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這一次,我們不再逃避煩惱

子非魚
·
·
IPFS
·
哲學家與心理師帶你開箱163道人生難題

📘閱讀書名

這一次,我們不再逃避煩惱:哲學家與心理師帶你開箱163道人生難題


📖文獻筆記

焦慮(Anxiety)

整體來說,人生無可避免地會產生焦慮。我們不是沒有生命的物體,也不像其他動物,除了能自由決定要做什麼,還要對自己的選擇負責。一旦想到未來可能發生的事情,便會產生焦慮感。齊克果說,這股焦慮感令人暈眩,就像站在懸崖邊向下看,尤其是你發現往下跳也是一個選項。他把這種感覺稱為「對自由的暈眩」(the dizziness of freedom)。

這股焦慮並非出於害怕具體的東西,而是極為深刻的躁動不安,所以我們會有意識或無意識地壓抑它。於是我們投入日復一日的忙碌生活,扮演好約定俗成的社會角色,以避免這份焦慮。

沙特分析道,人們逃避焦慮的主要方法就是否定自己的自由,他稱之為「壞信念」(bad faith)。每當我們有了壞信念時就會找諸多藉口,明明內心並非如此消極或堅定不移,卻說得好像是事實一樣,就像有人會把自己的無能為力或特立獨行都歸咎於星座。

否定自由的好處在於,生活會變得更容易安排與應付。不過對存在主義的哲學家來說,否定自由會適得其反,人們最後會活得不實在,變得不像自己。由此說來,焦慮感爆發是正面的事,因為它會將我們從妄想與虛假的安全感中震醒。也就是說,焦慮是自我實現的警鐘。

若有這種焦慮問題,應該不需要去看心理醫師。但不管是一般的焦慮,或是超乎常理的擔憂,都可能會成為潛意識的藉口,以封藏內心深處更為不安的存在性焦慮。有時自以為是為了事業或經濟狀況而感到煩燥,其實內心深處還藏有更深沉的擔憂。

存在主義哲學家認為焦慮不需要消滅,更好的策略是接受它,妥善運用這種情緒,提醒自己選擇想走的路,而這就是為人生負責的代價。齊克果寫道,與其消除焦慮,不如試著用「對的方式」來焦慮。


無聊(Boredom)

齊克果就認為「無聊是惡的根源」,人之所以會無聊,不是因為缺乏刺激或無事可做,而是因為找不到意義所以感到空虛。「無聊是多麼地可怕」,齊克果如是道。光是找事做並不能讓你消除乏味感,你必須了解為什麼生命的意義逐漸流失,並且找到方法讓自己提起勁來(見意義)。

叔本華的看法更令人沮喪,他認為深切的無聊是人生無可避免的結果。對他來說,生命就是不斷追求我們以為能消除不滿並且帶來歡愉的事物,可是一旦目標手到擒來,反而不會感受到鋪天蓋地的喜悅,而是會覺得無聊。「像猛禽般虎視眈眈地盤旋在安逸生活的上空」,接著我們會為自己設立新的目標,一而再再而三地重複這個過程。人類永遠無法戰勝這個循環:不無聊,那就是還沒得到滿足;如果感到滿足,那肯定也處於無聊中(見折磨)。

叔本華或許太悲觀了點,不過也是一語中的。我們為了避開無聊感,不斷設立一個比一個遠大的目標,就像一次又一次掉入陷阱一樣,永遠沒有達到目標的一天。叔本華說無聊無所不在又無法可解,就算你難以苟同,卻也不得不承認,朝目標邁進時的確渾身是勁,大功告成了,反而感到一股空虛。

雖然齊克果、佩索亞和叔本華對無聊的見解各不相同,卻有個重要的共通點,無聊「不只是沒事做那麼簡單」,而是對世界或自身感到無趣,找不到這兩者的意義或價值。不過,為了消除無聊感而讓自己保持忙碌,也不過是轉移注意力罷了。

因此,羅素才認為,人生要快樂,就得忍受一定程度的無聊。他寫道:「精神過於興奮激昂,難免令人精疲力盡。一旦把快感當作是產生愉悅的要素,就得不停追尋更強大的刺激來滋養快感。」對羅素而言,找事情做像是吸食毒品一樣,麻痺面對世界及獨處時產生的痛覺。

從羅素的觀點來說,快樂的人生就是平靜的生活,減少新奇與刺激的需求。由此說來,羅素建議我們培養一種單純的歡愉,它不是以追求滿足感為動機。他認為,最重要的是,那些事情能讓我們與自然世界產生連結。他寫道:「我們是地球的生物,與植物和動物一樣,都是從大地獲得養分。」

我們毋需時時刻刻,藉由瘋狂的活動或嶄新的體驗,來逃避空虛的無聊感,而是要實現彰顯自我價值的生活,並時時覺察周遭世界的韻味與大自然的律動。


平靜(Calm)

斯多葛與伊比鳩魯學派對平靜的看法所見略同。他們重視寧靜平和,並不是因為它讓人愉悅,而是一旦看清生命的重點在哪,就會進入這種狀態。舉例來說,倘若人們意識到世間萬物的價值有限,就不會因為物品壞了、丟了就難過不已。正如愛比克泰德所言:「如果你喜歡一個水壺,那告訴自己『我喜歡的是一個裝水的器具』,哪天它壞了,你也不會受影響。如果你親吻子女或妻子時,告訴自己『我親吻的是人類』,即便他們有人過世了,你也不會難過。」這段話的意思是,以平靜的心接受外物的本質,便能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只不過愛比克泰德的觀點較為激進,非但是物品,對人也是一樣的態度。

斯多葛與伊比鳩魯學派都以平靜為目標,卻不是為平靜而平靜。想更冷靜自持,還是有比較實際的作法,訣竅就在轉念。很多人往往會執著在自己的觀點,害怕生病或是抱怨遠在天邊的瑣事。除卻事物的本質,倘若你我能衷心運用愛比克泰德的視角看待汽車、衣服、房子,自然會變得更心平氣和。找尋讓心靈安定的方式,也能提醒我們人生有哪些重要的事,才不會面對日常生活理不清頭緒又無所適從。

思索哲學、對人生提出大哉問也有類似的效果。羅素認為,狹隘的目標與單調的興趣會佔據生活的重心,而思考哲學問題是很好的解決之道。他說:「比起一頭熱又處處受限的生活,充滿哲理的人生更令人自在而平靜。」沉思比自我更重要的事,執念就會逐漸縮小。你會體悟到,與世間萬物相比,那些根本無關緊要。


知足(Contentment)

一談到知足,古希臘人會勸我們接受事情本來的樣子,不要一心想改變現況(見控制)。斯多葛學派的愛比克泰德一針見血地說道:「別要求萬事萬物如你的意。每件事順其自然發展,人生就會順順利利。」

有些哲人質疑這個美德,認為它意味著逆來順受,而非主動與周遭世界交流。英國哲學家彌爾(John Stuart Mill)認為,知足的人太容易被討好而感到快樂。「寧願當不知饜足的蘇格拉底,也不做知足常樂的呆瓜。」彌爾寫道。他認為,人們應該追求高層次的幸福,而不是像動物那樣隨意就滿足。我們應該汲取知識、培養更高深的興趣,像是藝術、音樂與哲思對談(見享樂)。

尼采則是把知足與快樂當同一件事,所以他十分鄙視知足。他認為,人類不應該汲汲營營地追求簡單的幸福,否則我們就只挑輕鬆的事做,而無法成為更好的自己。人類的目標是「不知足,但更強大」,不過強大並非把自己的意志加諸在他人身上,而是能主宰自我並全力發展潛能。

懂得知足是否會令人快樂?畢竟,有些事情要到達理想的狀態,才會有所不同,所以人們很容易養成一種心態,覺得非得看到改變,生活才會好轉。但是,期待越高、越把重心放在有進步空間的項目,就難變得知足。唯有接受現狀,才能帶來解脫與平靜。

不過,知足要有所限度,否則會過度消極。努力改變現況,也要真誠接受萬事原本的面貌,以平衡得失心。最重要的是,不要讓生命的不完美掩蓋了日常生活的美好與樂趣。


控制(Control)

斯多葛學派的勸告簡單又明瞭:不能控制的事,只能選擇接受。愛比克泰德強調:「有些事由得你決定,有些事你使不上力。簡單來說,如發表意見、克制衝動與欲望、對人事物的好惡等,這些自發行為都是可控制的。身體病痛、財產繼承、名望以及人生的職責,任何非自發的行為都是不可控的。」正因如此,愛比克泰德建議大家:「盡力而為,餘下的順其自然。」


欲望(Desire)

哲學家總勸人消滅欲望,原因在於,即便是「善的欲望」也可能對你我有害。正如愛比克泰德所言:「千萬牢記,讓你我對他人卑躬屈膝的不只是對財富和權力的欲望,渴望安靜、閒暇、旅遊與學習也是一樣。」不管你如何評價世間萬物,只要它對你來說有絲毫價值,你就免不了要對別人低聲下氣。「人類是欲望的奴僕,即便是善的欲求。」


恐懼(Fear)

多數的恐懼都起因於「預期」與「想像」。錯誤的預期或過度的想像會令人擺錯恐懼的重點。哲學家也都試著說服我們,大多數的恐懼都是如此。值得注意的是,斯多葛派認為,死亡、疾病與貧窮都不是壞事,既然如此也就沒道理害怕這些事。當然,陷入悲慘的人生境遇,不免會猶豫和不安。遇上船難,每個人都會害怕,只要趕快恢復鎮定就好。對斯多葛而言,倫理道德才是真正要緊的事,在此前提下,你才會難以認同他的看法。

仔細檢視自己的恐懼反應,你應該會發現,自己並不喜歡恐懼這種情緒。挪威哲學家史文德森(Lars Svendsen)的看法頗有助益。他指出,恐懼跟其他情緒沒什麼兩樣,將它視為一種習慣,反而有助於集中注意力,找出情境中讓人害怕的特定因素。史文德森更說:「感到恐懼的時候,我們會下意識把注意力放在生活中可能帶有危險的事。」要是真的如此,那我們也應該培養新的習慣,重新定位我們專注的目標,留心自己的反應(見習慣);想必亞里斯多德也會認同這一點。


自由意志(Free Will)

許多科學家都一再質疑自由意志的存在。物理學家史蒂芬.霍金(Stephen Hawking)寫道:「人類不過就是生物機器,自由意志也不過是錯覺。」荷蘭權威神經學家兼暢銷書作者斯瓦伯(Dick Swaab)告訴我們:「自由意志是討人歡心的錯覺。」愛因斯坦更不只一次說「我不相信自由意志」。

自由意志存在與否,形上學的專家們爭持不下。相比之下,沙特提出的難題更值得深思。就連反對者也同意,人們會不由自主地表現得好像自己是自由的。不過,思考模式會影響行為,相信有自由意志,至少會比較有責任感。


幸福(Happiness)

柏拉圖不會賦予幸福如此崇高的地位。他相信,幸福帶來的愉悅和痛苦會彼此抵銷。平靜才是最自然的狀態,既不會感到快樂,也不會覺得憂傷。生活中難免有情緒波動,但最終也會回歸平穩。對柏拉圖來說,所謂的愉悅實際上不過是痛苦暫時有所緩和。叔本華的看法也一樣:「所謂心滿意足或幸福的人生,本質上還是悲慘的,只是暫時變好。」柏拉圖和叔本華說法比較誇張,不過他們點出一個事實:幸福無法永存(見折磨)。

把幸福視為人類最大的福祉,在哲學上是有爭議的。現代心理學家將幸福感及好心情定義為「正向情感」(positive affect),這種觀點太過膚淺,就連多數沒有受過哲學專業訓練的人也深有同感。


意義(Meaning)

許多人假定,意義是客觀存在的,或許是神聖的造物者所賦予的,讓人類賴以維生。而許多宗教團體都認為,其教義就是普世真理。不過弗蘭克和現代哲學家認為,抽象的生命意義並不存在。他們的見解是否會帶我們走向虛無主義?也就是說,任何事物都沒有價值,我們註定走上荒謬與絕望一途?

幸好,雖說生命本身沒有天賦的意義,但每件事情都可以找到一些價值。弗蘭克說,我們必須自己去發掘意義。每一個人都可以從工作、親密關係、野花或每日小確幸中,找到珍貴的事物,過著圓滿有意義的生活。每個人的生活各有旨趣、獨一無二;對你有意義的事,也許我會不以為然。

每個人的趣向都不同,弗蘭克認為,追尋生命意義的方式大致可分為三種。第一種是「創作或行動」,能寫出曠世巨作或暢銷小說當然很好,但只要是你看重的領域,都值得付出心力去投入。第二種是「經歷事情或遇見某人」,接觸大自然、看畫展、聽演唱會或談戀愛,都會帶來全新的感受。第三種是「勇於面對無可避免的苦境」,弗蘭克是在奧斯威辛集中營體悟到這點。即使萬事萬物都令人失望,還是能設法化危機為轉機,找到生而為人的意義。


正念(Mindfulness)

在佛家與斯多葛學派的觀念裡,若能在起心動念的那一刻,判定念頭的善惡,就能看穿欲望背後隱藏的價值觀。這麼一來,我們就能了解,自己的言行是否源自於自身的貪欲、嫉妒、不安或一時衝動。遇到問題時,先退一步思考,再做出合理的反應,千萬別不假思索地重複一貫的行為模式。不管是參加打坐、念佛或其他正念活動,都能加強內省和自主的能力,對生活肯定都會有所助益。


悲觀主義(Pessimism)

從這方面來看,斯多葛的建言最有幫助:不妨把各式各樣的災難當作成長的基礎。斯多葛學派最出名的思考練習是「負面觀想法」(Premeditatio Malorum),也就是刻意地想像悲慘的事情,包括流亡、被虐待、發生戰爭或船難」。愛比克泰德說,任何恐怖的事,尤其是死亡,更要好好想一遍。這個練習不是為了製造恐慌,而是要提醒我們,壞事總在意料之中,盡量以平和的心態去看待它們。


📝閱讀心得

這本像字典一樣按字母排序關鍵詞,可以依照感興趣的字詞翻閱。

否定自由的好處在於,生活會變得更容易安排與應付。不過對存在主義的哲學家來說,否定自由會適得其反,人們最後會活得不實在,變得不像自己。由此說來,焦慮感爆發是正面的事,因為它會將我們從妄想與虛假的安全感中震醒。也就是說,焦慮是自我實現的警鐘。

在《逃避自由》簡介寫道:

「傳統社會安全而不自由,現代社會自由而不安全;正是這種不安全的自由使人產生種種逃避傾向。」現代社會在資本主義和民主潮流發展下,雖以「自由」和「個體化」解放了種種束縛,卻在人性底層和集體心理引發孤獨的不安與恐懼,讓人覺得自己微不足道、無能為力,更形成與自然、社會和人際之間的疏離。因此,現代人無時無刻要逃避自由,潛意識希望回歸中世紀穩定的經濟地位和權利關係,以尋求安全和歸屬感。正是這種心理上的不健康傾向(施虐—受虐/破壞—迎合)形成法西斯主義的社會基礎,這種孤立和恐懼同時精準反映在現代人嚮往權威、跟隨流行、迎合社會標準等各種拋棄自我的行為。—《逃避自由》

進一步還能延伸至新自由主義與焦慮間關係的探索:

新自由主義則是一種政治與經濟的意識形態,主張激進自由市場資本主義,該主義假設,透過縮減社會方案,並抵制任何可能限制自由市場的集體或再分配過程,便能達到最大程度的經濟與社會福祉。新自由主義的核心信念強調個人應該對自己經濟上的成功與失敗負責,政府援助與社會福利供給不但不必要,還會讓人變得消極。—《失控的熱情》

而存在主義、第三波認知行為治療等,都認為對於焦慮「更好的策略是接受它」:

存在主義哲學家認為焦慮不需要消滅,更好的策略是接受它,妥善運用這種情緒,提醒自己選擇想走的路,而這就是為人生負責的代價。齊克果寫道,與其消除焦慮,不如試著用「對的方式」來焦慮。

不過「接納」也會遇到問題:

目標是完全接納:無論什麼事發生在我們身上,我們都必須接納。這個概念清楚體現在佛教的新自由主義變體中:讓失業者或雇員練習正念,藉此直接將剝削、混亂與羞辱「從體內呼出」。這種練習長期以來受到佛教徒的質疑,這些佛教徒都將社會批評的概念理解為道德實踐。他們認為將社會發展簡化成冥想與正面的問題是不適切的。—《焦慮世代》

更深一步探討「自由意志」:

自由意志存在與否,形上學的專家們爭持不下。相比之下,沙特提出的難題更值得深思。就連反對者也同意,人們會不由自主地表現得好像自己是自由的。不過,思考模式會影響行為,相信有自由意志,至少會比較有責任感。

「許多科學家都一再質疑自由意志的存在」,不過如果「自由意志」不存在,則「自由」不存在,則「責任」不存在。反過來說,責任是與自由掛鉤的,而如果沒有自由意志則沒有自由,因為一切都是決定的、宿命的。如果一切都有劇本,則沒有自由、也沒有責任,則沒有焦慮?

佛法講「無我」與「自由意志」的思路類似,「我」沒有自性,「我」唯由分別假立,所以並沒有一個能乘載焦慮的「我」存在,但焦慮感依然能對「我」產生作用,因為我相信「我」是有自性的、能乘載的,所以焦慮才能依靠這個虛假的基礎上建構而成,這很接近認知治療。

總之,這本書偶爾翻翻,應該能在跨領域的思考連結中提供一些靈感,不過有時也會變得更複雜、更難梳理之感。

CC BY-NC-ND 4.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