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之眼
文明之眼

《推背圖》第47象:約五百年後 讖曰:偃武修文,紫微星明,匹夫有責,一言為君 頌曰:無王無帝定乾坤,來自田間第一人;好把舊書多讀到,義言一出見英明

【夏朝黃老思想】第七篇 道可道也

本篇畢竟是李耳的筆記,原經出自何處已不可考,除非挖開始皇陵,不然後人應該永遠見不到正本;因此,我們只能看到總結的精粹部分,卻看不到完整的推論過程,所以,若想看懂〈李耳筆記〉需要更多理解力、推理力、想像力、甚至創造力。

道可道也,非恆道也。名可名也,非恆名也。無名萬物之始也;有名萬物之母也。恆無欲也,以觀其眇;恆有欲也,以觀其所噭。兩者同出,異名同謂,玄之有玄,眾眇之門。

道法可說,但無恆法;名相可稱,卻無恆相。萬物初始無相,有相衍生萬物;無欲極致以察精微,有欲極致以觀反應;會發現,有相即無相,差異在解讀,門徑在意識。

 

「道可道也,非恆道也。名可名也,非恆名也。」這句話也可以改寫為「法可法也,非恆法也。相可相也,非恆相也。」或解釋為「所言法相者,如來說即非法相,是名法相。」《夏朝黃老思想》與《金剛經》闡述的道理其實相同。

《金剛經》反覆強調真相邏輯,例如「一切法者,即非一切法,是故名一切法。」、「是實相者,則是非相,是故如來說名實相。」諸如身相、福德、莊嚴、微塵、世界、眾生、善法... ,宇宙一切法相《夏朝黃老思想》統稱為「萬物」。

這麼重要的真相概念,竟然如此精簡卻又如此艱深,後人如何能看懂?〈李耳筆記〉是尹喜傳抄的,估計李耳自己也沒想到其筆記會流傳於後世,此外,它還經過腐儒們的有為竄改偷換概念,若非參考佛老經典,誰能懂得本篇文章的真正用意?

此外,「非恆」有兩層意涵,其一是並非真實存在,其二是並非恆常不變;並非真實存在如「所言法相者,如來說即非法相,是名法相。」並非恆常不變如「如來常說:汝等比丘,知我說法,如筏喻者,法尚應捨,何況非法。」。

本篇畢竟是李耳的筆記,原經出自何處已不可考,除非挖開始皇陵,不然後人應該永遠見不到正本;因此,我們只能看到總結的精粹部分,卻看不到完整的推論過程,所以,若想看懂〈李耳筆記〉需要更多理解力、推理力、想像力、甚至創造力。

「恆無欲也,以觀其眇;恆有欲也,以觀其所噭。」與「須陀洹名為入流,而無所入,不入色聲香味觸法,是名須陀洹。」闡述的是同樣道理,就是覺悟真相的基礎,須陀洹雖在有為演化之中,卻又不入其流而毫無觀感,如何能真正覺悟?

「兩者同出,異名同謂」可以對應「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都是在探討有、無的真相問題,今日發現原子結構猶如太陽系,已可以稍加佐證空間與實相並無不同;但為何會如此呢?「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可以對應「玄之有玄,眾眇之門。」空無與實有的真正差異在於意識解讀。

CC BY-NC-ND 4.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