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e Write in 7 days: Life Stories with Food · Day 4

吃食之四 -

janai
·
·
IPFS
·
思考良久才發現,其實可能不是胃與我的認同同步,而是我的認同大幅地去配合味蕾與胃了,但又何妨?頂著吃貨頭銜的人生,過得也是自在快樂。

認真想想,其實胃與我的認同,沒那麼不同。

記得在波蘭的一節課,談國家認同(Naitonal Identity),分組報告,臺灣人全班居然還有兩個,第一次討論,我們坐下,面面相覷。臺灣的認同複雜無比,更缺乏所謂全國的統一認知,在中華民國、中國、中華、臺灣,以至臺灣民國,可能性疊加,認同性遞減,要談起臺灣人的國家認同光譜,那是不同成份、不同文化元素、不同社會概念組成的多維量表中的一點,卻不是可以在15分鐘內解釋清楚的,統一的概念。

所以報告如何總結?我們放了一張充滿食物的投影片。

珍奶滷肉飯、精心熬製的湯底到加蛋加起司的蔥油餅,日料混台味,中式料理加糖,美國漢堡配醃豬肉排,各種烤物炸物,做得我們倆都飢腸轆轆。美食,總歸是臺灣人唯一能一致認同的Identity哪。

我的胃不需餐餐白飯,但絕對不能無趣。

這餐吃了日式,下餐便別重複,長於台北,我的選擇總是繁多而無需擔憂,於是其實有好長一段時間,我並不愛吃台式食物,每餐都是不同風格的異國料理。

但越長大,反而越喜歡在地風味,我在旅途中找尋當地人喜歡的小吃,回到臺灣,便也最愛往巷弄裡鑽,往台南大汗淋漓吃鍋燒意麵,去寧夏夜市吃那一攤的蚵仔煎,但回英國,倒也不介意便以各式異國料理果腹,尤其韓式的辣,連吃幾天也不太膩。

有很長一陣子我到處出差,各地同事都知道我愛吃,總帶我去擠他們最愛的小攤。在吉隆坡,我們坐在黑暗的路邊吃Nasi Lemak喝熱熱的Teh tarik;在首爾,同事帶我去烤肉店,不只烤肉,還是烤黑毛豬肉,點鍋辣湯一邊配,一邊聽爐上豬肉滋滋烤得滴油;在泰國,同事跟我一起排當地名店,吃生醃螃蟹吃到嘖嘖吮指。

我可以不旅行,但我的胃大約是不愛停駐的。比起腳癢,我更常嘴癢,尤其人在英國,煮飯煮膩了,便又覺著有旅行吃食的必要。

要說其中有哪兒不同,那大概是我明明生長於飲食清淡的臺灣,卻也默默熱愛重油重鹹重辣的中國料理。理解到中國料理的繁多菜系,已經是我三十歲之後的事了,一部分是開始出差到中國,另一部分是開始長住英國後,才慢慢體驗起來。我尤其喜歡油辣辣的四川料理,但隨著幾年重訓,開始試著吃得乾淨些,胃也慢慢在消化重口味料理這事上變得沒那麼有效率,就是有時嘴饞。

思考良久才發現,其實可能不是胃與我的認同同步,而是我的認同大幅地去配合味蕾與胃了,但又何妨?頂著吃貨頭銜的人生,過得也是自在快樂,大概就是需要旅遊的美食癮較難抑止,只要有美食處便是家,而這文章寫下來,我只覺得想長嘆一聲,唉,我好久沒回泰國了哪!



CC BY-NC-ND 4.0

Like my work? Don't forget to support and clap, let me know that you are with me on the road of creation. Keep this enthusiasm together!

janai還在找尋心中最佳旅遊文學解的女子,喜歡寫字,題材廣泛。興趣也過於廣泛導致顧此失彼,總沒有足夠時間寫與讀。 目前發瘋決定唸個博士,在古城感覺自己總是太常觀光、太少唸書。instagram進行緩步牛津紀錄中:https://www.instagram.com/janaitpe/
  • Author
  • More

在路上的日子 Yorkshire Dale

吃食之七。煮食四季

吃食之三。想念的食物與人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