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卜力工作室獲康城影展榮譽金棕櫚獎 宮崎駿入選《時代》百大影響力人物

虛詞無形@香港文學館
·
·
IPFS
·
《忘形水》金像導演基拉莫狄多路(Guillermo del Toro)為其撰文表示,宮崎駿的作品如《長靴貓》系列、《飄零燕》以及《龍貓》,對他的童年影響深遠。他指宮崎駿的作品,「能激發一種罕見的情感,一種在現實世界中不可能出現的美麗震盪。」但與此同時,宮崎駿也是一個殘酷的現實主義者,他描繪出人類的貪婪、戰爭和憤怒,他清楚人類既在塑造,亦在摧毀著這個星球。人類是世界上最好的,也是最壞的存在。

原文刊載於虛詞・無形

文|虛詞編輯部

第77屆康城影展將於今年5月14日至25日期間舉辦。康城影展繼早前率先宣布「星戰之父」佐治魯卡斯(George Lucas)將獲頒榮譽金棕櫚獎後,日前主辦方再公布,今屆榮譽金棕櫚獎的另一位得主,為宮崎駿、高畑勳、鈴木敏夫等人創辦的吉卜力工作室。成為金棕櫚獎首個以團體名義,而非個人身份獲獎的得主。康城影展主席Iris Knobloch及總監Thierry Fremaux讚揚吉卜力工作室,「他們作品中的角色用豐富多彩的世界觀和感人至深的敘事,填充觀眾的想像力。透過吉卜力,日本動畫得以讓影迷在傳統與現代之間進行一場偉大的冒險。」與此同時,美國《時代雜誌》昨日(17日)亦公布2024年百大最具影響力人物名單,宮崎駿同樣榜上有名,被列在「時代象徵」類別,可謂好事成雙。

榮譽金棕櫚獎為康城影展的非常設獎項,性質形同「終身成就獎」,主要是授予其電影作品有極大影響力,但從未獲得金棕櫚獎的導演或演員。今次吉卜力工作室獲此殊榮,是史上首個以工作室名義,而非個人身份獲獎的得主。康城影展在聲明中表示,「在過去四十年來,吉卜力工作室以宮崎駿和高畑勳這兩位優秀的故事大師代表,聯同一大批令人狂熱的角色,與荷里活的傑作一起,為動畫電影帶來了一股清新風潮。 ​」

吉卜力工作室由動畫導演宮崎駿、高畑勳,德間書店編輯鈴木敏夫、社長德間康快等於1985年共同創立,首部長篇動畫電影為宮崎駿執導的《天空之城》。隨著《龍貓》及《再見螢火蟲》在1988年同時上映,令這些優秀的藝術家取得成功。在1992年,吉卜力工作室得以自主籌措資金拍攝電影《飛天紅豬俠》。在早期,工作室只有宮崎駿、高畑勳執導自己的電影,但逐漸地,宮崎吾朗、米林宏昌等年輕創作者嶄露頭角,並加入吉卜力工作室。

在過去四十年間,吉卜力工作室推出了二十多部動畫長片,當中的作品融入詩意、人文關懷與環保意識,贏得世界各地觀眾的喜愛。其中宮崎駿執導的《千與千尋》贏得柏林影展金熊獎以及第75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長篇動畫片獎,而去年上映的《蒼鷺與少年》亦在最近獲得第96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長篇動畫片獎。

對於獲得榮譽金棕櫚獎,吉卜力工作室創始人之一的鈴木敏夫表示,「我對工作室獲得榮譽金棕櫚感到非常榮幸和高興。我衷心感謝康城影展。宮﨑駿、高畑勳和我在四十年前創立了吉卜力工作室,希望為各個年齡層的兒童和成人帶來高質的動畫。今天,我們的電影被世界各地的影迷觀看,許多遊客來參觀吉卜力公園和美術館體驗我們的電影世界。我們走過了漫長的道路,令工作室發展成如今龐大的組織。」最後,鈴木敏夫提到,「雖然我和宮﨑駿已老了許多,但我相信吉卜力工作室的員工會繼承工作室的精神,去迎接新的挑戰。如果你期待我們接下來的企畫,那將是我最大的榮幸。」

除了吉卜力工作室獲獎外,吉卜力的代表人物、日本動畫大師宮崎駿亦在昨日入選《時代雜誌》公布的年度百大影響力人物。《忘形水》金像導演基拉莫狄多路(Guillermo del Toro)為其撰文表示,宮崎駿的作品如《長靴貓》系列、《飄零燕》以及《龍貓》,對他的童年影響深遠。他指宮崎駿的作品,「能激發一種罕見的情感,一種在現實世界中不可能出現的美麗震盪。」但與此同時,宮崎駿也是一個殘酷的現實主義者,他描繪出人類的貪婪、戰爭和憤怒,他清楚人類既在塑造,亦在摧毀著這個星球。人類是世界上最好的,也是最壞的存在。最後他讚揚宮崎駿是「獨一無二的創作者、史上最具影響力的動畫導演,也是我最喜愛的十大敘事家」,同時稱讚《蒼鷺與少年》是「大師級的傑作」。

《蒼鷺與少年》小輯

虛詞・無形網站
虛詞・無形Facebook
虛詞・無形YouTube
虛詞・無形Patreon

作者保留所有权利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虛詞無形@香港文學館虛無中誕生︰探索文學邊界。香港文學館經營網上發表平台「虛詞」、實體紙本月刊《無形》。 香港文學館有限公司由一群香港作家及學者組成,並設立香港文學生活館。常與大學、藝術單位合作,策劃各種文藝活動及展覽。 linktr.ee/houseofhklit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張愛玲金句,有時比周星馳更好笑

我知道,我在場,我記得,我見證了一切:顧玉玲《一切都在此時此刻》新書分享會側記

問題不在後現代,問題在於改變世界 ——悼詹明信,兼悼那些年我讀過的文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