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agedelivery.net/kDRCweMmqLnTPNlbum-pYA/prod/profileCover/d5c2af10-0bd5-4d6e-b5be-13b0138cfb0e.jpeg/public)
![](https://imagedelivery.net/kDRCweMmqLnTPNlbum-pYA/prod/avatar/71c4a316-3d50-4098-baa5-71be43e9355a.jpeg/public)
沉舟
王利器《新语校注》商榷
《新语》的这个校注本主要有五点问题:第一,对于大家都懂的词条注释过于繁琐;第二,他所选择作为底本的浮溪精舍刻宋翔凤校本,本身不是一个很好的本子;第三,以这个底本为基础而作的所谓“校对”,基本上就是罗列各本的异同,但对于相异之点,往往并不取舍;第四,好不容易做的取舍,基本都是依从群…
![](https://imagedelivery.net/kDRCweMmqLnTPNlbum-pYA/prod/cover/927a5790-ea7e-43b3-a08f-65ec06d77f8c.jpeg/public)
十二、《後窗》《怪房客》(6/6)| 旋梯
本文首發於《讀庫2203》,發表時有改動,以下為原稿。
![](https://imagedelivery.net/kDRCweMmqLnTPNlbum-pYA/prod/cover/fc2dfb44-97a6-40f5-b641-43930da200d7.jpeg/public)
十二、《後窗》《怪房客》(5/6)| 門縫;再論窺視,以及元電影;竊聽
本文首發於《讀庫2203》,發表時有改動,以下為原稿。
![](https://imagedelivery.net/kDRCweMmqLnTPNlbum-pYA/prod/cover/309f398a-c6c3-4d92-9f06-8cfee7b5b1ad.jpeg/public)
十二、《後窗》《怪房客》(4/6)| 相機;門鏡
本文首發於《讀庫2203》,發表時有改動,以下為原稿。
![](https://imagedelivery.net/kDRCweMmqLnTPNlbum-pYA/prod/cover/db010add-3845-407e-bd0e-940d0719b68e.jpeg/public)
十二、《後窗》《怪房客》(3/6)| 窗戶
本文首發於《讀庫2203》,發表時有改動,以下為原稿。
![](https://imagedelivery.net/kDRCweMmqLnTPNlbum-pYA/prod/cover/c9a67ae3-1bcc-44e1-853f-c036cc9d5270.jpeg/public)
十二、《後窗》《怪房客》(2/6)| 窺視
本文首發於《讀庫2203》,發表時有改動,以下為原稿。
![](https://imagedelivery.net/kDRCweMmqLnTPNlbum-pYA/prod/cover/fe575c4e-11cc-4adc-826f-ee390cf1fe0a.jpeg/public)
十二、《後窗》《怪房客》(1/6)| 都市型驚悚
本文首發於《讀庫2203》,發表時有改動,以下為原稿。
![](https://imagedelivery.net/kDRCweMmqLnTPNlbum-pYA/prod/embed/bb48076f-0e4d-4e98-88d8-2b23e1a2b8ae.jpeg/public)
黄怀信《鹖冠子校注》商榷
本书非常典型的一个问题,就是诸位注家能察秋毫,却不睹太阳,能够对字词进行专业的训诂,却忽略了把整句话放到再明显不过的语境下来看。正应了一句《鹖冠子》原文:“博而不給。”
![](https://imagedelivery.net/kDRCweMmqLnTPNlbum-pYA/prod/cover/00aa28a1-b551-4c2e-bb0b-12f381de678b.jpeg/public)
十三、《控方證人》《一級恐懼》|“法庭派”驚悚
將“自我”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目的,另一部分是手段;通常,手段需要與目的協調一致,而在這裡,手段與目的處在對立的位置;最後,通過手段的否定(“揚棄”),達到目的的肯定(“否定之否定”)。也可以換種簡單的說法,這種法庭辯論技巧的秘訣,可以概括為倒行逆施,把罪攬到自己身上,然後審判自己犯罪的那一部分,從而為整體的自己開脫。
![](https://imagedelivery.net/kDRCweMmqLnTPNlbum-pYA/prod/cover/20b09416-c199-4e73-8c1b-111e7be70542.jpeg/public)
附錄:論邊界,或,如何選擇與設定一名主角(4/4)
這篇附錄大致歸納了筆者迄今為止看過的所有電影,發現它們的主角都在某方面處於“邊界”之上。以下羅列了“邊界”的不同意象,分為“生死邊界”“物種邊界”“身份邊界”“軍事邊界”“地理邊界”“哲學邊界”六個大類。每個大類下包含若干條目,每則條目都由四部分組成,按照“邊界一側—邊界—邊界對側—代表電影”排列。
![](https://imagedelivery.net/kDRCweMmqLnTPNlbum-pYA/prod/cover/495b1b50-541a-4b68-895c-e33d0d184a53.jpeg/public)
附錄:論邊界,或,如何選擇與設定一名主角(3/4)
這篇附錄大致歸納了筆者迄今為止看過的所有電影,發現它們的主角都在某方面處於“邊界”之上。以下羅列了“邊界”的不同意象,分為“生死邊界”“物種邊界”“身份邊界”“軍事邊界”“地理邊界”“哲學邊界”六個大類。每個大類下包含若干條目,每則條目都由四部分組成,按照“邊界一側—邊界—邊界對側—代表電影”排列。
![](https://imagedelivery.net/kDRCweMmqLnTPNlbum-pYA/prod/cover/9f0d5642-5372-44b3-bdc1-8e7930383e99.jpeg/public)
附錄:論邊界,或,如何選擇與設定一名主角(2/4)
這篇附錄大致歸納了筆者迄今為止看過的所有電影,發現它們的主角都在某方面處於“邊界”之上。以下羅列了“邊界”的不同意象,分為“生死邊界”“物種邊界”“身份邊界”“軍事邊界”“地理邊界”“哲學邊界”六個大類。每個大類下包含若干條目,每則條目都由四部分組成,按照“邊界一側—邊界—邊界對側—代表電影”的格式來排列。
![](https://imagedelivery.net/kDRCweMmqLnTPNlbum-pYA/prod/cover/a25c5c9c-7615-4937-acc4-f9c061ad910c.jpeg/public)
附錄:論邊界,或,如何選擇與設定一名主角(1/4)
這篇附錄大致歸納了筆者迄今為止看過的所有電影,發現它們的主角都在某方面處於“邊界”之上。以下羅列了“邊界”的不同意象,分為“生死邊界”“物種邊界”“身份邊界”“軍事邊界”“地理邊界”“哲學邊界”六個大類。每個大類下包含若干條目,每則條目都由四部分組成,按照“邊界一側—邊界—邊界對側—代表電影”的格式來排列。
![](https://imagedelivery.net/kDRCweMmqLnTPNlbum-pYA/prod/cover/52923eea-5f60-47dc-83b8-0efdd7956a12.jpeg/public)
十一、《第三人》《共同警備區》(3/3)| 斜角鏡頭;地下空間;愛國
這裡就是整部電影的豐滿成熟之處,作為一部南韓電影,它在揭露北韓現狀的同時,也點出了這個國家未來的希望,那就是這些被壓抑在底層,然而卻依舊懷著赤子之心的無名之輩——既不是居高臨下的外部指責者,也不是自欺欺人的內部腐蝕者,而恰恰是那些,羅曼·羅蘭所謂,看穿了謊言,卻依然深愛的英雄。
![](https://imagedelivery.net/kDRCweMmqLnTPNlbum-pYA/prod/cover/6ed60523-9695-4728-a99b-36b517ea8f7b.jpeg/public)
十一、《第三人》《共同警備區》(2/3)| 再論“邊界”(或“中間人”)
達爾文反復提到的“狹小的中間地帶”,就是本文討論的“邊界”;生活在這個地帶的“中間變種”或者“中間類型”,則對應於生活在“邊界”上的人。類比達爾文的結論,這些“中間人”也總是少數的,弱勢的。而對少數與弱勢的關照,代替他們發聲,正是藝術的長項乃至責任之一。
![](https://imagedelivery.net/kDRCweMmqLnTPNlbum-pYA/prod/cover/6f268408-ea5e-4f69-a2d7-5cbdd71fcda3.jpeg/public)
《第三人》《共同警備區》(上)| “現場還有一個人”;邊界
任何“邊界”都是富饒的故事產源地。在材料學上,不同相態的邊界總是具有較大的表面張力;上升到宏觀領域,不同人類社會的邊界總是具有較大的劇情張力。這是由於“邊界”自身總具有天然的悖謬性。邊界永遠是人為的,如果沉降到微觀的層面,永遠會發現邊界之下,世界其實連續。
![](https://imagedelivery.net/kDRCweMmqLnTPNlbum-pYA/prod/cover/5fba9663-5764-49bd-be8c-e5327272a1b8.jpeg/public)
十、《雙重賠償》《浴室情殺案》:推理小說;女性的妖魔化
社會期待女性是弱小的、永遠處於被害位置的,當一個女性違背社會期待、表現出侵略性時,就會把人們對這種侵略性的恐懼增加到比平時更深的程度,這就是女性反派作為驚悚元素取得成功的邏輯。《浴室情殺案》的原著裡,兩位女主角是一對同性戀人,而笑到最後的,則是她們當中偏向女子性別氣質的那位。
![](https://imagedelivery.net/kDRCweMmqLnTPNlbum-pYA/prod/cover/03f52603-ee65-45db-9e01-5efee5888b07.jpeg/public)
九、《怒海孤舟》《十二怒漢》:群像電影;仰拍;推鏡頭;靜態面部特寫
電影通常有三種鏡頭語言來表現人物衝突的狀態和演進:鏡頭角度、鏡頭運作和特寫鏡頭。一般來說,鏡頭角度中的仰拍,鏡頭運作中連續的推鏡頭或者幾個離散的、不斷推近的分鏡,以及佔據整個畫幅的靜態面部特寫,代表一個人在衝突中取得了優勢,反之亦然。
![](https://imagedelivery.net/kDRCweMmqLnTPNlbum-pYA/prod/cover/36e0f564-ab7e-4146-a96f-27d15add68cf.jpeg/public)
八、《兇手就在我們中間》《雨月物語》:再論“醫學驚悚”;德式反戰主義;日式反戰主義
德系反戰和日系反戰最大的共同點,就是他們都對“把暴力(戰爭)作為方法”產生了根本性的懷疑,也就是我們一般文學化地表述的:“勿以暴易暴”。暴力手段終將反噬、失控、被鏡像所同化,這種必然性,使得即便將其作為一種對抗和懲罰暴力的方案,都變得不可取了。
![](https://imagedelivery.net/kDRCweMmqLnTPNlbum-pYA/prod/embed/4a3b9f2e-081a-45be-b36d-c0a3c5529d22.jpeg/public)
七、《死亡之夜》《怪談》(2/2):鬼故事的結構主義解讀(續)
這些鬼故事共有的三段式結構,就像《致命魔術》中所謂魔術三要件:Pledge,展示魔術道具(非現實經驗);Turn,把東西變沒(否定非現實經驗);Prestige,把消失的東西再變回來(否定之否定)。一個完成度高的故事,是不能只有第一部分的,就算魔術道具非常華麗、精美、璀璨,也不成…
![](https://imagedelivery.net/kDRCweMmqLnTPNlbum-pYA/prod/embed/4fabd353-066c-4fea-93dd-ca9fc74e3ffc.jpeg/publ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