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兽爱智慧
野兽爱智慧

阅读·实修·转化

803 灵性复兴:感官与灵魂的交融

野獸按:這十年來,有三個微信公號被騰訊永封了。第一個是“野獸愛智慧”,第二個是“陈寿文”,第三個是“美獸野女”,因為自己把網絡當作存檔處,自己電腦上也不整理存儲,有許多文章就此消失。前幾天才想起還有這個空間可用,抓緊把倖存的最後一個公號的內容搬到這裡來。

8.心灵自由 2013-04-15 14:53

踏上静修之路
  
野兽爱智慧
  
书不在于拥有多少,或读了多少,而在能否遇到一本书,读了之后,你的人生从此不同以往。《金刚经》对于中国台湾出版界传奇人物郝明义而言,便是这样的一本书。
  
郝明义认为,在阅读及生命的实践上,每个人都应该站在别人的肩膀上前进。借助他人分享节省自己苦思不得的时间;而自己有所得时,也该把肩膀借给别人使用。于是便有了《一只牡羊的金刚经笔记》。


通读此书,发现郝明义信奉的是深奥宗教(Esoteric)而不是世俗宗教(Exoteric)
  
世俗宗教基本上是一种信仰而不是实证。如果你信仰宗教神话,你就得救了,如果你不相信,你就下地狱,而且是不容分说的。而深奥宗教的“深奥”二字的意思是指内在的或深藏不露的。深奥宗教或神秘主义(Mysticism)并不意味它是秘而不宣的,而是直接的体验和个人的觉察。深奥宗教要求你不要迷信或盲从任何教条,相反,它要你以自己的知觉做实验。如同所有杰出的科学,它是以直接的体验做基础,绝不是靠迷信或愿望。此外它必须被公开检验或被一群亲自做过实验的人认可;这项实验就是静修(Meditation)。
  
静修的知识是一种内在知识,它可以被一群训练有素的静修高手予以公开证实,因为这些人深谙内观的逻辑。但内在知识是必须由你亲自体验的真理。经过六千多年的实验,我们已经可以充分证实某些结论,立下某些灵性的定理。但如果不亲自做这项实验,你就不知道它是怎么回事,所以你没有权利表决。同样地,如果你不懂数学,你就不能对毕达哥拉斯定理说三道四。当然你可以有观点,但深奥宗教对观点是不感兴趣的,它需要的是真正的认识。神秘主义对那些不肯亲自体证的人而言就是秘而不显的。
  
神秘主义者相信:你可以随心所欲地诠释世俗宗教,你可以把神话诠释成蕴藏真理的寓言。神话信奉者不会把他们的神话当成寓言看待,他们会按照字面的意思加以理解。
  
神秘主义者会以隐喻的方式来诠释神话:会赋予神话一些奥义。这些奥义是透过灵魂内在的体验和观察而被发现的,它不是从外在的信念系统或神话得来的。因此怀特海指出,神秘主义永远站在科学的这一边来对抗教会,因为神秘主义和科学都依赖直接的证据。牛顿是一名科学家,也是一位杰出的神秘主义者,这两者是完全不冲突的。反之,你不可能既是伟大的科学家,又是伟大的神话信奉者。
  
神秘主义者会赞同其他的宗教,他们的宗教精髓和别的神秘宗教是相同的,“他们给了它许多名称,其实所指的都是同一个。”然而神话信奉者,譬如一名基督教基本教义派的新教徒,他绝不可能承认佛法也会让人得到彻底的救赎。神话信奉者坚持他们的信仰才是唯一的道路,因为他们把信仰奠基在表象的神话上,无法领悟那些象征所隐含的一致性,但是神秘主义者却能领悟,而领悟的捷径便是静修(Meditation)。
  
回顾20世纪,人们发现西方心理学两个最重要的突破,都不是出于新知识的发现,而是古老智慧的体认。
  
第一个突破就是心理上的成熟可否持续进展到超越常态的程度,所谓常态只是人受限于文化的武断界定。进一步发展的可能性确实潜藏在我们每一个人里面,就如威廉·詹姆斯所指出的:“不论在身体上、智力上、或是精神上,大部分人都只活出很有限的潜能,我们连做梦都没有想到,自己储藏了那么多可资利用的生命。”
  
第二个突破就是确实有方法可以实现超个人的潜能,这些方法是几千年来数百种文化淬炼出来的超越艺术,这种艺术也构成了世界几个伟大宗教传统的默观核心。超越艺术的核心是由六项常见的要素所组成的:伦理道德的训练,专注力的培养,情绪的转化,自我超越,觉察力的提升,智慧的培养。
  
各种静修传统不是从一般的道德规范来看伦理道德,而是视之为训练心灵的必要纪律。不道德的行为不但是源于具有破坏力的心理因素,也会增强这些心理因素。相反的,合乎道德的行为会削弱这些心理因素,而培养如仁慈、怜悯、平静这类的心理因素。最后,在达到超个人的成熟时,合乎道德的行为就会自然流露,并自然表现出对所有人和所有生命的认同。
  
专注力的训练和培养,是克服未经训练、飘荡易变的心灵所必备的条件。在所有传统的教诲中,没有任何主题比专注力更重要;而在现代世界的思维里,也没有其他主题受到如此严重的忽视、误解和扭曲。能随心所欲地指挥专注力,实在是太重要了,因为心灵专注于什么事物,就会呈现出该事物的性质。举例来说,如果我们想到生气的人,就容易觉得生气;如果想到深爱的人,就容易感受到爱。能够控制专注力的人,就能控制并培养特定的情绪和动机。
  
合乎道德的行为和稳定的专注力,能促进情绪的转化。减少不适当而具有破坏性的情绪,培养正向的情绪,比如爱、快乐和慈悲。超越的艺术包含许多做法,可以培养这些情绪,所能达到的强度和深度,更是西方心理学无法想象的。例如佛教徒的慈悲、印度教徒的爱,和基督教徒的大爱,都只有在他们没有条件、毫不动摇地包容所有生物,没有例外也没有保留时,才算达到完全成熟的程度。正向情绪要达到这种惊人的强度和境界,必须培养平静来促成。这种冷静的情绪可以让爱和慈悲保持在无条件而不动摇的状态,即使遇到胁迫也不受影响。
  
心灵的自然倾向是在过去和未来之间漫游,需要经过努力才能专注于现在。静坐正是这种努力的训练,结果就是以当下为中心的崭新知觉。静坐的人会发现内在和外在的知觉都变得更敏锐,更能欣赏每个经验片刻的清新与新奇。
  
智慧是比知识更重要的东西。知识是某种我们拥有的东西,而智慧则是某种我们成为的状态。要发展智慧,就需要自我转化。对“事物本然”的实相(包括世界中的大量苦难),保持开放没有防卫的态度,能促进这种转化。 在我们的时代,存在主义对苦难的体认是最强而有力的,它生动地描述不可避免的存在挑战(无意义、自由和死亡),存在主义提高了我们对存在的限制与苦难的觉察力,使我们陷在没有出路的处境,可是超越的智慧提供了一条出路。
  

《一只牧羊的金刚经笔记》附录的“数息打坐法”是一个很好的静修法门,大家可以从它开始踏上静修之路。我们必须闭上双眼,唤起全新的识见;觉醒是每一个人与生俱来的权利,然而只有少数人会使用。

9.心灵自由 2013-04-16 14:04

阿玛斯:超个人心理学划时代运动的先驱  

胡因梦

现代西方心理学最主要的任务之一,乃是要整合它们对人性的深度理解与世界宗教传承早已发现的心灵解脱之道。心理学不但要治疗人类在俗世生活里的烦恼,还要为人类带来真正的解脱及身心灵的统合。A.H.阿玛斯将毕生献给了这项任务。他从客体关系心理学及弗洛伊德派的自我心理学撷取了许多概念和经验,同时也汲取了心理动力理论及其他的心理学体系。他更从自己的咨询过程中累积了深厚的个案经验。他受过最高层的佛法训练,并接受过其他的东方修炼法门,他自己在修行上也有深刻的证悟经验。他的观念反映了葛吉夫(Gurdjieff)的教诲、苏菲神秘主义、金刚乘及禅宗的精髓。他提醒我们不但要观察人格与心智的内涵,还要洞察人类内心最深的本质。  

阿玛斯发展出来的"钻石途径"是一条精准而直接的道路,它提供给我们的除了对心理活动的深度知识之外,同时也邀约我们发展出智慧、爱、喜悦、活力、祥和、热情、好奇、快乐、信任、感恩等等的品质。它把上述的品质视为我们生命本体的不同面向,如果我们能允许自己在每个当下开放地体验内心所有的感觉,我们自然渴望活出具足本体的生活。对大部分人而言,这份渴望在感觉上似乎是一种深沉的哀伤和痛苦,它埋藏在我们日常的觉知和意识活动的底端。这个背景场域是那么平常,所以我们经常忽略它。某些人甚至会紧紧抓住这股渴望,把视野放在遥不可及的彼岸。还有的人则基于自保而刻意贬低这股渴望,甚至认为它是不可能达成的一种幻觉。或许绝大部分的人终其一生都在梦游中,丝毫没考虑过我们这份最深的渴求。  

一旦隔绝了本体之中的能量、热情及力量,我们的生命就无法拓展了。我们会感到虚弱、匮乏、不满足,而这又会促使我们向外追求各种的赞美、肯定、安慰和支持。我们想要说服世界我们并不是那么虚弱,然而我们越是努力证明我们的力量,我们的虚弱就越明显。这又会形成一种想要批判自己和别人的冲动,于是我们的超我--内化的母亲形象--便开始全盘掌控我们的人生。人类因为和本体失去联结而造成的"心理坑洞",往往是我们最想填满,也最不能面对的问题。这些心理上的议题一向被视为自我认识的障碍,但"钻石途径"并不把它们看成是障碍,反而将它们当成是发现终极真相--本体--的重要线索。"坑洞理论"可以说是钻石途径对人类阴影层问题的核心洞识;它最能补足东方修行传统在心理支持上的不足。几乎所有的匮乏、自卑及不安全感问题,都是源自于童年的创伤经验。这些由创伤所形成的心理坑洞既是我们不愿意面对的一种内在威胁,也是发现我们早已丧失某些本体品质的机会。整个"钻石途径"的精髓就在于揭露坑洞里的情绪能量,并探入更深的本体品质--譬如上一段曾提过的爱、活力、祥和、喜悦、信任、感恩等高层精神境界,而这些品质都是钻石般的本体的不同切面。

钻石途径采用的方法非常广泛,它整合了情绪治疗、认知治疗、直觉式的揭露、呼吸技法及精微能量的探讨,而这些全都包含在灵性的架构之内。多年来阿玛斯已经训练出一批老师,学生们的小型聚会便是由这些老师所带领的。大型聚会则是用来发表演讲,进行经验性的练习,譬如静坐及其他的锻炼方法。阿玛斯和钻石途径的其他老师也带领长期闭关。学生们则必须靠自己来消化老师的教诲,并且进行某些特定的练习。这个途径会随着学生的需要继续发展下去,不过其中最重要的方法就是"探索"。  

"探索"与通过高次元的觉知来鸟瞰意识活动不大相同,后者是东方传统的禅定修持所采用的方法,其优点是比较容易进入定境与不认同的境界,因为基本上它并不去研究意识的内涵,但缺点却是无法发展出心理动力式的观察,也无法"确知"人性错综复杂的问题症结是什么。"探索"则是一种"理解"的途径,它不仅是头脑的认知,而是整合了智力、情感、身体觉知、精微能量及直觉的一种自我认识。"探索"鼓励也容许自己去体验当下所呈现出来的坑洞--深层的负面情绪能量,而不带有偏见、定论,也不去担忧结果会如何。这种体验越来越深化之后,我们的觉知就会通达本体的各个面向而得以整合。这样的方式能带来的是真正的成长、疗愈与解放。  

超个人心理学界的精英肯·威尔伯(Ken Wilber),将钻石途径誉为西方心理学和东方智慧的最佳整合途径之一。威尔伯说:"它整合了向上回旋和向下回旋之道,成为一个前后连贯而又十分有效的内在工作形式。"连托尼·施瓦茨(Tony Schwartz)和拉里·斯皮罗(Larry Spiro)这两位难以取悦的知识界精英,也给予钻石途径高度的肯定。《狂喜之后》的作者杰克·康菲尔德(Jack Kornfield)更是对钻石途径倍加赞誉,他说:"阿玛斯将深刻的灵性智慧及心理学知识注入到钻石途径里,这项工作令他成为现代心理学划时代运动的先驱。"  

"钻石途径"系列丛书(总共有四册),是阿玛斯与学员互动时的心得记录,也是他十本著作中最贴近一般大众的教诲。但愿这个划时代的整合途径,能为我们带来有别于传统的启蒙和洞识。  

10.心灵自由 2013-04-17 20:48

灵性复兴:感官与灵魂的交融
  
野兽爱智慧

唯有灵魂能医治感官,亦唯有感官能医治灵魂 ----奥斯卡·王尔德
  
科学与宗教在现代世界的首度照面在伽利略的审判法庭上,科学家当庭同意闭嘴,而教会同意不判他焚刑。许多美好的展望就此破碎,科学和宗教自此轻蔑对方,相互猜忌不已。
  
基本上,科学采取价值中立,它告诉我们事物之实际面向是如何。电子无所谓好坏,它只是如其所是,细胞核无所谓好坏,它只是如其所是。科学描述了宇宙的基本事实,却在实质上完全不追问好或不好、明不明智、值不值得的问题。我们当然不应因为科学的缄默而加以谴责。科学的领域是真相,而非价值或是否应然。
  
在这片缄默的气氛中,宗教说话了。人类似乎注定要追寻意义、注定了要为其日常生活寻找价值、深度、照顾、关怀、品味和意趣。如果科学不会也无法提供这些东西,大多数的男女就会另寻出路。对于这些人来说,宗教为他们的生命给予了根本的意义,为他们的存在理出了头绪,也为他们指出何谓善,何谓不善。宗教还针对最深沉的层次,声称要提供能提供能接触、沟通存有之终极根基的法门,换种说法,宗教让人们信仰的是真正的智慧。
  
事实与意义、真相与慈悲、科学与宗教,一对古怪又不搭界的鼎立双雄。科学是价值中立,宗教是价值满载,双方谁也不信谁、谁也不服谁,拼命争着要在同一个星球开拓殖民地。
  
超个人心理学家肯恩·威尔伯被誉为“意识研究领域的爱因斯坦”,他1998年完成的2008年诺贝尔和平奖得主戈尔视为最心仪之作的《感官与灵魂的交融》(the marriage of sense and soul)的任务就是:让我们懂得如何开始用双方阵营能够接受、并最终得到“和解”与“整合”的方式去思考。
  
宗教学权威休斯顿·史密斯Huston Smith),在他的《被遗忘的真相》(Forgotten Truth)一书中指出,世界各大智慧传统实质上都蕴含着对存有巨链(Great Chain of Being)的信仰。
  
实在(reality)如层叠交织的锦绣图,从物质(matter)到身体(body)、心智(mind)、灵魂(soul)以灵性(spirit),每个较高的层次都环抱涵养着较它为低的向度,于是巢外有巢,窝外有窝,而所有的巢穴都居于存有的巢穴里面,因此,世间的每件事物和事件都与其他的所有事态相互交缠,而所有事物最后又被灵性(Spirit)、神(God)、道(Tao),梵(Brahman)和绝对(Absolute)自身所环抱、涵养。
  
存有巨链的称呼有点不够准确,它真正的意思比较接近存有巨巢(Great Nest of Being),每个较上层的向度涵养环抱着它下层的向度,这种状况常常被描述成“即超越又包涵”。比如,动物的身体包涵了物质构造,另外还附加了感觉、情感和情绪,石头并没有这些特性。人类心智包涵了身体的情绪构造,另外还附加了推理、逻辑等高度认知能力,而灵魂又包涵了心智的构造,另外还添加了更高层的认知和情感能力,如原型的开悟与灵视。每一层次的实在都伴有一种相应的特定知识:物理学研究物质,生物学研究身体,心理学与哲学研究心智,神学研究灵魂,而神秘学研究无形的神性、纯粹的空性和灵性体验。
  
存有巨巢是前现代宗教的精髓。有些传统的巨巢只有三个基本层次:身体、心智与灵性。在最古老的萨满教传统中,它被揭示成地、人,天三个阶序。在印度教和佛家中,成为三大存在状态:粗钝界(物质和身体)、微细界(心智与灵魂)、自性界(灵性)。但根本的关键没有改变:实在(reality)是一系列的巢外之巢,从物质、心智直到灵性。
  
但自从现代性(modernity)在西方崛起之后,存有巨巢几乎全数消失。现代性用“世界是平的”的概念来理解世界,认为宇宙基本上是由物质所组成,科学唯物论成为了主流哲学。依据科学唯物论的看法,物质、身体、心智、灵魂、灵性的巨巢可以全然粗暴地化约为单一的物质体系。存在巨巢不见了了,只剩下它干巴巴的最底层,如怀特海(Whitehead)所言,在巨巢原有的位置,剩下的实在是“无聊的事情、无声、无色、无臭、没有终结、没有意义,只有物质来来去去。”
  
从韦伯到哈贝马斯,各种路数的学者都提示过,我们可以用“文化价值领域的精细分化”来界定现代性,这特别意指艺术、道德与科学的精细区分(differentiation)趋势。这种精细的差异区分,是的每个领域都能创造出影响深远的发现,这些发现若运用得当,会导出诸如民主、结束奴隶制、女性主义风起云涌、医学进步神速这类的好结果。但如果运用不当,就很容易被扭曲成现代性的倒退面,诸如科学帝国主义,世界的魅力消失和统治上的极权化。
  
自由民主崛起等彰显了现代性的尊严面,然而现代性的灾难面在于:这些价值领域并不只是相安无事地区分开来,而常常是彻底的决裂了。现代性神奇的精细分化走过了头,变成实际上的意识分裂、片断化育人际疏离。尊严变成了灾难,成长扩张变成了弊病丛生。随着价值领域开始分裂,来势汹汹、威力十足的科学,开始入侵与牵制其他领域,科学变成了科学主义(scientism):科学唯物论和科学帝国主义,迅速全面地主导了现代性的世界观。
  
存有巨巢乃是世界重要智慧传统的精髓,它从粗疏的身体、概念的心智、微细的灵魂到自性缘起的灵性,一层一层扩大开展,也一层一层涵盖原先较低的层次。然而,现代西方崛起,改变了这种局势,现代西方成了首度彻底拒绝存有巨巢的重要文化,它只接受了存有巨巢的最低界域:物质界。心智已死,灵魂无望,灵性迷失,取而代之的,是单调表面的无尽梦靥、僵化整体论的脱序宇宙,是有庞大无边的“它们”,动态交织而成无意义系统。罗素对这种处境评论说:“盲于善恶之分,昧于毁灭之举,只有全能的物质,如滚滚洪流,无情地往前流动。凡此种种,虽仍让人议论,结论却似早已定于一尊,任何哲学若欲反抗,必无立足之处。”
  
在这个科学唯物论主导的世界,欲求科学与宗教的真正整合--------这种整合,要求做到真正的异中有合(unity in ersity)。如同用一支手电筒,探照不同的洞穴:尽管光源相同,实际的探究形式,却造成了每个洞穴不尽相同的轮廓,结果当然不会让人意外,同样的光,揭示了不同的领域--------是可能的吗?超个人心理学提供了一个途径。

人类认知的三种眼睛
  
圣波拿文彻是著名的神秘主义哲学家,他认为人至少有三种得到知识的模式--“三种眼睛”:肉体之眼,我们藉此感知时空对象的外在世界;理性内观之眼,我们藉此得到哲学、逻辑和心智本身的知识;以及默观之眼,我们藉此得到超验实相的知识。人类的“三种眼睛”相应于长青哲学(Perennial philosophy)对生命所描述的三种主要范畴,分别是显著的(肉体和物质)、微细的(心智和生命)与本因的(超越和默观).
  
肉体之眼参与了人共有的感官经验所挑选出来的世界,有些部分是肉体之眼创造的,有些部分是肉体之眼揭露出来的,这是“显著的范畴”,是时空和物质的范畴,是由所有拥有相似肉体之眼的人所共享的范畴。肉体之眼是基本的感觉运动的智能----客体恒常性,它是实证之眼,是感官经验之眼。
  
理性内观之眼,或较普遍的说法是心智之眼,参与了观念、想象、逻辑和概念的世界,由于现代思维有很多是仅仅根据实证的肉体之眼,所以请记得不要把心智之眼简化成肉体之眼,这一点很重要。心智范畴包括了感官范畴,但也超过感官的范畴。虽然心智之眼要依赖肉体之眼来得到大部分讯息,但心智的知识并不纯然来自肉体的知识,也不只是处理肉体的对象。我们的知识不全然是经验和肉体的知识,逻辑演绎的真理是基于内在的一贯性,而不是基于其与感官对象的关系。
  
默观之眼相对于理性内视之眼,就好像理性之眼相对于肉体之眼。默观也超越理性,就像理性超越肉体一样。默观既不能简化成理性,也不是来自于理性,就像理性不能简化成肉体知识,也不是来自于肉体知识一样。理性内视之眼超越经验,而默观则超越理性、超越逻辑、超越心智。
  
所有男男女女都拥有肉体之眼、理性内视之眼和默观之眼,而每一种眼睛都有自己的知识对象(感官的、心智的、超越的);较高阶的眼睛不能简化成较低阶的眼睛,也无法以较低阶的眼睛来解释;每一种眼睛都有自己适用的领域,但是若想单凭一种眼睛来完全掌握高阶和低阶的范畴,就必然造成谬误。
  
当一种眼睛试图侵占任何其他眼睛的角色时,就会产生一种错误的类型,这种错误可以发生在任一方向:默观之眼不足以揭露肉体之眼所看见的事实,而肉体之眼也无法掌握默观之眼的真理、感官、理性和默观各自揭露自身范畴的真理,每当一种眼睛企图代替另一种眼睛来观看时,就会看得模糊不清。
  
几乎每一种重要宗教的主要问题,都是出于犯了某种类型的错误。重点是佛教、基督教和其他宗教在他们的顶层都对终极实相有终极的洞识,可是这些超越语言的洞识都一律和理性真理与经验事实混杂在一起了。人类和以前一样,还没有学会区别肉体、理性内视和默观之眼,例如,由于天启和逻辑与经验事实混淆在一起,三者被看成单一的真理,于是发生两种情形:哲学家探讨并破坏宗教的理性部分,而科学探讨并破坏了经验的部分。从这个观点来看,西方的灵性被拆散了,只剩下哲学和科学。
  
可是,在最近一世纪中,哲学根据心智之眼而有的理性体系,也被新的而科学实证论毁灭了。至此,人类的知识已缩小到只剩肉体之眼、默观之眼逝去,心智之眼逝去----人类把自己获得有效知识的工具局限在肉体之眼。
  
科学变成科学主义,不只从肉体之眼发言,也为心智之眼和默观之眼代言,这样做的结果正落入教义神学所犯的相同类型的错误,宗教因为教义神学付出了极大的代价。科学家试图驱使科学以肉体之眼来处理三种眼睛的所有范畴,这是一种类型的错误,为此科学和世界都付出了极大的代价。
  
于是唯一的真理标准就是科学的标准,也就是肉体之眼根据测量而有的感觉运动检测。然而真正的问题在于:“科学家表现出的立场纯属夸大”,想要以部分来充当整体,于是肉体之眼对于自己看不见的,会说那是不存在的,而不是说自己看不见。
  
我们必须了解科学知识并不是唯一的知识种类,它只是精雕细琢的肉体之眼,还有超越科学知识的心智知识和默观知识。所有知识的结构基本上是相似的,也就是说,所有知识都包括了三个基本的成分:
  
1.工具或指示的部分:这是一整套单纯或复杂、内在或外在的操作方式,它们都具有这样的形式:“做了什么才看得到什么。”
  
2.启明的部分:这是指示的部分所引发出的特殊知识之眼,由此得到启明的识见。除了能自我启明之外,还可以产生下一个可能性:
  
3.共有的部分:这是把启明的识见真正地和其他使用相同眼睛的人分享,如果别人也同意所分享的识见,就构成了真实识见的共有证据。
  
这是使用眼睛得到任何真知识的三个基本部分,当一种眼睛试图拿自己的知识和较高或较低的眼睛比较时,确实会使知识变得更形复杂,可是这三个部分仍然是这复杂知识的基础。换句话说,不论是什么类型的知识,指示的部分仍然要求必须训练适当之眼来得到启明,艺术、科学、哲学、默观都是如此,事实上,所有有效的知识种类都是如此。
  
如果有人拒绝训练某个眼睛(肉体、心智、默观),就等于是拒绝看那个范畴,于是我们就有理由拒绝这个人的看法,把他排除在共有的证据之外。若有人拒绝学习几何学,就不能对毕氏定理的真理表示意见;若有人拒绝学习默观,那他对佛学真理所表示的意见就不会被接受。
  
我们所能做的最重要的事,就是避免类型的错误:把肉体之眼、心智之眼和默观之眼混淆在一起。不应该把超越的洞识描述成好像是实证的科学事实,因为这些事实无法以科学方法来验证,只会使整个领域很快招来荒谬叙述的恶名。我们可以自由运用科学的肉体之眼,以收集辅助的资料,也可以自由运用心智之眼来协调、澄清、批评和综合,可是不应该把这些领域彼此混淆,特别是不要把其他领域和默观的范畴混淆在一起,尤其是不要认为可以用肉体和理性之眼来“证明”超越。
  
理性启蒙和灵性开悟使用的是同一个词:enlightenment。两种启蒙都论及最宽容的心灵、最高贵的灵魂,以及共通人性最深沉的命运;两种启蒙都在大声呼唤我们最佳的存在方式,以及我们还有何等高贵的可能;两种启蒙汇流为一,指向众生的解放,一方面是时间领域内的解放(西方理性启蒙),另一方面是超越时间层面的解放(东方灵性开悟),政治自由与灵性自由在此交织,成为一种文化的理想经纬。

如果众生无法享受这两种自由,我们还凭什么谈论世界和平呢?如果任何灵性之子的脸上,都看不到这两种自由在发光,我们还有什么深刻的喜悦?如果有些灵魂无法在浩瀚无限的世界里解脱自在,我们谁能真的在夜里安睡呢?如果不同时为所有人祈祷,我们谁胆敢开始为自己祈祷?如果众生并未全都平等悠游与解脱之海,我们有谁能真的解脱自在呢?
  
或许,政治自由结合了灵性自由,时间结合了超时间,空间结合了无限,我们最终才能得以安顿、得以静定、得以自在,以关心构造宇宙、以慈悲构造世间,以善意、亲切、喜乐接触每一个灵魂,以永不褪色的荣光点亮万事万物。真的声音、善的声音、美的声音正在召唤我们,正在以不同的说法方式召唤你和我,一起来见证有情众生的解脱。
  
在遥远、静默、久已失落的地平线彼端,如雾轻扬,似泪婉约,这个呼唤声,依稀阵阵传来。

11.心灵自由 2013-04-18 21:28

解除自我重要感的幻觉

野兽爱智慧

当今在西方弘法的藏传佛教上师中,吉噶·康楚仁波切是非常珍贵而重要的一位老师。他出生于印度,具有完整的佛法传承和训练;成年后移居美国,经年在欧美各地带领弟子闭关修行,对现代人的心灵处境有深刻了解,因而发展出一套非常符合现代人禅修及闭关的方式。

他从小就喜爱艺术,七年前学习现代抽象画绘法之后,便经常在禅定后作画,让身心自由地表达自己。他平时开示不穿法衣,言语简单优美,却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

对于西方弟子而言,康楚仁波切的开示有一种奇妙的新鲜感。同时,他并非为适应西方人,而将佛陀教义修正成一种稀释改编版。康楚仁波切运用长期居住西方所学到的沟通方式,如实表达佛陀法教的真义。改编的佛法通常是一种妥协,一开始就抽走佛法修行中,最强大而不可缺少的工具。这种改编只让读者接受他们认为有吸引力的部分,而令人不舒服的就不提了。这像是有病痛的时候,忽略最强而有力的药,只用令人舒适的药膏;但是令我们不舒服的,正是需要下工夫的,因为这些是指向人生痛苦真正、最深刻的因。

自我重要感带来的痛苦

当我们照镜子时,最不希望镜中出现的是一个平凡人,我们希望看到一个很特别的人;不论有没有意识到这一点,我们就是不想看到一个面临许多阻碍、问题,甚至有点神经质的凡夫俗子。我们希望镜子里的人是快乐的,然而看到的却是一个苦苦挣扎的人;我们想像自己是慈悲的,却反而看到一个自私的人;我们渴望自己是优雅的,但我们的傲慢却令自己粗俗不已;我们看不到一个强壮不屈的人,却看到一个随着生老病死而日渐脆弱的人。愿望与现实之间的冲突,为心灵带来许多的痛苦。

我们受困于这一种由“自我重要感”(self-importance)及“特殊感”(specialness)所带来的痛苦之中。我们每一天都是“我、我的”,这一个执著的背后就是自我重要感,而所有的经验也因此而受染。如果仔细地看,就会发现在每一件所做、所说及所想的事情背后,都有一个强大的自我重要因素。“怎么样才能感觉更好?别人会怎么想?我的胜算有多少?我会失去什么?”这所有的问题都是根源于自我重要感,甚至如果觉得自己不够理想,也是自我重要感在作祟。

我们希望看到的自己是强大的,能掌控一切的;但更像易碎的蛋壳。我们不喜欢如此脆弱的自己,这个脆弱的自我需要保护、武装、凝聚力量以及建筑围墙;而这却使得我们痛苦地受困于心墙内。我们逐渐害怕在事情的本然中放松,也越来越不确定事情是否会照着自己的计划进行。

超越自我重要感进而看到真正的自己需要很大勇气,但这就是我们的道路。所有佛法(正式或非正式的)的重点,都是要减低自我重要感,如此实相才有机会显现;这个过程必须由自我省思开始。

“只要怀疑事情的真实状态与它所显现的有所不同,就可以动摇惯性执著的根本。”这种提问的精神就是自我省思的开始。这一个紧密编织的自我感是否不像外表所看起来的那样?我们真的需要具备掌控一切的能力吗?真有这样的可能吗?在生命中除了自我重要感之外还有其他什么吗?这些问题为我们开启了一扇门,让我们得以深入探索痛苦的原因。

在实际练习自我省思时,要退后一步来检验自己的经验,而不要受惯性的冲力所带动,这可以让我们无分别地看待任何生起的现象,然后直接逆势迎击自我重要感。

自我省思普遍贯穿佛法修行的所有传统与传承,但并非只在正式修行时才练习,随时随地都可以做自我省思。自我省思是一种态度、一种方法和一种练习。简而言之,自我省思可以让每个人的修行活起来。

智慧与慈悲

所有最杰出的作品都来自精英,当然也包括灵修在内,但最上乘的灵修途径是欢迎所有人加入的精英主义。不论任何一位大师──从莲花生大士到康楚仁波切,他们的讯息都是相同的:让我的觉醒也成为你的觉醒。一开始你一定主张精英主义;结果一定成为“平等主义者”。

虽然实修阵营拥有伟大转化传承的心髓,但他们一向同时进行两种方式:欣赏并采用次级和转译的修炼(他们自己的成就通常以此作为基础),并同时从心中发出呐喊:转译的途径是不够的。那些已经透过真实的转化途径而身心脱落的人,他们有道义上的责任,必须从心中发出呐喊。实修者永远怀有一份责任:你必须尽最大的力量说出实话,摇撼这棵灵修之树,把你的前灯照向那些自满的人。你必须让那激进的领悟在血管中发出隆隆之声,振奋你周围的人。如果你不这么做,你就背叛了自己的神性,隐藏了自己真实的身份;你不想颠覆自己,而只是在腐坏的信仰中行动。

因为深刻的证悟中都负有大责重任:那些被允许看到实相的人,必须以毫不含糊的话语,将洞见表达出来:这就是交换的条件。你被允许看到真相,因为你早已同意将它告知别人(此乃菩萨誓言的终极意义)。你已经见到,就必须说出。你可以怀着慈悲说出,或怀着愤怒的智慧说出,或以善巧方便说出,反正你一定得说出。

这庸俗的世界早已充满着刺耳的恶言,真实的声音几乎听不到了。这物化的世界早已充斥着广告、诱惑与商业化的嘶吼;他们以哀嚎和叫卖招揽着你,要你向他们靠拢。但即使如此,你也一定注意到,在畅销书中,“灵魂”这个字眼已经是最热门的题目了。然而在这些书中,所谓的“灵魂”大部分指的都是碍手碍脚的自我。在这一片疯狂的诠释声浪中,“灵魂”所代表的已经不是你心中那个超越时间的东西,而是以最吵闹的噪音在时间中翻腾的自我,而所谓的“灵魂的关注”,也令人费解地意味着集中焦点于那炽热的自我。同样的,虽然每个人嘴上都挂着“灵修”,但通常它只意味着强烈的自我感受,即使“爱”也只不过是自我紧缩之下的一些情绪罢了。

让我们以谨慎的态度,进行转化式的呐喊,让这一小撮孤军奋斗真的在转化自己的人,集中他们的力量转化他们的学生。让这一小撮人缓慢地、仔细地、负责地、谦卑地开始扩散他们的影响力。虽然你可以采用例证,可以热力四射,或者以明显的解放来提倡一种真实与整合的“灵修”,但也要对其他的观点抱持容忍的态度。让这一小撮真正在转化自己的人,温柔地劝导这个世界及其不甘愿的自我;让这一小撮人挑战它们的正当性,挑战它们受限的诠释;让这个充耳不闻的世界得到觉醒。

12.心灵自由 2013-04-19 22:39

身在,心在(Wherever You Go,There You Are)
    
野兽爱智慧
    
在热烘烘的生活中停下所有的“作为”(doing),切换到“存在”和“成为”(being and becoming),仅仅“身在,心在”(Wherever you go, there you are.),单纯觉知当下的身心,本然的完美便淋漓呈现!正因为曾经停(成为)过,若决定再动(作为)起来,也是更生动丰富的动。这一番话直接师承佛陀正知正念的禅法,原非阳光底下的新鲜事,新鲜的是,作者从一西方禅者和医师的观点来审视这古老而弥新的传统。
    
禅虽然是我们自家的宝贝,但却蒙尘已久,要擦亮它已非自身传统所能独力完成。事实上,从古籍天台《小止观》、《禅观正要》,到禅家各宗的语录,乃至今人陈健民的《禅海塔灯》及南怀瑾的《禅海蟸测》等书,所遥指的禅功经验均更为深广,但对现代的读者而言,这些“经典”除了文字的隔阂外,所欠缺的正是现代生活脉络的融入,显然不是那样地“当下即是”与“日用平常”。于是,听一听远来“和尚”念经,或许便成为一种不得不然的选择。
    
不过,文化的藩篱只在意识的次级经验中有其拘束力,对于禅修原初经验创生的影响则无关宏旨。因此,西方人卡巴金在书中对“禅定”、“禅观”与“禅用”的阐述,以及所举个人生动的体验事例,自然也可以提供东方禅学者最基本的观念准备与修行参考。然而,解行应该并重,任何具有启发性的阅读领会,都只是实践的开始,而非结束。
    
禅修的入门在于“定”力的修持,也就是念力或专注力的发展,以改善常态心智易落入散乱、昏沉与掉举的习气,奠定修观的基础;禅修的境界提升在于“观”想能力的开发,突破日常世界观构成的经验核心,亲炙自由想像心灵的无限可能,以脱困解缚;禅修的圆满完成在于日常生活的致“用”,能于吃饭喝茶之间无处不显道用,使灵性的深层探索得以归返素朴的日用平常。修行时,三者之间有其次第开展之道,亦有其交相缠绕的辩证关系。
    
乔•卡巴金,美国麻州医学院荣誉教授,毕生致力将正念禅引入主流医疗界,是整合佛教禅修和现代医疗方法的创发者之一。他从1979年开始在麻省减压临床中心,教导正念减压法(Mindfulness-Based Stress Reduction—MBSR)。《正念》(Wherever You Go,There You Are)(台版的译名为“当下,繁花盛开”)是他在临床实验的十五年后,对一般大众介绍: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正念,以作为自我疗愈的方法和原则,深入浅出,真挚感人。他的努力证明:优质的心能疗愈身体的疾病,自我疗愈是可能的。近年来,MBSR被英美主流医护界、心理治疗和咨询辅导界广泛运用,贡献卓越。
    
卡巴金有现代医学与心理学的精深造诣,又有禅修经验,既不流于唯物论,也不落入唯心神秘论,而是实证的身心经验。书中所提到的禅法,主要属于南传佛教,兼及汉传、藏传佛教,同时介绍正念如何应用于压力情绪与免疫系统的治疗。书中引用大量文学艺术作品,意象高远隽永,读来绝无一般禅法书籍的枯燥乏味。雷叔云的译笔如行云流水,优雅柔美,堪称上乘之作。
    
由于作者成长及习禅的背景,该书的写作方式有如日本禅师铃木俊隆或泰国禅师阿姜查的语录风格。他强调本书是献给那些抗拒结构性课程、不喜欢乖乖受教、却好奇并尝试拼凑各方线索来探究正念的人们,因此他采用看似随兴的散文书写,缀篇成章,将正念的面向一个接一个呈现出来,看似独立,实则深层连结。
    
该书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说明唯有正念方能活在当下,并进一步廓清正念的意含,第二、三部分则分别陈述正念的两种训练:严谨密集的正规坐禅及行禅,以及较为松散的日常正念。
  
正念被称做佛教禅修的心要,基本上,正念是个简单的概念,其力量来自修习和应用。正念意指以特殊方法专注:刻意、当下、不加判断,这种专注可滋养出更多正知、清明智慧(clarity),并更能接受当下的实相(reality)。禪修使我们觉醒,知道生命只在剎那之间展现,若无法全心与这些剎那同在,我们将错失生命中最宝贵的事物,且领略不到蕴涵于成长和转化中丰富而深刻的可能性。
  
若对当下不具正知,不自觉和惯性反射的行为终究会为我们引发问题,这些行为往往是由根深柢固的恐惧和不安全感所驱动,如果不加留意,日积月累,最终会让我们感到进退失据、失去联系。一段时间之后,我们会失去信心,觉得自己无能扭转能量,朝向更满足、更快乐,甚至更健康迈发。
  
正念提供一条简单有力的路径,让我们从问题中脱身,联系上自己的智慧和生命力,重新掌握生命的方向和品质,包括家庭中的人我关系,跟工作、世界和这个星球的关系,最主要的,还是我们跟自己的关系。这条路径根源于佛教、道教、瑜伽,也蕴藏于爱默生、梭罗、惠特曼、美洲原住民的智慧中,其关键在于以审慎和明察,持续不断地专注,欣赏当下,对当下培养一种亲密感。与这种态度相对的,便是视生命为理所当然。
  
我们习于忽略当下,反而喜欢期盼还没到来的,导致我们对置身其中的生命之网普遍缺乏正知。这严重限制了我们的观点,看不见生而为人具有什么意义,也看不见我们跟彼此和周遭世界是如何地相互依存。若矢志以开放的方式专注,不堕入一己好恶、意见和偏见、投射和期望的猎爪之中,你便开启了崭新的可能性,有机会从无知无觉的束缚中解放出来。
  
另一种看待正念的方法是“全心全意”(heartfulness)。举例来说,我们可视出入息为盟友,只细密感觉呼出与吸入的过程,根本不去记挂要到达哪种境地,出入息的缓急轻重自会反映身心状态,它如锚索一般将我们在概念游戏中玩野的心重新系于当下。系念出入息之际,我们同时也易于开发不假外求、当下即是、掌握剎那、保持单纯、保有耐心、放下挣扎和抗拒、不加批判、信任当下、慷慨宽容、不伪装强人形象、自愿简朴、反观自照和“无作为”等优质心境。
    
禅修的体验必须整合到生活之中,蒲团外的日用,才是正念的测试场。有了正念,令人反感的事物可以为当下的愤怒抽丝剥茧,成长转变中的孩子当下可以成为家中的禅修老师,正念化刻板庸碌为高度与深度,生命至此脱离被动和惯性的常轨,有了主动选择!正念为我们揭去表层的恐惧和创伤、贪心和瞋心、妄想和执著,包容着所有的人、时、地,所有的痛苦与和谐。
    
正念既是觉醒的枢纽,无怪乎佛陀当年有这样石破天惊的宣言:“此是众生清净,超越愁悲,灭除苦忧,成就正道,体证涅槃之唯一之道,此即四念处。”正念基本上是温柔、感谢和滋养,只是一场宁静革命,无所谓冲撞和挣脱,也没有受伤或失败之虞。不过就是觉察到自己经常擅闯误区──沉缅于回忆、懊悔于过去、憧憬于未来、害怕去承担;经常打造一个与当下时空剥离的梦幻楼阁来禁錮自己;经常不由自主身心分家,“身在,心不在”,在人生中缺席;然后,面对种种心念,既不随之起舞,也不强制驱离,只是观照、放下,这样一来,我们就从“失念”向“正念”开步走了。仅一念之遥,我们便可以置身此时此处,令当下如繁花一夕盛开。    

13.心灵自由 2013-04-20 10:22

马斯洛及其之后的人本心理学
  
野獸愛智慧
  
刊发于《经济观察报》52版“观察家·书评”,2012年6月4日
  
西方心理学诞生于两个不同的源头:一是在实验室中进行科学测试。为了建立心理学在科学上的正统性,心理学家以物理学作为实验心理学的范式,将注意力集中在可观察、可测量的行为上,避开了无法被观察到的内在经验世界。基于这个理由,实验心理学逐渐被行为主义学派主导。另一个则是在医院进行临床诊疗。临床心理学与精神医学最早诞生于病理学。因为人类大部分的痛苦都来自于无意识的驱力,所以临床诊疗专注于主观及无意识层面的研究,临床心理学与精神医学逐渐被精神分析学派主导。
  
行为主义学派与精神分析学派是人们熟知的心理学第一势力与第二势力,其影响力笼罩20世纪前半叶。但到了1960年代,研究者开始担忧这两股势力所造成的限制及曲解,它们无法妥当对待人类经验的所有面向,譬如意识以及格外健全的精神状态(比如圣贤、伟人或天才的精神状态)。而且它们只专注于精神病理学的研究,或者仅以实验室里观察到的有限情况来笼统论述日常生活的复杂性。
  
对上述这些问题的忧虑促成了人本心理学的发展,其中“高峰经验”的发现带来了巨大的影响,最终促成超个人心理学的诞生。
  
马斯洛无疑是人本心理学这门年轻学科的关节点人物,他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是心理学第一、第二势力与第三、第四势力的分野标志。
  
心理学的第三势力:人本心理学

1954年马斯洛的著作《动机与人格》出版发行,由此他的需要层次理论变得脍炙人口。他的“自我实现”观念为“人性潜能运动”不仅开了一个头,并且成为这个划时代运动的中心主题。

随着马斯洛的“自我心理学”兴起,相关著作与自我发展中心等设施如雨后春笋般繁衍开。与此同时欧洲的现象学及存在主义也开始影响美国心理学,形成存在心理学及现象心理学,它们特别强调意识、主题经验、个人的独特性及尊严、自由及责任。
  
1960年代以来,心理学又开拓出许多研究领域,如认知心理学、创造心理学、意识心理学等。1961年,马斯洛和安东尼·苏迪奇(Anthony Sutich)一起创立了《人本心理学杂志》(Journal of Humanistic Psychology),1963年成立人本心理学学会。
  
人本心理学反对行为主义通过研究动物来认识人类,他们认为研究动物再彻底,也无法提供对人类完整的认识,因为行为主义忽略了两者基本的不同。正如马斯洛所言:“我们不可忘记,使用动物迟早会忽略了人性特殊的能力,如殉道、牺牲、羞愧、爱情、幽默、艺术、美感、良知、罪恶感、爱国心、理想,以及诗歌、哲学、音乐或科学的成就。”
      
人本心理学坚持群体研究必须以个体及特殊现象为基础,并无“一般人”的概念,真正存在的是具体的个体。该理论认为世上没有完全一样的人,统计数字只是抽象的代表,它们虽然能表达出某些现象,然而数据所遮蔽的远比显示的多。一旦满足于数据资料,停留在抽象概念中,便无法深入个体丰富而独特的世界。
      
对弗洛伊德的人性悲观论,人本心理学持反对态度。人本心理学家相信每个人都具有基本的尊严,不论种族、性别、年龄、宗教。人性尊严是人权及民主的基石,心理学家的使命便是帮助人恢复这项基本尊严,在个人及社会生活中培养接纳自我、接受他人、自助助人的能力。人的不可贬抑性、人的有机整体性,人类特有的属性(意识、思想、自由意志、良知、创造力、责任等等)有自成一领域的权利,人本心理学拒绝参加“化约论”的行列,也拒绝把心理活动从整个人中抽离出来,孤立研究。
      
心理学没有权利排除人类经验的任何部分。马斯洛曾在某次访谈中透露他最初投身心理学的目标:“我要用科学来探讨那些非科学家所处理的所有问题,例如宗教、诗篇、价值、哲学、艺术。”我们不能删去人的某些部分,就好比制图师不能因为他不能横渡海洋或衡量山岳,便把海洋山岳从地图上删去。
      
完整的心理学应同时包括行为的外在及内在因素。两个人表现相似行为,可能源自完全不同,甚至相反的动机,自然也具有不同的意义。因此,人本心理学特别深入探讨动机、思想、意向、偏好、兴趣、自我观念、价值、计划、抱负、意义、感受以及整个内在经验。马斯洛曾形容自己的研究动机说:“我要说明,除了战争、偏见及憎恨以外,人类还能做出更伟大的事情。”“如果一个人满脑子都是发疯的、神经病、心理病态、罪犯、流氓、心智脆弱的人,他对人类的希望怎能不越来越保留,越来越现实、越来越薄弱,他对别人的期待也越来越低,这是显而易见的:一味研究残缺不全、不成熟、不健康的人,只能产生残废的心理学及残废的哲学;一个适用全人类的心理科学必须以研究自我实现的人为基础。”
      
由于人本心理学强调人的潜能及健康,使美国在1950、60年代产生了“人类潜能运动”。
  
卡尔·罗杰斯是与马斯洛同时代的另一位人本心理学大师。与马斯洛不同,罗杰斯更注重临床经验。1940年代,他提出了“案主中心”的心理辅导法,该理论由临床经验发展而来。罗杰斯将案主视为一个充满潜能、应受到无限尊重及接纳的个体。这种观念为心理治疗师和案主建立了一种健全的关系,培养案主自我接受及自我尊重的能力,最终达到自我实现。许多心理治疗师都接受了罗杰斯的方法,并将此法广泛运用于各种心理治疗中。
      
超个人心理学的兴起
  
1954年,马斯洛的《动机与人格》出版,书中首次提出需求的5个层次理论。随后,他感到该理论不够完善——作为人本心理学的最高理想,自我实现并不能成为人的终极目标。他愈来愈意识到,一味强调自我实现,会导向不健康的个人主义,甚至是自我中心。人们需要超越自我实现,需要自我超越。
  
马斯洛在研究那些已达到高度自我实现境界的人群时,发掘了所谓的“高峰经验”(Peak Experience)。这种经验难以言传,他比喻道;当人们在欣赏日落、静观星空或品赏名画时,突然体验到一种神入或无我的境界。在短短的几分钟内,时间、空间、甚至自我的存在都突然消失,好似突破了小我限制,霎间融入了美的本身或浩瀚无际的宇宙中。在那一霎间,人体验到难以言喻的喜悦,意识的扩大。那种极美也极令人满足的经验,与日常经验截然不同,好似捕捉到现实另一面的吉光片羽。经历过这种经验的人对自己及世界的看法会突然改观,生活变得更有意义。
  
通过研究“高峰经验”,马斯洛深切体会到需求层次理论的缺陷。为完善该理论,1969年他发表了一篇重要的文章《Z理论》,他在文中归纳了需求层次理论的3个次理论,即“X理论”、“Y理论”、“Z理论”:
  
Z理论—— 6.最高需求(超越性/灵性需求)
Y理论—— 5.自我实现的需求
     4.受人尊重的需求
     3.爱与归属的需求
X理论—— 2.安全的需求
     1.生理的需求
  
马斯洛使用不同的字眼来描述增加的最高需求(Z理论),例如:灵性、超越自我、神秘的、超人本(不再以人类为中心,而以宇宙为中心)、天人合一等,马斯洛将“高峰经验”放在这一层次。但大众看到的心理学书籍所呈现的,始终限于马斯洛早期的需求层次论(X理论及Y理论),根本不提后期修正。
  
马斯洛逐渐意识到,人本心理学只不过是“过渡性的,为更高的心理学,即超个人心理学铺路而已。(超个人心理学)是以宇宙为中心,而不只是人性需求或兴趣,它超越自我认同、超越自我实现。”换言之,若了解的方式正确,自我实现本是好事,但人们不可滞留于这一成长阶段,而应继续前进,不断超越。
  
1968年,马斯洛在《存在心理学探索》的再版序里写道:“超个人心理学是以宇宙为中心,而不只注意人性需求或兴趣而已,它超越人性、自我及自我实现等观念……这一新的发展趋势很可能为日渐消沉的人们,尤其是年轻一代‘受挫的理想主义者’提供一具体有用又有效的答复……缺乏超越的及超个人的层面,我们会生病、会变得残暴、空虚、无望、冷漠。需要‘比我们更伟大’的东西,激发出敬畏之情,重新以一种自然主义的、经验性的、与教会无关的方式奉献自己。”
  
马斯洛在他生命的最后两年,他以一己之力,致力于自我超越方面的论述与推广。
  
1969年苏迪奇(Anthony Sutich)在他的支持之下,创办了《超个人心理学杂志》(Journal of Transpersonal Psychology)。
  
马斯洛之后
  
1960年代,西方社会对亚洲文化及传统产生了兴趣,对传统价值观的不满使人们选择了相对另类的生活方式。由于亚洲的心理学偏重超越自我,这给超个人运动带来了极大影响,使得人本心理学相形见绌。
      
因为亚洲文化的影响,练习冥想成了进入不同意识状态的普通途径,不用再依赖药物。心理学家开始研究冥想所产生的心理及生理反应,逐渐自成一个领域:冥想心理学。
  
还有一些心理学家对瑜伽的效果特别有兴趣,不惜将有名的瑜伽师请到美国大学的实验室进行研究。这股研究热潮导致另一个新的研究领域诞生,即“生物反馈”(Biofeedback),各种相关的学会、中心、期刊应运而生,故“生物反馈”有时也被称为“西方瑜伽”。
  
药物、冥想、瑜伽、高峰经验以及各种灵性修持所带给人的经验十分相似于“神秘经验”。于是心理学家又开始研究宗教的或自然的神秘经验,使得神秘经验心理学也成为一门学问,与宗教心理学有密切的关联。
    
从亚洲文化寻到不少有用的心理学观念及技术之后,许多心理学家把注意力转向中东回教传统,尤其是苏菲神秘主义。他们同样发掘出不少心理学的宝藏,比如九型人格理论,并且发展完善了意识研究、人格理论、发展心理学等。此外,还有些心理学家转向研究非洲原始宗教、美洲印第安文化……
  
因此,超个人心理学的研究范畴格外宽广,它贯通整合了各种学科。这些学科探索的范畴总摄了人类所有高层意识的发展,即马斯洛所谓的“人性能达到的更高境界”。
  
·延伸阅读·
  
1. 马斯洛《人性能达到的境界》
  
该书是马斯洛亲自选定的一部关于人性与社会关系问题的文集。书中,他论证了在自我实现的需要之外,还有超越性需要,其核心是宇宙、宗教和神秘的存在领域。该著作被视为“超个人心理学”的开山之作。马斯洛被视为人本心理学与超个人心理学之父。
  
2.肯恩·威尔伯《万法简史》
  
肯恩·威尔伯是超个人研究领域最卓然有成的理论家,被誉为“意识研究领域的爱因斯坦”。他是马斯洛之后的心理学大师,他主张我们必须朝着更高的意识发展,结合了弗洛依德与佛陀的洞见,以原创的四大象限理论,区分出不同的认知方式,不同的知识领域和不同的真理。《万法简史》是其代表作。
  
3.杰克·康菲尔德《踏上心灵幽径》
  
杰克·康菲尔德擅长说故事,能恰如其分地传达灵修奥义,他也是将南传佛法介绍到西方的禅修大师。《踏上心灵幽径》主张结合禅修与心理治疗,将灵性修行落实于日常生活。康菲尔德是人本心理学分支佛教心理学的代表人物。在西方,《踏上心灵幽径》被誉为继《西藏生死书》之后又一开启智慧与慈悲的灵性之作。
  
4.A.H.阿玛斯《内在的探索》
  
H.阿玛斯汲取了苏菲神秘主义、金刚乘及禅宗的精髓,他提醒我们不但要观察人格与心智的内涵,还要洞察人类内心最深的本质。这本书系统阐释了何为“内在工作”(Inner Work),它能帮人们识出苦的事实以及造成苦的原因,并且帮一个人回归到本质,消解不必要的痛苦。阿玛斯是人本心理学分支中东心理学的代表人物。
  
5.卡斯塔尼达《做梦的艺术》
  
美国作家卡斯塔尼达以唐望故事系列而著名。《时代》杂志曾于1973年以封面专题报道他的故事,并将其当成文化现象讨论。该书是唐望故事系列的第7本,该书认为唯有在日常生活中达到某种程度的心灵平衡,控制梦才成为可能。梦的控制就是心灵状态是否会清明坚实的直接证明。卡斯塔尼达是人本心理学分支意识心理学的代表人物。
  
6.丹尼尔·席格《喜悦的脑》
  
丹尼尔·席格,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医学院教授、该校“正念认知研究中心”主任及“第七感研究中心”执行长。该书是席格的代表作,他将正念与脑科学加以结合,提出了自己精辟的见解。该书独树一帜地将个人经验、最新科学发现以及实际运用,交织成一个整体。席格是人本心理学分支冥想心理学的代表人物。
  
7.莱斯·费米《你用对专注力了吗?》
  
莱斯‧费米博士是神经反馈领域的先驱,现为普林斯顿大学医学中心教授。他不仅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在行业期刊中也发表了大量的学术论文。该书阐述了费米创造的“开放焦点”(Open-focus)方法,该方法是一种放松、有弹性,并加入空间想象的专注力练习。藉此方法他治愈了无数心理病患。席格是人本心理学分支进化心理学的代表人物。

14.心灵自由 2013-04-21 18:42

带智慧的心回家

野兽爱智慧
  
《智慧的心》是康菲尔德继《踏上心灵幽径》之后,有系统地整理出一套佛教心理学,里头每章都附有练习,也可以说是自助式的佛法心理保健之道。它内容生动易懂,读者保持着轻松和探索的心跟随作者进入内文,不要太在意佛教的专有术语或概念,只要记得常常和自己的内心相连,则必有斩获。
  
许多人以为:将佛法化成某种抚慰技术,就可以做为佛法的入世关怀。这是个错误观念。真正的佛法是透过澈念而产生的心法,佛法本身没有文字、仪式或影像,只有慈悲。真正的佛法是让慈悲得以实现的种种心法,而非长篇大论,亦非神秘仪式。
  
佛法的慈悲不在于是否心生慈悲心,而是“自我”这个难题。佛法的基础就在万物彼此缔结,而缔结的方法之一就是“运用他人形成自我”,这并非简单的镜像逻辑,其复杂的程度超过我们的想象,亦即,并非我父母如何待我,我就会变成怎样。例如本书作者即在个性不合的父母争吵下成长,他的自我是在厌恶争吵之下不断地峰回路转。一方面自我由他人制约,一方面自我又是个感应机制,有反抗也有顺应。可是无论怎么纠缠,许多佛法的实践者都采用当机立断的“持敬”工夫。佛法的尊贵在于它比任何人类知识或思想更明白地显露慈悲的必要。
  
人的自我遗忘使得人与生态的交互性被忽略了,而佛法则彻底要人类认识万物的相互缔结,甚至清楚地表明“自我”来自他人而非自性,乃至无自性。我们的自我主张其实犹如“滴水入水”,庞大的水分子彼此关联着时空、能量、键结与分裂。
  
人的傲慢与自我里的“被瞧不起”密切关联着,人的谦虚与自我被善待的部分相关联。我们自私是因为感觉到被掠夺着的自我,我们自利是因为感受到自己的匮乏、他人的不给予。真正佛法是:当你感到穷困时,你反而应当努力义助他人,而获得自我的丰盈。这道理很简单,穷困让人贪得,一心一意想从他人口中夺下面包,但此掠夺性的获得只是让拥有物增加,自我因为掠夺他人而感到空虚,因此,增加拥有物并不能使自我感到充实。但是给予他人却反转成自我的充实。奥妙在于:在万物缔结的世界里,自我的充实带来世界的欢迎,缔结的事物会以凹面反过来保护穷困者,此时,穷困者将受世界的福报,穷凶者则造成恶极。
  
最有益的修为是“安住”。这“安住”指的是让意识尽量降低其捕捉、攫取的频率,让意识如见云烟的过去,一般简单的清闲静坐就可以做到,无须到入定的程度。安住不是与万物疏离,而是体会到与万物一起流转,范仲淹在岳阳楼看湖的心情、李后主独上小西楼的心情,杜甫的“城春草木深”的感慨都可以体会安住之一二。
  
人能安住是因为随时觉照。许多人觉得觉照很难,其实是心猿意马。人随时都可以觉照:走路轻缓慢,睡觉轻缓躺,吃饭静心,说话声细,工作专心都属觉照。
  
正念并非根据某些正确信念来行使的,正念是一种心态,是自己跟自己最真实的部分相处的态度。例如,当我们因为某事而心头烦乱,会出现“乱念”,整个看事情的心态全都乱了套。此时的“正念”是把自己重新摆正,如呼吸一下、放松一下身体、暂时放掉“乱念”,在草地走走,等安静下来,重新看事情,这过程就是“正念”。许多人吃饭狼吞虎咽,但若能瞬间放下食物,仔细体会自己身体的感觉,如果饱就离开,如果饿就继续进食,能慢条斯理欣赏食物的滋味,以悠闲的感觉进食,这就是“正念”。所以“正念”不是指什么“正确的念头”,而是“察觉己身,自我导正”。
  
从最简单的情况来看,正念是很好的保健之道。我们的身体必须被我们察觉之后,如发现有问题就需要调整正念过程,刚好就是最佳的调整。许多人宁可听信话语,把身体交给外物,如服用保健食品、各种保健药丸。我们把这些东西吞入而不理会身体讯号,立刻会出问题。身体的调整往往可以透过正念过程,将微细得身体信号体会出来,依照感觉来调整。
  
正念的精神领域是专注。当我们静下来体察身体,我们首先会越过知识的障碍,把知识性的影像、观念排除,以比较赤裸的直觉梭巡于自身的存在感,一旦赤裸地接触到存在感,专注就会发生,所以无论是阅读、静坐、行走、做事,都会有同样的专注。这个层次的正念是善知识的正念。
  
佛法的现代诠释
  
《智慧的心》承载了作者个人心灵成长的缩影,字里行间常能让读者感到作者对所处时代人心苦难的反省之外,并提出具体的解决方案与案例。这些案例多半来自作者个人或受助者心灵转化的历程,或是作者在推动禅法过程中的探索、困顿和超越。
  
现代佛教不同于传统之处,在于现代个人主义重视并尊重个人生命经验的独特事实。佛法本身的内涵在于透过个人的亲自试验、检验“法”的定义之一“亲身体验”。个人的经验是第一手的资料,是真正能够引导个人离苦的线索,更是教法的真正目的。概念或理论都属于地图的功能,上路永远靠自己。佛法就在这身心当中,不用向外求助。因此,康菲尔德大量叙述个案生命过程中遭逢种种困难与转化历程,蕴含佛法的亲自体证的精神:以关爱的心觉知所有的烦恼、喜悦、直视种种的心理状态,不压抑也不畏缩,从亲自观察心理的运作、生起和消失,转而观空,放下。
  
佛法训练的神奇经历之一,是让心灵平静的能力越来越强大,并能以崭新眼光去感受此身与世界。习禅的诗人因飘落小径的冬雪声、覆盖其身的落英缤纷、松林间风儿低吟、在秋雾中行走,或孩子们银铃般笑声而欢庆生命。在亚洲的森林寺院、美国的禅修中心,修行者从容沉静地进食。他们专心地品尝梨子、干酪、橘子,还有刚出炉面包的真味。他们重新感受缓步慢行的滋味,去察觉柳风微拂肌肤的触感,蚂蚁的造访,生活中最微不足道的事也让生命趣味盎然。
  
如今,我们可以看到科技社会如何以自己的方式忽视身体的智慧。在现代生活中,身体成为谋生工具,是刻意受照顾的对象,是注射类固醇与整形手术的主角。我们置身在拥挤的车潮里,窝在狭窄的空间中,坐着学校僵硬的桌椅,完全依赖人工照明,平日生活也被速食食品与电脑游戏所占据。有太多小孩已被电视俘虏,他们不再受到人类千百年来的说故事传统滋养。我们跟自身自然的、本能的生命失去联结。不幸的是,当我们忽略身体,它便会透过各种征兆让自己被注意。我们会感觉活力丧失,一些慢性病痛及与压力有关的疾病也会缠身,同时可能出现溃疡、结肠炎、高血压,以及中风等健康问题。我们会产生厌食、过度肥胖、沮丧、焦虑,开车时发飙,以及各种上瘾症。
  
佛教心理学提供许多训练方法,让我们能从普遍性的观点来看待自己的身体。有些禅修方式让我们察觉到自己的身体犹如波动的能量场,或是一整组的脉轮与能量中心。有的禅修方式目的在让人看清身体只是由血肉、神经、骨头及体液等组成的东西。

佛教心理学认为人体是由地、水、火、风四种基础元素组合而成。身体的基本元素可以成为一个入口,以窥探内心背负的隐藏故事与潜意识模式。当我们穿越此门槛,就能在更广大、更普遍性的脉络中察觉到肉身体现的游戏。我们能感觉组成生命的四大元素在体内运作。我们的步履是沉重或轻盈,涉及体内地元素的运作方式;伤心悲泣是水的作用;打哈欠与唱歌是空气的八度音频。“你曾经是一座山,是一片云,”一行禅师写道,“这并不是诗,而是科学。”
  
      

CC BY-NC-ND 4.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