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 七日書Day 1
如果選一個城市,一條街,一個所在之地,還是我從小長大的那條街吧。
從前就一直寫為它寫點什麼,也確實寫過。畢竟它不是一條太有代表性的街,論人文,論歷史,論城市發展,都不算要角。曾經找過,但翻了許多舒國治,楊佳嫻,還是寫台北的散文,似乎卻不曾有過。(寫台大、溫州街一帶日式建築,民生社區,台北車站一帶,就非常多了)
唯見過詩人辛鬱寫過一首〈通化街之什〉:
招牌一
金寶山西服店
招牌二
大眾皮鞋公司
招牌三
魯豫經濟小吃
招牌四
孤獨的非營利的我
然後是──
招貼一
吉屋招租水電全……
招貼二
清潔打蠟除臭服務……
招貼三
天皇皇地皇皇我家有個夜哭郎……
沒有招貼四
更沒有招貼五 只有
被貼的我在電線桿的
陰影下
然後是街東一個老漢嚼著檳榔
然後是街西一個婦人 牽著兒郎
然後是塵埃
塵埃中
是我
是我之飄飄在天的一些我思
故我在
我詩讀的太少,但這透出來的氛圍是實在的。不是太文雅,高尚,也就相對非常落地。說是生活感,或符合一股老百姓過日子的節奏,都是。整條街的商家,攤販,白日菜市場,傍晚就變作夜市。層層疊的店招牌,五光十色的從外牆橫出來,跟灰撲撲的樓房形成對比。當然現在沒有金寶山西服店和大眾皮鞋公司了。辛鬱比我父母更年長。到我的幼時,街邊頂輝煌的是儂特利、義美和HangTen、Giordano之類的連鎖店,街口的何嘉仁還是兩層樓的書店兼賣文具,我許許多多的時光都是在那度過。
現在大多又洗牌了,少數沒變的差不多僅存三商巧福和屈臣氏、7-11之類。好像是前年底,專播二輪電影的湳山戲院似乎也熄燈了(它是寫整修,但至今未復業)
路口的何嘉仁也老早放棄了書店的行當,全改建為補習班。
取而代之的是氾濫到我都記不住名字的手搖飲,美容美甲,還有人資超精簡的夾娃娃機......
這或許是經濟發展衰退的一種表徵吧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