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日書 第二天:B部落

Jake
·
·
IPFS
·

B部落位於台灣宜蘭縣,是一個泰雅族原住民部落,我在大一暑假參加教會的山地輔導活動在那裏當了一個月的老師,教授國高中生數學與科學。

那個暑假結束後,回到台北,迎接我的是通勤人們臉上的倦容與厚重的熱力學課本。我常常想起村子裡轉角那個其實沒什麼好逛的雜貨店、我常常想起學校的操場上,下課後的學生們盡情的奔跑,圍著我們老師老師的叫。

還有山與蟬叫聲、晚上從山上吹下來的涼風,以及跟學生吵架但又哭著和好的畫面。

離開那個環境,讓我彷彿失去了生命中的一片保護層,沒有使命感與簡單的生活節奏保護我,我好像暴露在網路資訊、都市紛紛擾擾的侵蝕中,不開心但又無法自拔的沉溺,每天作著自己不快樂的事,

B部落的回憶卻持續在我心中隱隱發光,常常有個錯覺,好像只要能回到那哩,生活中的不順都可以迎刃而解,我一度覺得那個地方是人生的終點與解答。

事實上我也回去過幾次,但脫離了老師的身分,我在那裏的存在有點尷尬,部落的人還是把我當朋友,但我沒辦法用現在的角色共享他們生活的一切。我開心在他們心中還有一席之地,但也為永遠都是部落的外人感到惆悵。

對B部落的執念對我的生活造成很多負面影響,我不念書不去上課,整天回味當時的日子是我逃避現實的方式,去書店找關於原住民、部落的一些蛛絲馬跡讓我覺得親切。跟我同去的教會朋友說我這樣不太對,要活在當下。我才覺得他奇怪,為什麼沒能體驗我體驗到的魔力。

只是隨著時間過去,再怎麼不願面對的現實也必須面對,我跌跌撞撞在台大念了三個系還是畢了業,B部落在我心中也漸漸的被淡忘。

我去當兵、工作、又出國念書,我發現我的生命歷程中有好多B部落的翻版,它們是我逃離正常生命軌跡的桃花源,又是我不得不回到平庸人生後得以寄情的地方。我討厭自己在可預見的未來過得庸庸碌碌,這個對朝九晚五生活的厭惡感使得回憶中的B部落們自帶光芒,回想那時候的我自己好像也閃閃發光。

直到現在我還在想,我真心喜歡那些岔出生命常軌的生活模式,還是只是對於現狀永遠不滿足的失落感,必須用回到夢土期待來填補。

活在當下真的難。

CC BY-NC-ND 4.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