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貿易戰、反送中、垃圾分類中,我見到一種共通的心態

RoySen
·
·
IPFS
·

在傳播反送中的訊息時,我遇到過兩次反對的聲音,而且頗為巧合地(巧合背後想必也有某種必然)都說了一種我瞠目結舌的理由:「在中美貿易戰的當口,最需要團結一致,此時大規模窩裡鬥,不是讓別人看笑話嗎?不是幫倒忙嗎?貿易戰輸了,大家都會遭殃。」

我不想評價其中的國族主義預設(誰跟你一窩了?),也不想細分香港和中國大陸這兩個經濟體是否在貿易戰中利益一致(我也沒這能力),但這種話語的並置,讓我發現了一些有趣的心態。加上最近就不同話題和很多朋友討論,就加深了這個感覺,寫下來和大家分享。

不過我想簡單澄清一下:書寫這種類似「國民性」(其它如民族性、文化秉性、集體無意識)的東西是非常困難的,了解社會科學的朋友想必都知道,對一個群體進行整體性描述會面臨 sampling bias、以偏概全、刻板印象等等困難。另外,如魯迅、柏楊書寫國民性,其實都會被視作是警示與呼籲,而非客觀的學理研究。所以,我只說我自己觀察到的一種「心態」,代表性、典型性如何,暫不做討論。

貿易戰

在中美貿易戰中,我一直不明白國族主義式動員為何得以成功,比如央視主播慷慨激昂的演說,或是「護國女主播」劉欣與FOX女主播的辯論,都受到熱烈吹捧。在我的認知中,貿易博弈是生意場裡的較量,是資本的遊戲,加上「戰」這種絕大多數時候屬於民族國家、宗教間的後綴,有一種奇怪的措置。

但在「群情激憤」以及一些親友慷慨激昂的措辭中,捕捉到不少如「美國遏制中國崛起」、「美國借貿易戰打垮中國經濟」的說法。這個邏輯貌似是:美國征收中國商品的關稅,就阻礙了中國(靠美國市場)發展自己的經濟,繼而阻礙了中國(靠美國?)崛起,因此是壞人、敵人。

打個不恰當的比喻:遊戲玩家小趙在戰鬥中靠著隊友提供的輔助(加血、加魔等)修煉自身,突然對方不輔助了,小趙一下子意識到自己實力不濟,破口大罵豬隊友。

美國遏不遏制中國崛起,講道理,是他們的集體意志。世界任何一個國家/政府沒有任何義務去協助任何另一個國家/政府去崛起並超越自己,崛起從來只能靠自身修煉。並且,「遏制中國崛起」是個相當空泛的指控,真正有效的說法,是美國的這個措施、哪個手段是否符合正義原則、是否符合普世價值等等。對手在公平的較量中使用一切規則允許、符合公道的手段,都無可厚非。

我識別到的這種心態,簡單說,有一種「不管我是否威儀天下,萬邦都必須來朝」的心態,一種「你不幫助我夺冠就是對我犯罪」的心態。

反送中

對待香港的態度也是。相信熟悉最近反送中事件的大家都很明白,抗議浪潮之下,明顯傳達著對中國大陸司法體制的不信任,甚至恐慌。

但有兩位反「反送中」(倒不一定必然支持逃犯條例)朋友的理據,令我驚訝:你們怎麼會不信任大陸法治?

又打一個不恰當的比喻:你怎麼可以覺得我不夠好?憑什麼不愛我?

討論中國大陸的司法體制值不值得信任似乎有點偏題,就此打住。獲取一個人信任最根本的方式,是讓自己成為一個值得信賴的人。沒有平白無故的信任,只有空穴來風其來有自的不信任。無法獲得對方信任,下意識地指責對方不該不信任自己,是一種妄自尊大、目中無人的心態。

想想看,大話西遊中的孫悟空,可是邀請對方進入自己的內心去看一看、問一問。

垃圾分類

看似無厘頭,但我在目前於各大城市不斷推進的垃圾分類回收運動中,也見到了類似心態的存在。我相信,不管有沒有其它動機,垃圾分類是好事,雖然如此,中國政府在政策制定與落地執行過程中,確實有許多亟待改進之處。

在成為習慣前,垃圾分類帶來諸多不便是事實,初到台灣、日本、北歐旅遊的人或許都會經歷過抱怨。然後我就見證了非常有趣的說法:我們離日本的國民素質差距太大了,根本無法做好;台北也比我們先進太多,人家能做,我們未必該現在就推行;云云。

我不敢打包票說,平日充滿民族驕傲地認為中國人偉大、中華民族有傳統美德的人和上述意見持有者是否重合,但當這兩種論述並置時,可以見到一種錯愕感。原來中國人最偉大是一種嘴炮,要落到實處超越其他國家/民族、努力比別人做得更好時,承認自己落後也非常坦蕩,坦蕩到令人肅然起敬。

總結

這些都是個人的觀察,能代表多少人不敢妄下論斷,只是在短時間內被我接觸到,歡迎大家提供正反例子。但我相信,這些心態是存在的,且不會是鳳毛菱角。對於貿易戰、反送中、垃圾分類本身的討論,不是我這篇小雜文所想承載的,所以,我來總結一下,在這三個議題中,我識別到的一種共通的心態:

我(我們、中國)是最棒的,相信就好,我不想也無需身體力行做到最棒。你(你們、別國)必須信任我,必須看得起我,必須幫助我,不然就是你的錯,就是你向我宣戰,就是你對我犯罪。

想起我在很久很久以前給《中國合夥人》寫的影評,我認為導演陳可辛及這部電影,都有一種在自己假想的世界中自high的傾向,所謂的「看不看得起」,都必須藉由他者的符號性認可來滿足自己,哪怕他者其實並沒有參與在這場自娛自樂之中。

這裡缺位的,是「讓自己成為更好的人」的信念,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是以德服人、以理服人的「傳統美德」。

CC BY-NC-ND 2.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RoySen兩岸三地行走,人文社科嬉遊,拒絕身分固著。碩士在讀,曾打工:陽光時務、明報、端。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需要互助的,不仅码字

請不要神話李文亮,他不是一名英雄

台灣2020大選觀察(下):認同的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