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日书D-3 南蛮北侉

Digoxin
·
·
IPFS

小时候总听周围的人说,“南蛮子,北侉子”,好像自己的话是最标准的。一个亲戚的小孩来访,走了之后,他的“蛮子”腔被我们学了好久。有一次去姑姑家,在我和姑姑说完家里的事后,姑姑说了一句,“听听你的XX腔!“ 突然让我意识到了不同。后来到县城上学,更是注意到自己的腔调是少数的。最麻烦的是上大学,最初几天为了说普通话,我现在还记得当时觉得腮帮子疼。就那样也有北方同学会笑话我们L /N, in/ing,en/eng,这些前鼻音和后鼻音不分。第一年暑假回家,又会被家里人和朋友笑话说,“变洋腔洋调了”。最后还是普通话的威力大,年轻的一代,我已经听不出口音了。我们在家里,除了和父母,也以普通话为主了。

后来出国,主要用英文学习,生活。一直觉得中文是我最熟悉,最能清楚表达的语言,可是最近几年,我发现自己语言的表达越来越单调,越来越词不达意。想起来,刚移民的时候上语言班,有人说过有一天大家最后都会“mal-langue”。意思是说,母语丢了,英语和法语也没学好,这当然是悲观的说法。我倒是觉得不同的语言带着不同的文化,思维,和习惯。如果能真的用心体会,浸淫其中,会得到不一样的乐趣。因为工作关系,我学过一段时间法语,虽然后来很久不用,但是学过的语言就不会觉得陌生,虽然还是像一堵墙,但也到处透着光。在阅读的过程中也觉得,翻译的文章,和原文给我意境是那样的不同,我开始去对照读,享受其中的不同。

后来发现读到一篇文章,说到非洲的一个部落,因为封闭,以为自己是世界的中心。我那个从小长大认为“南蛮北侉”的故乡,也是因为偏居一隅,才觉得自己的话是最标准的。

CC BY-NC-ND 4.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