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記】南山經

文明之眼
·
·
IPFS
·
《南山經》包括會稽、夷、區吳、鹿吳、漆吳等山,但為何卻有溪流向南注入渤海,南山究竟在哪範圍多大?南山各路為何如此筆直少有崎嶇?祥瑞「鳳凰」的起源又是如何?

作者:伏羲氏、神農氏、軒轅氏
校勘:嚴無


南山經

南山經之首曰鵲山。其首曰招搖之山,臨於西海之上。多桂多金玉。有草焉,其狀如韭而青華,其名曰祝餘,食之不饑。有木焉,其狀如榖而黑理,其華四照。其名曰迷榖,佩之不迷。有獸焉,其狀如禺而白耳,伏行人走,其名曰狌狌,食之善走。麗之水出焉,而西流注於海,其中多育沛,佩之無瘕疾。

又東三百里曰堂庭之山。金棪木,多白猿,多水玉,多黃金。

又東三百八十里曰猨翼之山。其中多白玉,多蝮蟲,多怪蛇,多怪木,不可以上。

又東三百七十里曰杻陽之山。其陽多赤金。其陰多白金。有獸焉,其狀如馬而白首,其文如虎而赤尾,其音如謠,其名曰鹿蜀,佩之宜子孫。怪水出焉,而東流注於憲翼之水。其中多玄魚,其狀如龜而鳥首虺尾,其名曰旋龜,其音如判木,佩之不聾,可以為底。

又東三百里曰柢山。多水,無草木。有魚焉,其狀如牛,陵居,蛇尾有翼,其羽在魼下,其音如留牛,其名曰鯥,冬死而復生。食之無腫疾。

又東三百里曰亶爰之山。多水,無草木,不可以上。有獸焉,其狀如狸而有髦,其名曰類,自為牝牡,食者不妒。

又東三百里曰基山。其陽多玉,其陰多怪木。有獸焉,其狀如羊,其名曰猼訑,佩之為畏。有鳥焉,其狀如雞,其名曰鵸鵌,食之無臥。

又東三百里曰青丘之山。其陽多玉,其陰多青䨼。有獸焉,其狀如狐,其音如嬰兒,食者不蠱。有鳥焉,其狀如鳩,其音如呵,名曰灌灌,佩之不惑。英水出焉,南流注於即翼之澤。其中多赤鱬,其狀如魚而人面,其音如鴛鴦,食之不疥。

又東三百五十里曰箕尾之山,其尾踆於東海,多沙石。漢水出焉,而南流注於淯,其中多白玉。


南次二經

南次二經之首曰柜山,西臨流黃,北望諸毗,東望長右。英水出焉,西南流注於赤水。其中多白玉,多丹粟。有獸焉,其狀如豚,有距,其音如狗吠,其名曰狸力。

東南四百五十里曰長右之山。無草木,多水。

又東三百四十里曰堯光之山。其陽多玉,其陰多金。

又東三百五十里曰羽山。其下多水,其上多雨,無草木,多蝮蟲。

又東三百七十里曰瞿父之山。無草木,多金玉。

又東四百里曰句餘之山。無草木,多金玉。

又東五百里曰浮玉之山。北望具區,東望諸毗。有獸焉,其狀如虎而牛尾,其音如吠犬,其名曰彘。苕水出於其陰,北流至於具區,其中多鮆魚。

又東五百里曰成山。四方而三壇,其上多金玉,其下多青䨼,䦠水出焉,而南流注於虖勺,其中多黃金。

又東五百里曰會稽之山,四方。其上多金玉,其下多砆石。勺水出焉,而南流注於湨。

又東五百里曰夷山。無草木,多沙石,湨水出焉,而南流注於列塗。

又東五百里曰仆勾之山,其上多金玉,其下多草木。無鳥獸,無水。

又東五百里曰咸陰之山,無草木,無水。

又東四百里曰洵山。其陽多金,其陰多玉。洵水出焉,而南流注於閼之澤,其中多芘蠃。

又東四百里曰虖勺之山。其上多梓枏,其下多荊杞。滂水出焉,而東流注於海。

又東五百里曰區吳之山。無草木,多沙石,鹿水出焉,而南流注於滂水。

又東五百里曰鹿吳之山。上無草木,多金石。澤更之水出焉,而南流注於滂水。 又東五百里曰漆吳之山。無草木,多博石,無玉。處於東海,望丘山,其光載出載入,是惟日次。


南次三經

南次三經之首,曰天虞之山。其下多水,不可以上。

東五百里曰禱過之山,其上多金玉,其下多犀兕多象。泿水出焉,而南流注於海。其中有虎蛟,其狀魚身而蛇尾,其音如鴛鴦,食者不腫,可以已痔。

又東五百里曰丹穴之山。其上多金玉。丹水出焉,而南流注於渤海。有鳥焉,其狀如雞,五采而文,名曰鳳皇。

又東五百里曰發爽之山。無草木,多水,多白猿。泛水出焉,而南流注於勃海。

又東四百里至於旄山之尾,其南有谷,曰育遺,多怪鳥,凱風自是出。

又東四百里,至於非山之首。其上多金玉,無水,其下多蝮蟲。

又東五百里曰陽夾之山。無草木,多水。

又東五百里曰灌湘之山。上多木,無草,多怪鳥,無獸。

又東五百里曰雞山。其上多金,其下多丹雘。黑水出焉,而南流注於海。

又東四百里曰令丘之山。無草木,多火。其南有谷焉,曰中谷,條風自是出。

又東三百七十里曰侖者之山。其上多金玉,其下多青䨼。有木焉,其狀如榖而赤理,其汗如漆,其味如飴,食者不饑,可以釋勞,其名曰白䓘,可以血玉。

又東五百八十里曰禺槀之山。多怪獸,多大蛇。

又東五百八十里,曰南禺之山。其上多金玉,其下多水。有穴焉,水出輒入,夏乃出,冬則閉。佐水出焉,而東南流注於海,有鳳皇、鵷雛。


《南山經》解說:

《南山經》紀錄的地理位置,約在今黃河以北、太行山以東的區域,由南而北依次勘探,各路自西向東至領域邊境(如南山路),或至《東山經》記載範圍止。

《南山經》山勢走向及山溪流向統計
又東三百里…又東三百八十里…又東三百七十里…又東三百里…又東三百里…又東三百里…又東三百里…又東三百五十里…

一路向東,意味著,地勢平坦,無高山險阻;此外,山溪依山勢或向西、或向東、或向南、或向東南,匯聚成大河(如京衛河)東流入海,其中並沒有流入長江或黃河的溪流,因此,《南山經》紀載的位置,大抵在泰山西北的平原上。

又東四百里曰句餘之山… 又東五百里曰會稽之山… 又東五百里曰夷山… 又東五百里曰區吳之山… 又東五百里曰鹿吳之山… 又東五百里曰漆吳之山…

又是「會稽」又是「吳」,不免讓人聯想到春秋時代的吳越,而夷山也讓人想到南方的武夷山,然而此「會稽」非彼會稽,此「吳」也非彼吳。

《南次二經》不但一路向東地勢平坦,且完全沒有醫藥紀錄,這意味,這塊區域應該是黃帝擊敗蚩尤後才新增的領地,甚至很可能就是他們大戰時的「涿鹿之野」。

有鳥焉,其狀如雞,五采而文,名曰鳳皇,首文曰德,翼文曰義,背文曰禮,膺文曰仁,腹文曰信。是鳥也,飲食自然,自歌自舞,見則天下安寧。

其中「有鳥焉,其狀如雞,五采而文,名曰鳳皇。」為原文「首文曰德,翼文曰義,背文曰禮,膺文曰仁,腹文曰信。見則天下安寧。」屬於神鬼學者塗鴉,「是鳥也,飲食自然,自歌自舞」應是後人小說穿鑿。

「見則天下安寧」這種鬼話誰信?晚年昏聵的武丁就信,諸侯不服怎麼辦?求神問鳳凰在哪,占卜問出兵吉凶!商代中晚期諸侯不朝人民離心,商王不思興修道德力行仁義,重新獲得諸侯青睞,卻迷信鬼神投機取巧,朝政如此又豈能不亡?



CC BY-NC-ND 2.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文明之眼《推背圖》第47象:約五百年後 讖曰:偃武修文,紫微星明,匹夫有責,一言為君 頌曰:無王無帝定乾坤,來自田間第一人;好把舊書多讀到,義言一出見英明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黃老思想

白話《黃老思想》

周朝黃老思想
20 篇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