粒史學加000268《史記》卷九〈呂后本紀〉17:是呂氏亂政?還是天下太平?

鱷魚把拔
·
·
IPFS
·
呂后亂政,對人民而言,到底亂在哪裡?

──────────原文──────────

太史公曰:孝惠皇帝、高后之時,黎民得離戰國之苦,君臣俱欲休息乎無為,故惠帝垂拱,高后女主稱制,政不出房戶,天下晏然。刑罰罕用,罪人是希。民務稼穡,衣食滋殖。

──────────翻譯──────────

太史公說:孝惠皇帝與呂后在位的時候,百姓得以脫離各國不斷交戰的苦難(黎民得離戰國之苦),君臣都想通過無為而治來休養生息(君臣俱欲休息乎無為),所以惠帝垂衣拱手,安閒無為(故惠帝垂拱),呂后以女主身份代行皇帝職權(高后女主稱制),不用走出門戶就能處理政務(政不出房戶),天下因此安然無事(天下晏然)。刑罪很少使用,犯罪的人也很少(刑罰罕用,罪人是希)。百姓專心從事農耕,衣食富足日益增加(民務稼穡,衣食滋殖)。

─────────解說與心得─────────

司馬遷用這篇名為〈呂后本紀〉的篇章來記錄從漢高祖劉邦駕崩,到漢文帝劉恆即位的這十五年。如果要幫這十五年分期,應該可以分成三個階段吧!

第一階段是孝惠帝在位的七年。雖然呂太后多少仍有干政,但至少名義上仍舊是屬於孝惠帝的時代。而且,孝惠帝是呂太后的親生兒子,所以身為母親的呂太后用了不少方式刺激兒子成長。可惜的是,這些激烈的手段反而讓孝惠帝難以適應,最終僅在位七年就駕崩。

第二階段是呂太后掌政的八年左右。雖然先後扶植了兩個聲稱是孝惠帝子嗣的人選,但為了皇室與功臣集團的力量均衡,呂太后在劉氏皇族之外,也冊封了不少呂氏一族為王,甚至還藉故剝奪了不少劉氏皇族的身分,為日後的諸呂安劉埋下伏筆。

第三階段則是呂太后病逝後的不到一年。由於呂氏一族失去靠山,所以劉氏皇族中的「齊王」率先起兵反對位居中央的呂氏諸王。結果,呂氏諸王竟在心虛下打算起兵與之抗衡。最後,在功臣集團的巧妙設計下,呂氏陣營因為意見不一而全遭殺害。漢王朝政府經過討論後,選擇與參與這場政變無關的代王劉恆繼任皇位。

這說長也不長,說短也不短的十五年,看似有些殘忍,如:呂太后虐殺戚夫人;也看似有些動盪,如:呂氏與劉氏的交戰。但司馬遷在最後這一小段的「太史公曰」裡,卻為我們留下一段與內容不一樣的評價:這十五年的漢朝政府,其實是在與民休息下,讓人民遠離了從秦朝末年以來的戰火,人們因此可以專心務農,進而讓衣食等物資都日漸充足。換言之,司馬遷最後這段評論是肯定呂后掌政的這段歲月的。

我們印象中的呂后亂政,真正的「亂」原來只發生在中央政府裡,雖說不該封呂家的人為王,但這點其實也是得到漢朝開國功臣們的默許。再者,整場「諸呂安劉」的行動中,除了皇宮內發生過小規模的作戰外,各地百姓根本沒有被戰火波及。因此,所謂的「呂后亂政」確實與人民無關。

另外,前幾段內容曾提及,呂氏族人被封為王爵後,由於沒有實際政績,所以無法深得民心,最終才會在呂太后病逝後跨台。這點也可以從司馬遷的這段評論中看出端倪。

由於,這是一段政府打算與民休息的時代,所以這些呂氏王爵才沒有表現的機會。也由於沒有實際的表現機會,所以這些王爵才會如此容易地遭到剷除。看來,呂太后的與民休息,也算是間接導致呂氏子孫無法建功立業,最終全都垮台的原因。

最後,透過司馬遷這一小段非常簡略的評論,更令人佩服他獨到的觀點。讀歷史本該透過各種角度觀察才對。政治上的亂,可能與百姓毫無關聯;政治上所謂的盛世,人民也有可能感受不到。唯有透過多角度的觀察,才能更貼近歷史的全貌,這就是讀這段史料給我的最大收穫。

終於,經過多日的閱讀下,《史記》的第九卷──〈呂后本紀〉到此畫下句點,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來閱讀第十卷的〈孝文本紀〉吧!

CC BY-NC-ND 2.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