曖昧的東方美人
台茶裡身價比較金貴的,當屬東方美人茶。此茶乍聽壓根不像台灣茶,卻是名符其實台灣獨有的烏龍茶。
它因茶芽短、且白毫明顯,過去常被稱作「白毫烏龍」--這也是我最最最最初接觸時,所認知的名字;要到很後來我才明白,喔,原來白毫烏龍就是東方美人哪。
然而比起白毫烏龍,東方美人這個名字確實更廣受喜愛,神祕有意趣;據說是在百年前茶商將此茶獻給英國皇室,而女王喝了之後讚賞有佳,譽之為 Oriental Beauty;不過此談怕是經不起深入考究,最好就當個穿鑿附會的可愛小故事看待。沾染洋氣的同時,東方美人也擁有多個草根味深重的鄉野號,如「膨風茶」、「椪風茶」、「煙風茶」、「蜒仔茶」等。在命名上,東方美人可以說拋開了其他台茶常以產區、樹種來命名的傳統,充滿故事性、贏在起跑點 www。
它喝起來是什麼滋味呢?自己對它的第一印象如今還記憶猶新,就是有點「這到底是什麼茶啊?」的一頭霧水,完全站在我自幼習慣的高山烏龍的對立面。說是紅茶,卻較之豐富颯爽,相較輕焙的烏龍,又韻味豐滿,如蜜如果。氣味形象上,當真似一姿態窈窕言語謹慎的美人,垂眸低笑、眼神曖昧。
讓東方美人如此特殊的,就是在它的葉子成長過程受到茶園中小綠葉蟬的叮咬--也就是所謂「著蝝(臺灣話:tioh-ian)」。茶葉嚴格說來是受了傷,有的茶芽長不好會蜷曲起來;但此叮咬之傷,又是愛茶人或茶農眼中的「因禍得福」,因著蝝就是東方美人茶能擁有蜂蜜熟果韻的原因。
每想到這陰錯陽差、有點神奇的著蝝,我總會聯想到天然珍珠的形成。那也是一段特殊的過程,即外來的微粒異物進入貽貝類殼內、造成傷口,而貝類得不斷分泌珍珠質將之包裹起來,數年後遂而成珠。本來可能是損害,有意無意被注意到了(加上商業化與某種技藝的介入),最終成了一項值得欣賞的事物。想想是不是挺奇妙的呢。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