粒史學加000399《史記》卷三十〈平準書〉10:牧羊人是用「儒家」,還是「法家」理論?

鱷魚把拔
·
·
IPFS
·
牧羊人是用「儒家」,還是「法家」理論?

──────────原文──────────

初,式不願為郎。上曰:「吾有羊上林中,欲令子牧之。」式乃拜為郎,布衣屩而牧羊。歲餘,羊肥息。上過見其羊,善之。式曰:「非獨羊也,治民亦猶是也。以時起居;惡者輒斥去,毋令敗群。」上以式為奇,拜為緱氏令試之,緱氏便之。遷為成皋令,將漕最。上以為式樸忠,拜為齊王太傅。

而孔僅之使天下鑄作器,三年中拜為大農,列於九卿。而桑弘羊為大農丞,筦諸會計事,稍稍置均輸以通貨物矣。

始令吏得入穀補官,郎至六百石。

自造白金五銖錢後五歲,赦吏民之坐盜鑄金錢死者數十萬人。其不發覺相殺者,不可勝計。赦自出者百餘萬人。然不能半自出,天下大抵無慮皆鑄金錢矣。犯者眾,吏不能盡誅取,於是遣博士褚大、徐偃等分曹循行郡國,舉兼并之徒守相為(吏)[利]者。而御史大夫張湯方隆貴用事,減宣、杜周等為中丞,義縱、尹齊、王溫舒等用慘急刻深為九卿,而直指夏蘭之屬始出矣。而大農顏異誅。

──────────翻譯──────────

起初,卜式不願做郎官。

皇上說:「我的上林苑中有羊隻,想請你替我幫我牧養。」

卜式才接受了郎官的任命,但卻是穿著布衣草鞋在牧羊。一年多後,羊群肥壯且繁殖了很多。皇上路過這裡看到羊群,誇獎了他一番。

卜式說:「不只是牧羊,治理百姓也是一樣的道理。讓他們按時作息,把不好的趕走,不要讓他危害了整個群體。」

天子認為卜式這個人很不一樣,就任命他為「緱氏令」試一試他的本領,果然「緱氏」的百姓都反映他治理得很好。於是將他升任為「成皋令」主管漕運,成績被評為最優。天子認為卜式為人樸實忠厚,就任命他為齊王的「太傅」。

另一方面,「鹽鐵丞」孔僅由於出使各地督導鑄造鐵器,三年之內就升任為「大農令」,位列九卿。而桑弘羊當上了「大農丞」,管理財政賦稅計算方面的事務,這時已逐漸設置「均輸官」來負責流通貨物了。

 

這時期也開始允許官吏透過向政府捐獻穀物來提高官秩,要升為郎官的,捐獻的穀物多至六百石。

自從開始製造「白金」和「五銖錢」後的第五年,赦免官吏和百姓因為犯下盜鑄金錢而被判死刑的人共有數十萬。至於沒有被赦免而遭處死的,不可勝數。這當中能出贖金獲得赦免的有百餘萬人。然而,犯罪後又能出得起贖金的連一半也沒有,所以全天下的人都無顧忌地盜鑄金錢。犯罪的人太多,官吏不可能把他們全都誅死,於是派遣博士「褚大」、「徐偃」等人按照職務的劃分去巡察各郡國,揭發,舉報那些兼併土地的人,以及那些非法牟利郡守、國相。而御史大夫「張湯」這時正處在官勢顯赫、大權在握的時候,所以任命「減宣」、「杜周」等人擔任御史中丞,「義縱」、「尹齊」、「王溫舒」等人則以執行法律殘酷嚴厲而被提升為九卿,在這種局面下,如「直指」夏蘭這類人開始出現了。因而有大農令「顏異」被殺的事發生。

 

─────────解說與心得─────────

上一段史料中那位一直想捐錢給漢朝政府的卜式,最終答應幫漢武帝「牧羊」下,由於他總能讓羊隻長得肥壯且能大量繁衍,所以再一次地受到漢武帝的青睞。結果,卜式的那段「牧羊與治民的比喻」,讓漢武帝決定讓這位牧羊人去當地方官,且接連受到提拔下,甚至還當上了齊王的太傅。所謂的「太傅」,就是國王的輔佐或是帝王的老師。

換言之,這位很會養羊的卜式,憑著他的養羊理論成為齊國諸侯的老師。看來,他的那套牧羊理論應該很受漢武帝的重視。

但是,如果認真看一下卜式的理論:「以時起居;惡者輒斥去,毋令敗群」就會發現其實內容很「法家」。除了讓羊群或人民按時作息外,只要有危害羊群或人民的事物出現,就先除去,以免禍害整體。換言之,當人民中出現不法之徒,卜式的做法並非向儒家那樣透過教化去改變,而是直接除去,才能促進全體的持續發展。

卜式的這段說詞,讓我想起了西方功利主義之父──邊沁,他也曾主張應該要追求「最大多數人的最大幸福」原則。但是漢朝的時代背景,真的適合用這套理論嗎?

卜式的理論搭配接下來的幾段文字,讓人看了膽戰心驚。因為漢朝政府當時發行了新的貨幣,不過仍有許多人私自鑄造,因此有許多官民都獲罪。然而,由於私鑄貨幣的利潤高,雖然被抓只有死路一條,但在抓不勝抓的情況下,還是有很多人選擇鋌而走險。面對這種困境,漢朝政府選擇更嚴厲地執行法律,一定要將「所有的」非法之徒繩之以法。結果,這就導致「而直指夏蘭之屬始出矣。而大農顏異誅。

關於什麼是「直指夏蘭」?我搜尋了許多資料,大多的翻譯都是「直指」夏蘭這類的人開始出現。但到底什麼是「直指」?有到底「夏蘭」是誰呢?我找了許多,竟然沒有看到任何其他的解釋。

如果依照《國語辭典》的解釋,「直指」是漢武帝時代為奉派出巡或至各地處理政事的官員。另一方面,如果按照《荀子.不苟》:「正義直指,舉人之過,非毀疪也」與《韓非子.說難》:「直指是非,以飾其身」來看,直指也是「直言陳述,不加隱諱」的意思。無論「直指」是否是官名,看來應該都跟「檢舉」百姓是否有所不法有關。

至於「夏蘭」,還真的找不到任何資料,可能就是一個司馬遷時代很常聽到的人名,所以司馬遷才會提到這個人名。只可惜後來沒有這個人的相關紀錄,今日的我們才會不知道他是誰吧!?

至於「大農」顏異因此被殺,到底是發生了什麼事情?就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以上,就是這段史料給我的小小收穫。

CC BY-NC-ND 4.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