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密

@nitrariachine

劉懐昭對魏京生案

劉懐昭起訴魏京生案,很快要在美國公開庭審了。我曾經在歐洲議會見過一次魏京生,但對他的了解,也只限於平時研讀社會運動和中國政治的文獻。我是2012年搬到香港以後才認識劉懐昭的,具體第一次什麼時候見面我已經不記得了。但劉懐昭以前作為記者、編輯,以及我們認識以後,她逐漸轉到翻譯的工作,...

華人學者,是否也可以一起回應這五點訴求?

台灣近千名學者呼籲「台灣應正視對兩岸四地的責任」。是的,瘟疫蔓延時,民粹、反智、歧視普遍流行,甚至在全世界流行。尤其在華語世界,特別在非民主環境下,它和信息不透明的政治力量糾纏,成為防疫最大的敵人。作為一個當艾滋病還是國家機密就開始從事艾滋病防治工作的志願者,曾經長期在第一線從事...

「防疫」中國:對話劉紹華

文曾金燕[1] (學術交流稿)中文媒體首發「端」傳媒英文期刊 Made in China (to be released soon in Mid-Feb):https://madeinchinajournal.com/category/on-line-first/劉紹華,哥倫比亞...

在游戏中,想买票的人买到票了

昨天在南丫岛一个社区自组织的放映会上看《塑料王国》,很多惊喜:导演版本影片的丰富多层次;社区放映中跨国、多元背景观众参与,和南丫岛与香港、九龙反差剧烈的有机生活有机社区建构的特色;反观中国大陆电影放映映后交流的反省。《塑料王国》有参加电影节竞赛的二十几分钟短版本,新闻纪录片风格;...

而我还没有活到三十岁,Amnesia

20190604 忘记了 忘记了昨夜的情人 曾经三十年前的前夜 在广场上和蓝裙子跳舞 风犹在歌未远 忘记了 忘记了前夜的情人 曾经三十年前的今夜 爬上背负弹孔与火焰的公交车 眼泪还是眼睛在十几岁的脸上闪闪发光 忘记了 忘记了每一个前夜、昨夜和今夜 曾经千百次看窗外 是否有归来...

是时候了,关于《麦收》的种种

是时候了,十年旧账总得算清残酷命运恐吓不了我卖文为生者不过是玩尽话语的修辞镜头开了又关妙笔总是生花一个女人管她是妓女、强盗、还是巫婆管她是低声嘀咕还是高声喊叫管她是一场戏的主角还是配角她开口说话她说不意思就是“不”不是文人墨客翻译的“我要,我还要”

為什麼獨立電影節落地舉辦和抵達普通觀眾如此重要

昨天問答的過程中,有一個問題沒有說透,那就是為什麼獨立電影節落地舉辦和抵達普通觀眾如此重要。我引用書中一段話來解答。黃文海:導演肯定培養不了觀眾,是整個電影系統在培養。所以重要的電影節,實際上也是在開拓電影(創作)的邊界。曾金燕:2016年3月我在巴黎與杜阿梅(Marie-Pierre Duhamel...

My brief response to HRW's report "Gender Discrimination in Job Advertisements in China"

HRW’s report has provided plenty of recommendations to various stakeholders for promoting gender equality in workspaces.

三八節「女權之聲」微博帳號被刪,十八萬粉絲「失聯」

三月八日國際婦女節,刪除一個微博帳號,如「女權之聲」,有她的十八萬粉絲群、對話內容和社會關係,造成原本連結的人被割裂、相互不能夠再看見、不再能夠對話。一個人如果不能在社會上顯現自己,就是死了。一個帳號連結的社群不能夠走出來公開地展現自己,就是不存在了。

政府嚴管言論和行動空間,公民知識分子如何處理自身的處境?又如何開展社會行動?

《中國女權——公民知識分子的誕生》出版兩年後,接到邀請到城大主要是給陳敬慈老師的學生們談這書。@周保松老師2016組織過一次新書講座活動,在一些概念化的議程上提出問題給我思考深化寫到博士論文里去。現在,時間距離幫助我梳理發展了一些新的思考,準備講座的時候,看到許多人在討論社會行動…

如何在溝通中找到你、發現我自己(用戶體驗帖)

讀博士時,被調侃已經不會說「人話」了,因為說的話太多術語,別人都聽不懂,不知道你要講什麼。學校裡有「三分鐘競賽」,三分鐘內將你的研究項目說清楚、生動吸引到最大的關注。一直接受導師的訓練,要在大街上和人偶遇時,將自己做的事情,幾句話內講給對方聽,讓對方聽得興致勃勃,而且即使沒上過學的人也能聽得懂。

導演已死:兼談視頻的未來

多謝@潔平 常發來關於紀錄片、視頻新聞倫理問題的討論,@曉雅 探討青年導演胡波(胡迁)的死亡,及@Isaac...

没有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