粒史學加000309《史記》卷十七〈漢興以來諸侯王年表〉01:為政以德,大夥就會把你視為北極星?

鱷魚把拔
·
·
IPFS
·
讓人信服的關鍵是德行?還是力量?

──────────原文──────────

太史公曰:殷以前尚矣。周封五等:公,侯,伯,子,男。然封伯禽、康叔於魯、衛,地各四百里,親親之義,褒有德也;太公於齊,兼五侯地,尊勤勞也。武王、成、康所封數百,而同姓五十五,地上不過百里,下三十里,以輔衛王室。管、蔡、康叔、曹、鄭,或過或損。厲、幽之後,王室缺,侯伯彊國興焉,天子微,弗能正。非德不純,形勢弱也。

──────────翻譯──────────

太史公說:殷朝以前年代久遠,所以關於封爵的狀況已不可考了。周朝的封爵分為五等:公、侯、伯、子、男。其中封「伯禽」、「康叔」兩人在魯地、衛地,這些地方各有四百里之大,這是以親愛親人的道理為本,同時也是對有德之人的褒獎(親親之義,褒有德也)。「太公」封在齊地,兼有五個侯爵的封地,這是對勤勞者的尊崇。武王、成王、康王這幾位天子所封的諸侯有數百個,其中與周王室同姓者有五十五個,他們的封地最大不過百里,最小者只有三十里,這些都是用來輔助防衛王室的。管叔、蔡叔、康叔和曹、鄭這兩國,他們的封地有的超過爵位應得之數,有的則不足(或過或損)。厲王、幽王以後,周室衰敗,爭強稱霸的諸侯國興盛起來(侯伯彊國興焉),周天子的力量微弱,也不能糾正這些諸侯的不是。這並不是周王的道德不純一,而是形勢衰弱的緣故(非德不純,形勢弱也)。

 

─────────解說與心得─────────

坦白說,自從讀完《史記》的本紀部分後,我一直希望找理由「跳」過表與書,趕快去讀世家與列傳的部分。因為,印象中表與書的內容應該是相當枯燥乏味的。但是,讀完了前四篇「表」之後,卻發現雖然少了人物故事與對話,但「表」的內容中卻處處展現出司馬遷獨到的歷史見解。所以,我還是硬著頭皮繼續地讀下去。

這次來到「表」的第五卷:〈漢興以來諸侯王年表〉。相較於前四卷的開頭,這次司馬遷並沒有告訴我們:他是在讀哪一份史料時因為資料欠缺而有感而發。換句話說,「漢興以來」的歷史記載如果有所短缺,就不能再怪古代的文獻不足,或是抱怨秦始皇帝的焚書政策了。

既然漢朝以來的文獻並沒有短缺,為何司馬遷得特別寫下這篇〈漢興以來諸侯王年表〉呢?司馬遷並沒有立刻回答我們,而是把問題回歸到更早的時代,也就是夏商周時期關於「封爵」的事情上。司馬遷這種找答案的邏輯是很符合「歷史學」的精神的,也就是遇到任何問題,都先回到過去,從「時代背景」開始探索。所以,司馬遷先告訴我們,之所以寫下這篇〈漢興以來諸侯王年表〉,而沒有更早以前的諸侯年表,主要是因為殷商之前的時代太久遠,很難了解當初的封爵狀況。至於周朝,則將爵位分為五等,但等級高低與封地大小並沒有實際的關聯,可能會因為被封爵者特別有德行,或是有功勞,而給予更多的封地。

其次,司馬遷在依照時代脈絡告訴我們,周代初期的封侯有好幾百個,其中與王室同姓的有五十五個。換言之,其餘與王室不同姓的封爵至少占了一半以上。這些封侯的目的,都是為了幫忙防衛王室。當然,用今天的話來解釋,那其實是因為早期資訊傳遞不發達,中央無法有效控制各地,所以才委託各地諸侯進行管理。


最後,司馬遷告訴我們,隨著周王室的衰弱,漸漸地無力控制各地諸侯。其實,這與天子是否有德行無關,真的只是形勢變化的緣故。。換言之,司馬遷並沒有像儒家學者那樣告訴我們:有德行的中央就可以讓各地歸順,例如:《論語》裡曾提到「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相反地,他從歷史中提出自己的觀察,那就是地方是否歸順中央,其實關鍵不在德行,而是力量。這或許就是後世不少人不喜歡《史記》的地方之一,因為司馬遷並沒有完完全全依照儒家思想來解釋過去。

至於司馬遷還會從過去中發現哪些有趣的觀點?就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以上,就是這一小段史料給我的收穫。

CC BY-NC-ND 2.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