粒史學加000395《史記》卷三十〈平準書〉06:國家有難,你們卻在發「國難財」!?

鱷魚把拔
·
·
IPFS
·
國家有難,你們卻在發「國難財」!?

──────────原文──────────

其明年,山東被水菑,民多饑乏,於是天子遣使者虛郡國倉廥以振貧民。猶不足,又募豪富人相貸假。尚不能相救,乃徙貧民於關以西,及充朔方以南新秦中,七十餘萬口,衣食皆仰給縣官。數歲,假予產業,使者分部護之,冠蓋相望。其費以億計,不可勝數。於是縣官大空。

而富商大賈或蹛財役貧,轉轂百數,廢居居邑,封君皆低首仰給。冶鑄煮鹽,財或累萬金,而不佐國家之急,黎民重困。於是天子與公卿議,更錢造幣以贍用,而摧浮淫并兼之徒。是時禁苑有白鹿而少府多銀錫。自孝文更造四銖錢,至是歲四十餘年,從建元以來,用少,縣官往往即多銅山而鑄錢,民亦閒盜鑄錢,不可勝數。錢益多而輕,物益少而貴。有司言曰:「古者皮幣,諸侯以聘享。金有三等,黃金為上,白金為中,赤金為下。今半兩錢法重四銖,而姦或盜摩錢裏取鋊,錢益輕薄而物貴,則遠方用幣煩費不省。」乃以白鹿皮方尺,緣以藻繢,為皮幣,直四十萬。王侯宗室朝覲聘享,必以皮幣薦璧,然後得行。

──────────翻譯──────────

第二年,山東地區遭受水災,老百姓大多陷於饑餓困乏之中,於是天子派遺使者拿光郡國倉庫中的物資來賑濟貧民。仍不夠用,於是又招募豪富人家借糧給貧民。如此還是不能解救災民脫困境,於是把貧民遷徙到「函谷關」以西,或遷去充實「朔方郡」以南的「新秦中地區」,約有七十餘萬人,衣食都仰賴官府供給。數年之間,政府提供給他們土地農具,派使者分區保護他們,一批批的天子使者的車輛絡繹不絕。費用以億計,多到無法計算。於是各地官府的財力告竭。

然而,那些富商大賈有的積貯財物,奴役貧民,運貨的車子數以百計,買賤賣貴,囤積居奇,連諸侯王都屈從於他們。商人們冶鐵煮鹽,家財積累到萬金,卻不肯幫助國家擺脫困境,老百姓們更加困苦。於是天子與公卿們商議,用改鑄新錢、製造新幣的方法來補足財用,同時打擊那些驕奢淫逸、侵占併吞的商人。當時皇帝苑囿中有白鹿,「少府」中有許多銀錫。從孝文帝改鑄「四銖錢」以來已有四十多年,從建元年間以來,由於財用不足,政府往往在產銅多的山旁冶銅鑄錢,百姓也乘機偷鑄,次數多到數不清。錢越來越多而且輕,貨物越來越少而且貴。

主管的官員說:

「古時候的『皮幣』,是諸侯們用來行『聘享之禮』的。金有三等,黃金是上等,白金為中等,赤金為下等。如今半兩錢的法定重量是四銖,而不法之徒偷偷磨掉錢幣背面以取得銅屑載鑄錢,導致錢幣越來越輕薄物價卻越來越高,遠方使用的皮幣雖然很繁瑣但不易偷省。」

於是以白鹿皮一尺見方,周圍有彩色刺繡,製成皮幣,價值四十萬錢。規定王侯及宗室來朝覲、聘享時,一定要用皮幣墊著要獻的玉璧,然後禮儀得行。

 

─────────解說與心得─────────

讀歷史的目的到底是什麼呢?那些過去曾發生的事情,難道真的對今日有借鏡的功能?如果真的有,為何黑格爾會說:「歷史能帶給人們的教訓,就是歷史不能帶給人們教訓」呢?其實,對我來說,讀歷史除了興趣外,最大的收穫是看透「人心」。雖然人類在很多方面是不斷進化與進步的,但「人心」的部分似乎沒有那麼明顯的改變。

看到這段紀錄裡,大漢王朝因為水患的緣故,在缺乏資源救濟百姓之際,商人們不僅不願意出錢資助,甚至還囤積物資,哄抬物價。這樣的記載竟讓我感覺不像是發生在過去,而是近來的新聞內容一樣。沒想到過去與現在,也可以如此地相似。

面對大商人的崛起,漢朝政府終於開始認真尋找原因,並找出問題的關鍵在「鑄幣」上。這由於古代是等價貨幣的時代,理論上貨幣的面額多少,把那枚錢幣熔掉後,得到的那塊熔掉的金屬也應該能賣那個價錢才對。但有人卻找到漏洞:透過刮掉貨幣的符號,將那點銅屑在熔鑄成新的貨幣。當這個方法被傳開後,市面上的貨幣品質勢必會越來越差,錢幣也就會越來越輕,無法達到「等值貨幣」該有的標準。

當市面上的劣幣越來越多,大夥就更不想拿出貨幣來交易下,這勢必會對整個社會經濟造成影響的。

對此,漢武帝該拿出什麼政策來因應呢?當然就是發行新的貨幣來解決這個問題。至少效果如何,就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另一方面,財用不足的問題仍未克服下,大臣們提議恢復古代一種用白鹿皮製成的「皮幣」。這種價值四十萬錢的貨幣,並不是拿來交易的,而是規定各地諸侯向皇帝進貢玉壁時,一定得用「皮幣」墊在底下。換言之,面對這個「財用不足」的困境,漢朝政府選擇先拿各地諸侯開刀。當年,為了鞏固劉氏江山而大肆封建,七十多年後,約過了兩三代左右,這些諸侯王反而成了朝廷的眼中釘!?

至於漢武帝時代的這些舒緩財用不足的方式,避免商人囤積的弊病,是否能夠克服?就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以上就是這段史料給我的小小收穫。

CC BY-NC-ND 4.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