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尼7000
東尼7000

我現在都在探路客,可以到那邊看文章 一個經營電商的「職涯諮詢師」,具有商業思維X心理學X專業諮詢工具,因此成為助人者,Google 關鍵字"tony7000"。

story17-自己的歸自己,別人的歸別人

自己的歸自己,別人的歸別人|好好跟你過生活 Story17

本集重點:「每個人總要在成長中學會尊重別人對你的失望,透過作者泰拉的自述故事,一起學會重新定義自己、自我價值塑造,建立你想要的人際關係。」

👂本集大綱: 
。垃圾場長大的自學人生(作者介紹)
。一個人的成長過程,就是在成為自己
。為自己的期待和情緒負責(課題分離)
。學會尊重別人對你的失望  
。怎樣活出自己,獲得真正的成長

垃圾場長大的自學人生:從社會邊緣到劍橋博士的震撼教育

購買連結 : 按此處

Podcast 文字整理

那天跟一個朋友聊天,我們講到原生家庭對他的影響,對於現在自己想做的事與父母對我們的期待之間的矛盾拉扯,使很多事情變的很複雜。

這讓我想到《垃圾場長大的自學人生:從社會邊緣到劍橋博士的震撼教育》,這本書的作者的原生家庭也是如此,她從這樣的環境走出來,活出新的生命,她有很深刻的體會,所以今天想跟大家從這本書出發,說一下自己的一些想法。

這本書名字太長了…作者17歲之前沒讀過書,但最後取得劍橋大學博士學位的女孩—泰拉.薇斯奧芙。

我有兩個理由要講這本書,第一是泰拉有跟我的宗教信仰有一些淵源,她是摩門基本教義派的基督徒,我是俗稱摩門教(正名是耶穌基督後期聖徒教會)的基督徒。

基本教義派是在1930年代從我們教會分裂出去自成一派的宗教組織,兩者教義上是不一樣的,不是同一個教會,兩者從那時候到現在一點關係都沒有,所以在這邊做澄清。

泰拉之後考上的BYU楊百翰大學,它是我們教會耶穌基督後期聖徒教會建立的美國最大的宗教大學,也是美國第三大私立大學,其中會計系是美國每年評比前三名的科系,楊百翰大學也有一個商業協會叫BYUMS楊百翰大學管理協會,我是台灣分會的會員之一。

所以我想我會比一般人特別好奇她的故事,不過這本書不講述宗教信仰。

第二個講這本書的理由是這本書是泰拉自己寫的回憶錄,但這不是一本告訴你如何拿到劍橋博士學位的故事,書名很容易誤導。

內容其實是她的「自學」過程,她的過程其實也是「重新自我定義」的過程,她經歷的困難,是她如何脫離從小「被定義」的封閉的生命,世界,透過外界真實的世界和教育在內心的不斷沖撞,才去建立一個重新思考、具批判能力的新的「自我」。

作者的人生很坎坷,讀起來特別扎心,不過從她寫這本書的初心回過頭來看,每個階段都有它的價值。這本書英文名是Educated教育,她在講教育的重要,教育還包括了對親情的捨離,跟創傷的艱難療癒。我覺得這本書是她成長之路的見證,而其中最關鍵的成長是,她學會了尊重父親對她的失望。

其實,很多人的成長跟她一樣,我們自己,或者週遭的朋友家人,有多少人有能力或者說勇氣去擺脫父母對自己的期待,不再懼怕父母對自己的失望,內心顫抖著去抵抗,去重新定義自己、還有自我價值塑造。

所以從心理學角度來看,一個人到底怎麼樣在自己和他人的需求中找到令自己舒適的位置呢?

我覺得就是泰拉所說的,建立自我與獨立思考才是教育最基本的。

美國人本主義心理學家卡爾·羅傑斯認為,所謂自己,就是一個人過去所有生命體驗的總和。

「假如,這些生命體驗是我們被動參與的,或者說是別人的意志的結果,那麼我們會覺得,自己沒有在做自己;相反,假如這些生命體驗是我們主動參與的,是我們自己選擇的結果,那麼不管生命體驗是快樂還是憂傷,我們都會覺得那是在做自己。」- 卡爾·羅傑斯

而人的成長過程,就需要這種“成為自己”的感覺。

換句話說,一個人的成長過程,就是在“成為自己”。

只是很多人無法體驗到那種自己選擇,自己參與的感覺,因為他們的人生一直被別人安排著。而最直接,也是最普遍的就是父母來安排你的一切,很多人的成長過程就是父母控制的一生,這時的他們,也就失去了自己。

這本書裡面慢慢的是泰拉內心價值觀念的掙扎,她在沒有走出愛荷達州偏僻農村之前,都是在遵從她爸爸的安排,因為爸爸就是家裡絕對的領導者,跟外界也很脫節,他爸爸不允許孩子們去讀書,也不允許家人生病去醫院,他都把自己的想法強加給孩子們,在她父親主導之下,一切都被合理化,那些我們認為再正常不過的事情,在她眼中可能都是沒道理或不合規矩的事,

不過作者的兄姐中,有人終於發現了不對以後逃離了家,逃離了父親的掌控,但還是有些兄弟姐妹選擇留下來,生活在父親建立的秩序中。

以往的生活,泰拉一直不知道什麼是“自己”,她完全是由父母來定義自己的,直到她上大學,價值觀的碰撞,才算真正脫離家庭的影響。

你只為自己的期待和情緒負責

從心理學的觀察來看,我自己覺得泰拉的掙扎有很大的一部份是在“課題混淆”上面,因為每個人終將只能為自己的期待和情緒負責

被討厭的勇氣》這本書有一個核心概念,叫課題分離。不是客體關係理論,那是另外一套東西。

課題分離的意思是:每個人因為人際關係而產生的感受,是誰的感受,就是誰的課題。

你讓我做一件事我不願意。我拒絕你,這是我的課題。你因為我拒絕而討厭我,這是你的課題。「為了讓你不討厭我,我就答應你了」,這是課題的混淆,混淆是人際痛苦的根源。

「基本上,一切人際關係都來自於介入別人的事進行干涉或相反,才會產生矛盾與衝突只要能夠進行課題分離,人際關係就會發生改變。」

也就是說,當我們無法“成為自己”時,一方面是因為他人的干涉,另一方面是我們“自願”被別人干涉。

泰拉,她看不到“真實的世界”,一方面是父親的強加干涉,另一方面是她自己接受了這樣的干涉,不敢反抗,因為課題混淆了。

而她最後之所以能夠尊重內心的選擇,報名參加考試,申請大學,就是因為她心中有了做這些改變的意義,所以才有了勇氣和力量,讓她逃離家庭,而這份力量的獲得,來自於她不想再為父母(尤其是父親)的情緒和期待負責了

很多人說課題分離哪有那麼容易做到,的確,真的要去做到是要掌握關鍵點的,就是剛所說的要看到意義的連結感,泰拉也是找到了意義感,才真的勇敢踏出第一步。

在成長中學會尊重別人對你的失望

被討厭的勇氣,雖然不是阿德勒寫的,但也讓更多人知道課題分離是什麼,不過有了被討厭的勇氣其實還不夠,還需要能夠接受別人對你的失望,甚至是憤怒。

因為我們沒有按照他們的安排去生活,就相當於拒絕他們,對方自然會難過、失望,還可能用憤怒來威脅我們順從他,這時我們可以做的是尊重他們。

這個過程對某些人來說是不舒服的,不過學會尊重了別人對自己的失望,才算真正成長,因為那時的我們才可以清楚的感受到自己可以不用那麼在意、認同或追隨他人的想法,當然對方面對我們這樣的態度時,他們有發洩自己負面情緒的權利和自由。

只是現實生活中,很多人不敢面對他人對自己的失望,因為失望中有恐懼——害怕對方不愛自己、離開自己,甚至害怕對方懲罰自己。

就像泰拉,她活出自己的代價是,與父母斷絕關係,這讓她陷入深深地愧疚感和恐懼感之中,而她最後走出這些負面情緒,也是花了很長時間,直到學會尊重現實,即父母是父母,自己是自己,誰也無法改變誰。

那時的她,才真正獲得成長。這個過程很難,卻值得。因為每個人生命的意義,就是成為自己。

一個人的成長,大多會經歷痛苦

就像泰拉的成長,不僅要承受在學校時暴露出的無知和尷尬,還要忍受在日常生活中的格格不入,更重要的是,她還有面對父母的質疑、指責和威脅,但這都是她迎來自由所必需的養份。

課題分離的理解和實踐真的是兩回事,那我們可以怎麼做?

課題分離有一個很大的誤解就是「你不舒服,那是你的課題,你活該。」

網路上有一些言論存在這種謬誤,這種說法會誤導人,不認可「照顧別人的感受」。

好像你完全不該把對他人感受的關懷,放到自己的人生課題中一樣。這怎麼可能呢?

任何人都有和別人發展關係,保持親密的渴望。交朋友,談戀愛,團隊合作,都需要互相的了解與關照彼此的感受。同一件事中別人不舒服了,我也會不舒服,這是一種同理心。

你不可能完全刻意的說,這跟我沒關係~這樣太無情也太做作

既然這件事情跟你無關,你的朋友因為一件跟你無關的事不舒服,你多少可以關心一下,才是朋友的本分才一般人會做的事吧。

假設,你的好友經歷了某個意外,難道你會以「這是你的課題,跟我無關」為由,完全無視嗎?

不可能,任何人都會想說些什麼安慰他吧。因為「想安慰對方」在此時此刻,就是自己的課題啊!

課題分離不是在叫你成為自私的人,被討厭的勇氣,也不等於要特意讓人討厭,這是一個很大的誤解。我們需要去注意到。

課題分離真正困難的地方在於課題混淆,所以難以實踐

課題混淆就是事情變複雜了,所以變得掙扎。

假設,前面你的好友的意外是因為「你」做了什麼,但他不知道。

可是你感覺很糟糕,是因為你覺得自己害了朋友。所以原本你的課題是「想安慰對方」,這本來很單純的,但是現在又加了一個叫做:「我不想成為傷害他的那個人」。

而一般人會這樣:是我害的,所以我不能拒絕他。都是我的錯,我沒臉見他。是我不對,所以我要補償他,這樣我才不是一個壞人。

但往往這樣的人,會開始躲,開始不接對方電話或過度補償的方式來面對對方,就會變成一種隱藏起來的痛苦,自己掙扎著。那怎麼辦? 課題分離的思維怎麼看這件事呢?

好,「他不舒服」,這是他的課題。所以站在他的角度,不管你做了什麼,或誰做了什麼,其實他可以「選擇」不要不舒服。這聽起來好像是甩鍋給對方,但確實心態上可能會比較輕鬆而已。

因為這樣,你可以一樣做自己想做,能做的事(例如 : 向他提供支持和安慰,或者更是老實告訴他),而不需要承擔不屬於你的壓力( 例如 : 有義務「讓」他舒服)…這樣就不會躲著對方。

在思維上不一樣,你反倒可以更專注於自己的需要,課題分離可以很靈活,同時界限又較清楚,不會混在一起。

不過課題分離也不是完美的辦法,因為一段關係裡還有別人,因為別人不見得如此。

課題分離只是一種「你」可以選擇的方式,而不是必須應該的規則。

因為我們掌控不了他人的想法,所以不在於要求別人怎麼想,而是在於當你告訴你的朋友是因為你的原因讓他受傷時,若朋友討厭你,你可以用怎樣的態度面對。

可以選擇讓自己相信:「他討厭我,這是我的事,那我就再讓他喜歡我」。

可以選擇讓自己相信:「他討厭我,再我做了很多還是改變不了的話,我也只好面對這事實」。

而這個就是「被討厭的勇氣」了。我們只能決定自己,要不要在生活中貫徹這種勇氣,你也可以不要這麼做。

對於我自己來說,從泰拉的故事我學到兩點。

一,學會尊重自己的想法,敢於拒絕

要多多傾聽自己內心的聲音,問問自己的真實想法,很多事情都先給自己建立一種懷疑態度,而不是任何事都全盤接受。並不是疑神疑鬼,而是給自己一些時間去想一下,去判斷,還有去信任自己的感受,自己的感受是最準的。

如果你自己內心其實不想照對方的意見,但又不敢說出來,你可想一下,當你認識到自己有能力面對他人的不開心的時候,代表別人也有能力或者學著擁有這個能力,別人也沒有那麼容易被傷害的。

拒絕並不是叫你抱著頭閉著眼什麼都說不,而是“我接受能力範圍內的部分,拒絕能力範圍之外的部分”。

譬如說有一個人在考慮辭掉正職,自己出來做,其他親友、同事、主管會說……妳會不會太衝動啊?妳這一走,丟下的工作我們除了自己的工作還要幫你做耶~

他說「第一,我喜歡工作,只是不想繼續做這個工作,剩下的是公司的問題,一家大公司若沒能力處理這種問題那就玩完了。第二,我辭職是深思熟慮後才決定的。就算是任性好了,那也是我自己的事。」

所以拒絕是讓你更清楚哪些是你能力以內的,還有哪些是重要的。如果你能夠分辨「在乎自己覺得有意義的事」跟「在乎別人怎麼看待我在乎哪一些事」兩者差別的那一刻起,很多事就容易解決。

把心思放在自己能控制的事。你沒辦法控制別人怎麼看你,但你可以控制自己的行為去影響對方,把焦點放回自己可以控制的地方是很好的方式。

二,學會不含敵意的堅決,為自己建立邊界

參考Ep 32 – 不斷壓縮自己的空間外面就不會給你空間

遇到那些得寸進尺的人,我們要學會設限,不然別人就會不斷的侵入你的心理邊界

所以,最簡單有效的方法是“我對你沒有敵意,但我堅決說不”,即我拒絕你,態度很堅決,但我是沒有敵意的,這樣我們就可以在保護自己的同時,讓對方知道自己的邊界在哪裡,進而尊重自己。

一個人只有照顧好了自己,才有心甘情願照顧他人的能力,多關注自己的情緒,滿足自己的需求,把注意力放在自己身上,這個不叫自私,這個叫先把自己搞清楚。

其實,愛自己,就是在接受別人的失望中成長

很感動泰拉的抉擇與勇氣,也羨慕她的文筆可以把這麼難的故事,寫的這麼透澈。

我最後其實想問的是當我們的自我成長和價值觀,與家庭責任產生矛盾時,你會怎麼選擇呢?

如果是你,你會留下來對抗,或者服從,那這是你想要的嗎?

還是像泰拉她選擇離開,有時候離開,是個體為求保全自我唯一的出路。這兩種選擇其實沒有對錯,真正重要的是你是否知道其實自己是擁有選擇權的,只是需要付出相對應的代價

當我們能夠像泰拉一樣想清楚,自然會知道該怎麼選。

我也很希望每個在一直努力想平衡自己和他人之間的需求的人,一直掙扎輪迴的人可以看看這本書,也許會找到一絲絲的勇氣。

原文連結好好聽你說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