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被貽誤的古地名—談高雄大港埔與紅鯉魚
在人手一機的時代,打開Google Maps就能輕鬆找到想出遊的地點、想品嚐的美食、想購物的場所。然而,你是否曾發現除了一般行政區標示外,地圖上還偷偷藏著幾個既熟悉又陌生的老地名呢?這些常出自老一輩口中古早的地方名稱,是認識城市過往發展的最佳媒介,用以探尋曾經的地理環境與風土民情,拾回沖散在時間洪流中的歷史蹤跡。
但不弄懂歷史、不認識鄉土,會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有些相近老地名的誤用,衍生出地方象徵遭到張冠李戴的狀況,將在民眾腦海裡烙下可怕的錯誤印象,還讓城市的歷史越說越歪。
就拿最近高雄車站回娘家一事來說好了,市長陳其邁特別提到原本車站前「具大港埔意義的紅鯉魚」雕像也要一併遷回,可是鯉魚並不代表大港埔,更有甚者,那座雕塑的魚身最初也不是漆成紅色,在市長貼文的宣傳下,恐怕加深「紅鯉魚=大港埔」聯想。事實上和所謂鯉魚比較有關的是「大港」,而且古地名「大港」與「大港埔」指稱的是兩處不同聚落。
現今幸福川(二號運河)靠近火車站附近的河段,早期曾盛產「𩻸(鮘)魚」,也就是臺語中的鯉魚,又因此處是可以供小船撐度的「港」,故名為「𩻸港」。港北則有漢人移居於此形成𩻸港庄,1720年刊行的《鳳山縣志》即註明曾有座玄天上帝廟座落於𩻸港,而較廣為人知的保安宮有數件乾隆年間文物,推測最晚於1751就已建廟,可得知聚落發展歷史悠久。𩻸港庄擁有豐沛水源,除了有𩻸魚潭,還有1837年完成曹公圳系統的分支𩻸港圳,早期水田遍佈,臺灣府學(今臺南孔廟)在此還曾有府學田的設置。
𩻸港以南尚未拓墾的荒野則被稱為「𩻸港埔」,較晚才形成數個零散的小聚落,被統稱為𩻸港埔庄,庄內的信仰中心古寺亭(今鼓壽宮)創建於1858年,晚了𩻸港庄一世紀後才形成較有規模的聚落,但因水源有限,以旱田分佈為主。
日本統治臺灣後,利用諧音簡化𩻸港庄、𩻸港埔庄,將用字改為大港庄與大港埔庄,因此用臺語是唸成「tāi-káng」及「tāi-káng-poo」,而不是將大唸成「tuā」,通常會唸錯發音的大多來自外地,有機會或許能用這題來測看看對方是否是老高雄人呢!順帶一提,高雄有另外一對古地名「鹽埕」與「鹽埕埔」很多人也常常搞不清楚,命名關係脈絡與𩻸港、𩻸港埔相似,有興趣者可以參考敝人拙文。
比起大港庄的豐饒,大港埔庄一級產業收成不佳的現象,到了大正年間才有所改善。1915年臺灣製糖株式會社申請開鑿圳道,利用唧筒抽取大港圳上游的水,灌溉大港埔、過田仔、前金一帶蔗園,提升原料採收區域的生產效率,而這條水圳被命名為「大港埔圳」,在民生二路上的大排即是昔日水路遺跡。是故,老一輩對於還沒變成市區的大港埔,印象最深刻的不是鯉魚,而是滿滿甘蔗的景象。
原本一直是市區郊外田園風光的大港埔庄,1936年在官方發布「高雄都市計畫」後,一夕間被規劃為港都的市中心街區,也就是現在新興區的範圍。然而大港庄大部分範圍則成了新車站預定地,故於1936年開始進行遷移,官方將庄民安置於新車站東北側的「安生村」,即為現今市民與饕客所熟知的「新大港」。
遷村後的大港庄民原先計劃遷建保安宮至安生村,不過由於戰時無財力雇工拆除,而保安宮舊廟剛好不在新車站預定地內,所以「大港廟」幸運地留存下來,保生大帝金身則先迎至安生農事實行組合的臨時祀堂。戰後,信眾決議在安生村建新大港保安宮,1962年動工至1968年竣成,是為「新宮」,而舊廟「分宮」曾多次翻修,尚保有創建時小巧的空間格局。
與大港庄有密切淵源的鯉魚造型雕塑,則是因1950年代高雄火車站前廣場重新設計,當時任職於工務局的江秋澄為紀念遷村事件,將噴水池雕塑頂端設計為鯉魚造型,下方以老古石塊襯托,而柱身則採西洋式風格。噴水池建成後成為各地旅客拍照留念的重要地標,伴隨著許多老高雄人的通勤記憶。在鐵路地下化工程進行期間,這座意義重大的雕塑也和車站站房一同被保留下來,暫時遷移安置。
十分可惜的是,不少民眾會將車站位置說成在大港埔,逐漸演變成誤解站前鯉魚雕塑是為了紀念大港埔聚落,無法分清楚僅有一川之隔的大港(三民區)與大港埔(新興區)。甚至位於大港埔的南華觀光商圈,在去年商圈環境改造競賽中,藝術家提案以「鯉魚對於新興區與南華商圈在地的歷史、居民來說,有著相當濃厚的記憶與情感。」的概念,將紅鯉魚作為主題進行牆面彩繪,商圈協會還加掛鯉魚旗,無疑是加深「紅鯉魚=大港埔」的錯誤印象。
在地故事是藝術創作的重要養分,不過創作時參考地方脈絡,若單看皮層而沒深入探究,完成的畫面再怎麼好看(撇除創作理念,我真的覺得很賞心悅目!),「以訛傳訛」的謬誤就還是有那麼點小悲劇。
高雄車站前的鯉魚造型雕塑是後來才被漆成紅色的樣子,而且紅鯉魚在三世紀前應該不會在臺灣出現,更別說𩻸港,𩻸港埔則是最不可能,現在國內埤塘裡看到的紅鯉魚都會是外來種。試問大港埔人心中都真的認為紅鯉魚和他們有關?還是因為有人畫、有人說才被說服?什麼才是象徵大港埔的東西,沒有一定的標準答案,不過拿了一頂不適合的帽子硬扣上,對於城市文化的發展會是正面的嗎?
現今數位科技高度發展,大量的文獻史料都能透過線上平臺取得,隨著越來越多事證的浮現,高雄各地獨特的脈絡與故事也逐漸清晰。期待生在這個智慧時代的我們,都能好好運用優勢,展現追根究柢的精神,好好地追本溯源,認識腳下土地的變遷軌跡,方能知道我們更好的未來還可以往哪裡前進。
Like my work? Don't forget to support and clap, let me know that you are with me on the road of creation. Keep this enthusiasm together!
- Author
-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