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控也可能鑽入茶的世界嗎

cynosure
·
(修改过)
·
IPFS
·
鑽進茶的世界後我不覺有太大隔閡,很大原因是發現咖啡與茶雖屬不同飲食文化(好比說,咖啡店裡劈哩啪啦的碰撞聲,是不可能發生在茶席上的www),在融入生活的審美經驗上,卻擁有類似的途徑。自沖咖啡的學習歷程,有很大程度可應用到茶身上。
@ 大稻埕「小島裡」sidoli radio

夏天就在漫長得奇怪的梅雨週後,劈頭蓋腦地來到,瞬時溫度攀上攝氏三十六七,也就是午後甫出門三分鐘、內心即刻狂暴化、想立馬扭頭回家的瘋景。夏天二字,亦等同是宣告七八月的蒞臨,換句話說,2022年又將跨過一半。

有要事因疫情而進度延宕、心感焦躁煩悶之際,就告訴自己:This too shall pass. 〔註〕。不這樣轉念,偶爾是會被疫情帶來的濃厚喪感給擊敗的。同時,我也刻意在生活裡維繫那些能帶來平和感受的習慣。著了茶的魔道後,就屬一席單人茶的時刻最能支撐我,除非身體不適或時間不允許,不然只要得閒,就會用上一時片刻來練茶。

但這篇我得先從咖啡說起。鑽進茶的世界後我不覺有太大隔閡,很大原因是發現咖啡與茶雖屬不同飲食文化(好比說,咖啡店裡劈哩啪啦的碰撞聲,是不可能發生在茶席上的www),在融入生活的審美經驗上,卻擁有類似的途徑。自沖咖啡的學習歷程,有很大程度可應用到茶身上。

喝咖啡的最初,就有咖啡師 / 烘豆師告訴我--寧可工具先簡單,把預算放在選購品質較好的咖啡豆上。咖啡豆烘焙得好、那即便自家沖泡技巧還不那麼到位、做不出細緻的風味,你至少仍能獲得一杯及格的咖啡。

再來,就是要多喝,不時到好的咖啡店喝,從中間值往上喝;喝得廣、喝得仔細;慢慢喝,耐心喝。不要小看這種「付學費」的行徑,其實這是在逐漸建立自己品嚐口味的基準。要知道有些人的感官其實是比較麻木的,需要被平均值以上的好風味引導、以及喚醒。當然,想走悠閒派路線的,心情愉悅即可,想走用功派的,則不妨隨手做點飲用筆記。

喝過一段時間後,再開始看要往哪邊微調。是希望改善沖泡的方法呢,還是想嘗試不同的口味,抑或是想收藏更多沏泡道具。每個人取向不同,生活能負載的重量也不同,就用自己覺得舒服的方式往前。

在咖啡上,我是從掛耳包入手,泡著泡著,便覺得需要細嘴壺。有了細嘴壺,發現掛耳包其實不夠新鮮,於是帶了手搖磨豆機跟簡易的濾杯、濾紙。在家搖著沖著,滿足程度大幅提昇後,漸漸又覺得為什麼口味不像喜歡的咖啡店那樣好,後來才認清磨豆機的重要,入手台製小黑馬… 這個坑就這樣越踩越深。會了手沖,會注意溫度、沖泡時間了(多跟願意分享的咖啡師請教討論),接著便想嘗試不同方法,例如愛樂壓、摩卡壺… 有的朋友還直接埋頭衝往烘豆去了;而我深知那並非我做得到的層級,也無法持續去實踐,於是就止步在沖泡與品嚐。

這一套邏輯,也可以輕易用在品茗上。對待泡茶,工具固然重要,但是品質良好的茶葉才是根基;這畢竟是你要喝進身體的食物!寧良勿莠,寧缺勿濫。然後多喝、多認識、建立自己對各種茶的口味基準(能這樣是最好,但也不必嚴謹到像科學實驗啦);我自己是習慣記錄印象比較深的品飲經驗,作為下一次練茶時的參考。

想改善沖泡技巧,有時茶具得跟著升級;茶器的選擇以及欣賞、茶席的佈置,則是另一個說也說不盡的話題。比起咖啡,茶道具其實更講究、分工更細,且很容易觸碰到一些文化與禮儀的結界,這些事情,留待後續再慢慢跟大家分享。

----

〔註〕這一度是我的座右銘;最初應來自古老的波斯詩人格言,後來陸續出現在猶太民間故事與英文寓言中。故事版本很多,基本精神不移:所羅門王聚集了智者,邀請他們提供一句能讓快樂變得憂愁、悲傷轉為歡笑的智慧箴言,於是就有了它,This too shall pass (「這也終將過去」)。

CC BY-NC-ND 2.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