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魔在人间--当现实版【熔炉】发生 如何支持受害者

Dr. XY
·
·
IPFS
儿时创伤经历也是心理治疗中一个反复出现的幽灵,当创伤事件发生,家人如何应对

儿童受侵害永远都是最痛的一个话题。儿时创伤经历也是心理治疗中一个反复出现的幽灵。在对恶魔在人间的愤怒之余,也要冷静下来谈谈应对创伤。

但往往当创伤发生,需要援助的不仅仅是创伤事件的经历者,更是每一个关心着ta的人。首先需要应对的,该是父母心中的创伤。

经历这次事件的父母,内心的伤痛是我们难以想像的。一些父母把自己的自责,愤怒宣泄出来,另一些父母则会过分小心的压抑自己的情绪,害怕自己的情绪会对孩子带来二次伤害。但去压抑自己的内心并不是一个可取的做法。去压抑自己追求一种“正确”的反应本身就是徒劳的,因为不存在一个标准的正确的反应。生而为人,在这种情况下感受到愤怒,焦虑,恐惧,悲伤,惊恐,都是正常而且合理的。要做到应该是在尊重自己内心感受的前提下,寻求最合理的解决办法。

为了能更好的帮助孩子处理创伤,家长本身该意识到以下的三点:

1. 意识到自己是孩子的“参照物”。懵懂的孩子并不知道很多经历意味着什么,而是通过观察父母的反应来对自己的经历下定义,给自己贴标签。如果父母向孩子无止境地灌输自己的自责,怨恨和愤怒,孩子会感染到这些负面情绪,认为自己是个“坏孩子”,“被伤害了的孩子”,或者“让父母伤心了的孩子”,从而产生二次心理创伤。

2. 明确界限。规定自己直面情绪,宣泄情绪的场合。把情绪的宣泄限制在心理医生办公室,面对成熟可靠的亲友,独处,社会援助等场合。而不是与儿童独处时。

3. 照顾好自己! 当悲剧发生,父母往往会忽略自己,把所有注意力放在争取权益和照顾幼儿上。但要知道,只有父母本身的心理健康和精神状态得当,才有能力充当孩子的依靠。

作为父母是可以脆弱,也有权利脆弱的,自身情绪的崩溃并不代表不是好父母,悲剧发生也并不该让父母承受责怪。比起懵懂的孩子,受到了更大的心理创伤的往往是父母。 先治好自己心中的伤口,才能更好的保护孩子的心理健康。

并且 寻找希望。

对于受害的孩子,悲剧发生并不代表着毁灭性的打击。很多研究都发现,并不是每一个经历过创伤或灾难的人都会发展出心理问题,大概60%以上的人都是属于“心理弹性”强的人,有能力在亲友的支持和保护下尽量少的受到创伤事件影响。

对于精神健康,应该密切关注下面的几个方面:

自尊:

1. 创伤事件经历者是否有自轻自贱的倾向,觉得自己不值得开心,不值得被爱,不值得被尊重,等等

2. 创伤事件经历者是否觉得自己“坏”,“脏”,或感到羞愧

3. 创伤事件经历者是否自暴自弃,有极大的性格转变

4. 创伤事件经历者是否开始有完美主义倾向,觉得自己要各方面都做到最高标准,否则就是“坏孩子”


感受:

1. 创伤事件经历者是否很难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

2. 创伤事件经历者是否很难辨别不同的感觉,情感。比如明明在哭泣,会说自己是太惊喜才这样表现。或者否认自己的情感,比如明明嗓门提高在发火,却反复否认自己是在生气。

3. 创伤事件经历者是否害怕表露感情,害怕自己一旦流露感情就会失控,或者受到惩罚


身体:

1. 创伤事件经历者有没有觉得自己跟自己的身体知觉脱节,出现“神游”,“灵魂出窍”等现象,或者对身体知觉麻木

2. 创伤事件经历者有没有觉得自己的一部分肢体不属于自己

3. 创伤事件经历者有没有经历不明原因的身体疼痛,麻木,消化系统异常,等躯体症状


亲密关系:

1. 创伤事件经历者是否变得难以相信他人,即使是父母和亲人

2. 创伤事件经历者是否害怕与人接触


但如果不幸在上述的方面发现了令人担忧的症状,首先要做的还是求助专业的心理援助。除了专业援助,父母的支持也是至关重要。


父母能做的最重要的,也是最有效果的一点,是重复表达三句话

1. 无论发生了什么,爸爸妈妈都爱你

2. 发生在你身上的事情不是你的错

3. 从现在开始,我们会尽一切努力来保护你


这三点至关重要,因为创伤事件引发的负面心理反应大概分为三种:

恐惧,导致压抑情感,不敢面对自己的真实反应。

自责,导致向内攻击,最终导致苛求自己,自我惩罚,或者自尊心丧失。

对抗,导致无法信任他人,自我封闭。

而能抵抗这三种反应负面反应的保护因素,就是爱和支持。让受害者相信,他不需要独自对抗和承受,不需要自己承担不属于他的责任,更不需要害怕类似的事情再次发生。


CC BY-NC-ND 2.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Dr. XY临床心理学 Clinical Psychology|临床脑神经心理学 Clinical Neuropsychology
  • 来自作者

社会正义与心理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