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還有我們
還記得好幾年前,我第一次到訪位於柬埔寨暹粒的吳哥窟遺址,當時正值乾旱季節,日頭高挂熾熱陽光下,在古蹟旁一個飲料攤位,買了顆現剖的椰子來消暑。坐在擺設簡陋的遮陽攤位下稍作休息,當日游客人數稀落,沒有趕行程的我也和攤主,用基礎英文兩句、三句地聊了起來。攤主是一名目測40多歲的男子,他説,旅游旺季的時候,曾經到城市地區當“嘟嘟車”司機,但是競爭太激烈,維持生計實在不易而又在最近回到了家鄉討生活。我記得當時他説到,柬埔寨人民生活很困難,有很多不能直接言説的問題。
由於一般上作爲在當地旅游的過客,鮮少能夠和當地人談到此類民生的問題,於是我追問,不能說的問題指的是什麽呢?而他接下來做的動作,讓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某種程度上可以説是相當震撼的。他先是搖搖頭揮手拒絕回答我的提問,接著用雙手比了一個機關槍掃射的樣子,他的肢體語言直截了當地讓我清楚曉得:接下來有關政治的,他不能夠再説,你也不能再問。由於在前往柬埔寨前,閲讀過關於這一國家的歷史相關書籍和文章,我知道自己碰觸到了敏感議題,所以低下頭繼續喝著清涼的椰子水,稍微緩和被太陽日曬的不適,但那位因爲辛勤勞動而皮膚曬得黝黑的攤主和我都安靜了下來。
我回到所處的國度,目前還擁有自由發聲的權利,和你述説這一段旅游中的記事,并非是一件理所當然的事情。他方被噤聲的人們,即使曾經付出血流成河的代價,似乎到現在都仍無法述説那些真真切切發生過,又或對正在發生的事情表達自身的真正想法。馬來西亞的政治地圖樣貌自上届大選以來的迅速變化,提醒著我們,變動不居的政治進程不曾停歇,因而暴露的各種政治角力與權力關係的展現,更像是一場場值得觀察的人性實驗。作爲公民,我們本來就不能衹是五年關心國家一次,談到選舉便經常提及的所謂公民權利(civil rights)并不也衹是停留在選出執政者而已。公民權利其實還需包含相對於國家,公民在此一層級,所應該享有的權利以及不應該受到侵犯的權限是什麽。
馬來西亞選舉委員會在10月份于綫上展開了“預先自動選民登記”(SPPA)活動,以便讓國内年齡已經滿18嵗及以上的580萬名在之前未曾進行登記的准選民,在今年10月31號之前,檢查個人資料和更新身份證地址。這個檢查選區資料的步驟是重要的,除了更新已經不符合時宜的資料,若發現任何資料不準確的情況也能夠立即向選委會提出投訴。然而在社媒平臺看到相關新聞鏈接底下的部分留言者竟慫恿不需前往查看,因爲投票不能夠帶來任何實質性改變。這其實顯示了我國有關公民教育與國家政治體制意識方面的有所欠缺,同時也反映出了我國人民,作爲普通老百姓,普遍擁有的一種不安心態。
沒關係的,我們還有我們。回歸到公民社會裡,所應擔負的責任以及履行的義務,這裡指的不僅僅是投出手中選票以及做好防範冠病疫情的基本要求而已。接下來,我們需要以所處的崗位上,透過本身生活範圍之內的能力,更積極地參與推動和關注社會公共事務,比如關注社會非主流邊緣群體權益等,才能真正有效地監督政府,進而讓執政者感受到由下而上的壓力並作出回應,以期達到真正意義上的制度性改革。
近兩年的時間以來,早已疲憊不堪的我們很不容易。疫情帶來的巨大破壞力逼迫全世界絕大部分的地方重組社會秩序,讓部分處於優勢地位的人類上一秒還驕傲地展示他高高疊起的積木,下一秒就被推翻,這才曉得那結構有多脆弱,更甭提那些原本就在戰亂疫病苦難夾縫中生存的人們。但我依然想選擇相信,生而為人,我們帶傷繼續往前,而我們總會找到邁開腳步的辦法向未來走去。
(以上為原文。經編輯文章刊登于《星洲日報》言路版,2021年10月24日)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