轉身離開那個黑暗的處境。我想到二次大戰的後期,美軍登陸沖繩島時,大批驚慌失措的村民,以為會遭到美軍的虐殺,躲在海邊的洞穴裡,在饑餓和恐懼的壓力之下,選擇殺掉自己的孩子後自殺。有一個倖存的孩子說,她得救是因為媽媽對她說:「既然要死,我們出去看看陽光再死。」而當他們走出洞穴時,才發現他們所害怕的恐怖敵人並不存在。那個敵人只存在他們的心裡,而那個心裡所相信的事物,有可能真的殺死你。
每個人都有在絕望的黑暗洞穴裡的時候,決定那個生存或死亡或許只是你心裏所相信的事物。
"Above all else,guard your heart,for everything you do flows from it." Proverbs 4:23
「你要謹守你的心,勝過謹守一切,因為生命的泉源由此而出。」
這本書也提到宗教與靈性對心理健康的影響:
佛洛伊德認為宗教會造成「強迫性官能症」。的確,「認為神冷淡苛刻的人比較可能感到憂傷和生病,對神感到生氣的人則健康會變差,當人們相信負面事件是神對他們的懲罰時(或甚至更糟,是惡魔所造成的),可能會感到罪惡、羞恥和恐懼。」
宗教對心理健康的影響似乎取決於一個人對他所信仰的神的認識,和他與神的關係。
下面是另一個例子,是作者一個從小在教會長大的朋友告訴她的,這個朋友說她雖然從小上教會,但只是因為被拉到那裏去,直到她從祈禱中找到一種她過去未曾感受過的連結。
"過去一周,當我就寢和起床時,我會祈禱。我為我的一天祈禱,並感謝所發生的一切。我告訴上帝當天困擾我的所有事情。當我祈禱完,我發現自己更加有智慧和快樂了,感覺就像我剛跟一位朋友談完最近困擾我的所有事情。在我開始祈禱前,我感到尷尬,因為我必須在室友面前祈禱,我不知道她是否能接受我這樣做。然而,當我閉上眼睛開始跟上帝祈禱時,我不再注意到周遭的一切。我讓自己完全不受任何意見和偏見所影響,為我的一天感謝祂,感謝祂為我做的一切,祈求獲得力量,好在未來的日子裡繼續行走在祂引領的道上。當我祈禱結束,我感到如釋重負,並感到滿足。
這活動就其本身而言並不難,困難的是得重新開始做一件好幾年沒做過的事,.......不過,我很喜歡這麼做..........我不再感到孤單.......我知道每次祈禱後,能與其他人有比較好的溝通,做事比較懂得感謝,更容易寬恕他人,讓周遭的人感覺像是夥伴一般。我相信上帝能做許多偉大的事,不論我在哪裡祂都會照看著我。祂是我的父親,也是朋友和兄弟。當我跟祂分享所有的秘密時,我的感覺是喜悅的,祂免除我所有的疑慮和焦慮。"
作者的結語是,「科學家不能再忽視靈性與宗教在健康與幸福上的強大影響力了。」因為人無疑是被自己所相信的事物所驅動著。一個人是否快樂與滿足,並不是在於他所擁有的,而是在於他相信什麼。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