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ypizzasohot

@whypizzasohot

七日书 | 第七日 要休息了

過去半年沒少思考過這個問題,但是一直沒思考出來,我不知道什麽時候把勾勒未來的能力丟掉了。就連最簡單的想象一下未來的生活都做不到。是因爲膽怯?困惑?迷茫?厭世?我挑每一個城市的刺,對假設出來的目的地嗤之以鼻,有時候我也憎恨過分刻薄的自己。去年還是前年,我決心認真學習一下如何進行“人...

七日书 | 第六日 要有人

因爲想象不出天堂,“天堂應該是圖書館的模樣”這句話對我來説,并不生動形象。我比較傾向於將圖書館比作烏托邦,人類理想的社會形態、民主、自由、開放的終點。在歷史中知識一度是被壟斷的,它們是皇家的專屬、私人的珍藏、異教徒與白丁的禁忌地。圖書館的出現,讓知識成爲井口,人們打撈書籍,不再苦於乾涸。

七日书 | 第五日 要有魚蟲鳥獸

“我穿越几千公里来就是为了这张地毯。”

七日书 | 第四日 要有青草果蔬

今天這一篇將會很短,因爲我立志要在12點前寫完,并且今天的話題并不需要太多闡述,我沒有什麽封藏著重大回憶的禁忌之地,只有前段時間闖的禍…… 和朋友出門吃飯,路過一家以前去過的書店,我對它印象蠻好的,便極力主張要進去看看。一個重要的前情提要——我們兩一個走路走累了,一個剛下夜班,可以説神志都有點渙散,大腦不夠敏捷。

七日书 | 第三日 要有日月

我想象中的家鄉話,就是一個人所謂的“鄉音”,應該像種子長在地裏一樣,被動地浸潤著土地裏的營養物質長大。而我更像是一顆移植的植物。在一個知名的移民城市度過了小學后,我回到父母家鄉的省會城市,在一個“新家”建立我的“老家”。我的第一語言是普通話,爲了更好地融入移民城市先進的城市化,父母決定堅持使用普通話和我溝通。

七日书 | 第二日 要有空氣

摩爾莊園是我們這年代人的童年回憶(某一批)具體是準確的幾幾年、哪年級開始玩的,我已經完全想不起來了。不過我確定我那時候很小很無知,連@都不懂怎麽打出來。有一次,需要輸入郵箱,我專門挑一個提前做完了作業,且媽媽心情不錯的時間,請她幫我輸入這個符號。

七日书 | 第一日 要有光

剛到z城的時候,有一天在海邊散步,走著走著就收穫了一個秘密基地。説是秘密基地,其實也只是很普通的碼頭,人跡並不罕至,節假日反而還游客如雲。它離市中心很近,旁邊就是熱門的沙灘,但是沿著堤壩走下去卻非常安靜。穿過擁擠的停車場,十字路口會被抛在身後,不再遇見路人和飛鳥。

心軟的太歲

回老家過年的時候,專門和朋友去了一趟寺廟。儘管對神之類的事物都嗤之以鼻,但我還是老實地跪在每個殿門前的青石板上磕了頭,在烟火繚繞的香爐裏上了香,繞著古老的佛塔轉了3圈,恍惚又謹慎地數了羅漢。數羅漢之後的解簽要30元,我沒解,和朋友直接用手機查了。

没有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