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高雄武德殿一世紀

偏門研究員 KUN
·
(修改过)
·
IPFS
·
一百年前這座臺灣現存最古老的武德殿落成,擁有特殊的和洋折衷外觀,為高雄州武術爭霸的重要場域。二戰後轉變成國小教室及宿舍,接續的荒廢使昔日光彩蒙塵,直到二十年前修復完竣,成了國內首例恢復原始功能的文化資產再利用案,是哈瑪星地區非常具代表性的地方文化館舍。

武道至今仍為日本非常重視的傳統,還是彰顯大和民族精神的象徵之一。和武道文化緊密關聯的「武德殿」,是除了官廳、官舍與社寺外,在日本時代曾廣泛分佈於各地的設施。「武德殿」原為日本平安時代京城內馬場正殿改號後的名稱,用以彰顯武道之德。

十九世紀末的甲午戰爭激發日本民族意識,武道界乃藉此成立大日本武德會,以獎勵武道、涵養武德為目的,在平安神宮興建大演武場「大日本武德會本部武德殿」後,武德殿一詞遂成為該體系的演武場通稱。由於武德會主要依附警察機構運作,故在日本統治下的臺灣,即是經警政系統引入武道文化,各地也陸續興建起武道場館。

位於京都的大日本武德會本部(資料來源:Wikipedia)

高雄最早的武德殿是1909年由大日本武德會鳳山廳委員部設立的演武場,位在鳳山支監舊址旁(今刑事警察大隊後方中庭址),不久因颱風破壞而倒毀,重建後於1912年落成。而打狗地區則於1918年開始有地方人士倡議成立武道設施,但直到1921年才在高雄郡役所內建立高雄演武場。不過可能因為演武場空間規模有限,兩年後大日本武德會高雄支所決定新建武德殿,作為劍道、柔道的本館,建築敷地選定壽山山麓之位置。

1911年毀於颱風的鳳山演武場(資料來源:日本宮內廳)

高雄武德殿於1924年2月正式動工興建,7月竣工後為慶祝落成,於十九日、二十日舉行為期兩天的記念演武大會。首日在武德殿內展開劍道與柔道的表演賽,宴會則在第一小學校(今鼓山國小)禮堂進行。隔日還有馬術大會及水泳大會,分別在二葉運動場(今鹽埕區大智路、新樂街口西南角一帶)與高雄川畔的警察水泳練習所舉辦。1926年起高雄武德殿多以「振武館」之名稱呼,同年稍晚另外有地方人士為鼓吹民間武道,而共同組成振武會,常在武德殿中舉行武道練習活動。

高雄武德殿舊貌(資料來源:鄭喬維提供)

高雄武德殿平面為對稱設計,正前方的主入口設置門廊,內部單一大空間約可容納一百人,使用上主要分成左右的劍道場與柔道場,師範席、武者席、觀眾席與走道則配置於外圍,中軸線端部另設有神龕,特別向後外推成凸出的量體,象徵其重要性。早期武德殿空間發展不僅依循日本傳統建築觀念,同時也參考西方體育集會建築型態,機能性之考量頗為重要。高雄武德殿無落柱的挑高空間使活動安排更為方便,豐富的開窗利於採光與通風,抬高的基座設通氣孔避免潮濕,地板下甚至以大型彈簧承接來減緩練武時的衝擊力道,皆可看出為使用者營造良好環境的細節設計。

1940年高雄武德殿內的活動情景

建築外觀以紅磚為主要表情的高雄武德殿,有別於完全和風的武德殿原型,融入不少西洋建築的特色,像原本有千鳥破風的日式入母屋造鋪瓦屋頂由洋式鋼桁架系統支撐,兩側的縋破風坡面下方則見洋式托座(Bracket)鐵件,入口門廊的唐博風屋頂搭配仿托次坎柱式(Tuscan Order)之三隅柱,開窗部分採用了洋式迴轉窗(Transom)、上下拉窗(Sash Window)與日式的無雙窗,皆屬於和洋折衷風格之特徵。

高雄武德殿內開敞的空間

此外,洋式砌法的磚牆上更有特別的箭、靶、束棒(Fasces)之浮雕裝飾,暗示此建築與武道之關聯,可能還帶有破魔矢的祈福意味,全臺的武德殿中僅見此例。這一棟極為特別的武德殿建築,根據文獻推測,設計者應為時任高雄州土木課技手的和田真,其知名作品還有高雄劇場及高雄奉迎門等。

洋式砌牆與立柱強化高雄武德殿和洋折衷式樣的風情

戰後武德殿由鼓山國小代為管理,曾充為教室及教師宿舍使用,爾後遭閒置許久。1997年最初經內政部審議後,被指定為古蹟,應為同類型建築最早受到《文資法》保存者。這座台灣現存最老的武德殿,終在2004年修復完成,隔年委託社團法人高雄市劍道文化促進會經營管理,可謂高雄第一個以非營利模式委外經營的文化資產,亦為臺灣首例恢復原始功能的再利用案

可惜十多年前的修復工程,因為圖像史料缺乏,故屋頂的瓦片形式與千鳥破風並未完全復原,且內部地板並未依照以前柔道場及劍道場的配置鋪設,高程亦有所誤差。儘管美中不足,武德殿保存完整的外牆,近一世紀歲月的紅磚在豔陽映照下還十分地鮮明,樹梢篩落的光影更創造出活潑又舒適的活動空間,這個場域可以說是哈瑪星最閃耀的一顆文化之星。

屹立壽山下已屆一世紀的高雄武德殿

近幾年高雄市政府文化局計劃改造武德殿週邊環境,將兩側屬於財政部關務署高雄關的土地併入,旨在移除兩側雜亂建物,延續以武德殿為主體的場域精神,並輔以與時代氛圍融合的文化服務設施,以完整武德殿整體空間之環境意象形塑。但此舉忽略了不同時代的紋理,包含潛在的南禪寺駁坎以及戰後的高雄關職員宿舍,其中1961年興建的高雄關職員宿舍頗具特色,竟被視為沒價值而於2023年夷平,明明該建築不會妨礙到武德殿本體景觀,圍牆移除後加以修繕也能有很不錯的空間利用,可惜如今僅留下一片草皮,失去兩個不同年代建築紅磚表情的對話機會,更使原本豐富的場域歷史變得扁平

1961年興建的高雄關職員宿舍與1924年興建的高雄武德殿


CC BY-NC-ND 4.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