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次七日書的體驗與分享
Q:寫七日書是否帶給你什麼意想不到的發現/收穫/經驗/感受
A:重新挖掘自己的記憶會有不同的體會,也是重新認識自己的機會。在這一次的七日書中,在尋找過去與家人的記憶中,我找到了對父親對於我生命影響的不同解讀的角度,從而我找到更深入了解父親當時處境,以及他做下的決定。這是對過曾發生事件的另一種反思。然而最可貴的收穫還是可以透過閱讀可以看到更多文友的不同生命經驗。
Q:你為什麼會開始寫作?你想透過寫作達到什麼嗎?是一個具體的目標,或者想透過寫作探索自我?
A:以前或更早以前習慣在FB上寫下長篇大論,後來發現大家只是習慣性的按讚(自己也是),缺乏人與人之間多一些的交流,就覺得在FB寫文章似乎意義不大,於是我FB定位為日常瑣事分享。會來到馬特市是因為大兒子的推薦,那時他在一家數位媒體公司打工,跟我提到了馬特市的由來與理念,我覺得很有意思,於是就加入與大家一起寫作的行列。
我覺得寫作是一個抒發情緒的好方法。回顧自己寫作這件事大概是從國中時在校內投稿開始,即便上了高職夜間部還繼續寫,因此賺到了一點點的稿費,感覺是對自己的一種肯定。出社會後還真在當時的YAHOO部落格寫短篇小說,曾經有過二百萬的瀏覽。
中年以後,對於寫作的期待是想要去反思自己的生命,尤其是學習佛法之後,我想要寫出些不同於以往的人生體驗,試圖著去減輕自己或讀者的煩惱,同時也透過寫的得過程,去累積生命的智慧。
Q:你如何摸索自己想寫什麼主題?曾經遇到什麼困難?如何怎麼往前走?
A:我覺得「煩惱」是我寫作的起點,這可能也是我核心的主題。有趣的是,對於寫作主題這件事,是在我看到了一位學識深厚的文友@子非魚 的文章後才回頭發現自己的主題原來是「煩惱」。因為我看了他一連串探索「焦慮」的文章。
煩惱是無盡的,似乎有寫不完的內容可說。覺得困難的地方多半是如何把從佛法中體驗到的人生智慧,轉換成平白的語言寫出來,因為我認為的佛法不是那些高深的宗教經典文字,而是使用了佛法之後的生命體驗。真實的佛法不是什麼神秘經驗,而是能用在世俗生活的好方法。
寫七日書時,因為有時間壓力,常常要抽生活的空檔,壓縮個20~30分鐘來寫,這大概是我的挑戰吧。最常用的時間是,吃完晚餐後,我就拿著筆電坐在沙發上默默的寫作,家人常看到我一個人坐著快速打著鍵盤似乎也習慣了。
這一次七日書的最後一篇,我其實很猶豫要不要把那段恐怖的經歷寫出來(雖然現在對我言已經能放下),因為我不想被誤認為是對同志朋友的負面印象,單純只是那個人那個事件,嚇到了當時的我。
Q:對你的寫作最有啟發的靈感來源?
A:我覺得生活裡最能讓我產生靈感的大概就是食物跟人吧。食物是串起我記憶的主要元素,他讓我連結了當時當地的人事物與情感。我記得有一種記憶事物的方法,就是對事物的「情感」。印象中有次與家人還有岳父母一起去峇里島旅遊,我冒死吃了路邊賣的烤肉串,雖然乍看之下有點髒,但我還是鼓起勇氣買了一小把,結果咬下去才知道那是我最害怕的食物「雞內臟」,當下我只好找垃圾桶把整包烤肉串扔掉。這也許是個可怕的經驗,卻讓我因此記住了那條熱鬧的街道,還有當時家人們逛街買東西的情景。我就是非常喜歡那種街頭巷尾的小吃。
人是我最常關注的焦點,包括自己與他人。我習慣從「煩惱」去觀察人的行為,像是條捷徑一樣,可以清楚地看見一個人的真實面貌。這大概很像是經營一家公司,就是從財務報表上去解讀,就可以清楚知道這家公司的實際狀況一樣吧。
因此,我喜歡從觀察人的過程中去找到寫作靈感,而且可以更深邃的去看見許多有趣的故事。
最後仍要感謝主辦單位持續舉行七日書的活動,讓我可以逐漸地更有紀律的來寫作。還要感謝@映昕 的邀約,只是那個時間正是我煮飯作菜的時間,因而無法參加,只好在此分享個人的體驗。也要特別感激許多文友的分享與支持、讚賞。很開心可以完成這次的七日書。謝謝大家。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 选集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