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新聞是如何來到我們眼前?
「喂,一看就知道是假新聞啦」「假成這樣居然有人相信」「別被帶風向,幫忙正視聽」⋯⋯以上這些說話,稍有在互聯網接觸資訊的人都不會陌生,但既然這些假新聞假得如此不堪入目,它們的存在意義是甚麼?又是如何被推送到我們眼前?《假新聞:21世紀公民的思辨課》這書應該能給你一個滿意的答案。
先得表明,此書並非一本教你如何分辨真假新聞的「工具書」,相反,它是一本集歷史、理論及行動綱領於一身的「指南」;而指南的作者Karoline Kuhla,本身就是走在新聞工作最前線的媒體工作者;或許因為這緣故,書中文字隱約滲透出對假新聞的厭惡和痛恨,大概就是作者的切膚之痛。
假新聞只是變了樣的新聞?
《假新聞》一書分為六個章節,分別探討假新聞的起源、媒體運作、真相之重要,以及應對假新聞策略等主題,其中比重最多的正是溯源——社交網站的興起,資訊發佈權不再限於媒體工作者手中,而當「全民皆是資訊發佈者」,加上演算法、「迴音室」效應等,都令網絡成了假新聞的溫床。以上這些,不少已是老生常談,但本書的價值就在於它為這談法補上了前因後果和影響。前因就是媒體受銷量、吸引讀者等現實考慮所影響而傾向報道負面、駭人聽聞的内容,導致讀者漸漸對媒體心生厭倦和不信任,並開始以「謊言媒體」稱之;而後果就是一些別有用心的人利用網絡這平台,模仿新聞寫作來製作假新聞;至於影響,其實不在於要你將消息信以為真,而在混淆視聽,令你煩厭無比,繼而對媒體生起懷疑,甚或敵意,進而一步步瓦解整個新聞運作的流程,將新聞工作的監督角色徹底弱化。換言之,假新聞不是新聞,它們只是夾雜了一些真實資訊的創作,令社會越亂越好。
將觀眾「搶」回來
作為新聞工作者,作者對於假新聞之痛恨,除了溢於其對前美國總統特朗普的不屑和批評外,也見於她對同業的大力抨擊:諸如行內人士為搶先報道內容而不求證資訊的真偽、基於某種意識形態而在處理特定議題時放棄中立、客觀的原則、在數碼化的年代捨質量取速度等等,一字一句,都是恨鐵不成鋼的慨嘆。而她之所以如此著緊,大概是因為她早已將新聞定義為民主制度的基石,是理性啟蒙必不可少的元素,一旦不加以守護,全球的民智勢必倒退。面對這個考驗新聞業上下的困局,作者亦沒有只破不立,更提出了一從假新聞中搶回讀者的做法:抓住假新聞當中令人覺得模稜兩可的部分,以真實的資訊、消息來建立「新的敘述」,這一舉動乃是針對人的大腦運作所設計,因為執意要人忘記假新聞,反倒會令人滿腦子都想著假新聞中的內容,但只要建立新資訊,才可在洗走假新聞的同時,填補腦內的記憶空缺。這做法會否成功,尚是未知之數,但勇於嘗試和提問,或許就會離出路近一點。
書的最後提到了政府機關如何可以利用法規來協助打擊假新聞,更舉出了不少西方國家的例子,至於這些做法能否套用在你我身處的社會,恐怕就不是作者所能回答的問題了。
原刊於《藝文青》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