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懿 leungyi

@leungyi

自由寫作|過氣編輯|正職生活|網站:www.SesameBeans.com

自由寫作|過氣編輯|正職生活|網站:www.SesameBeans.com

55 articles69722 words
55 articles69722 words

目錄索引(不定期更新)

在Matters,每天都有不少新文章登場,舊文章容易石沉大海。在這裡加個置頂用的目錄索引,讓舊作浮一浮上水面。特別鳴謝 @Jhane 提供了清𥇦易懂的製作教學和基本版型參考(請見關聯作品)。JSFiddle大法原先是想方便Matties在仍未有修訂功能的時期,能夠創建可修改...

香港插畫家Vivian Ho:從「失物認領」到「但願你在這裡」

90後香港插畫家Vivian Ho於《香港失物認領處:100個城市印記 to be found》(2018)和「Wish you were here.」展覽(2021)中,以獨特的繪畫風格,紀錄某個時空的香港日常。「無論變成點,都很想你在這裡,一齊看ridiculous的風景。」

1

新手該如何學習區塊鏈?追尋最能激勵你的東西

區塊鏈集合了計算機科學、經濟學、博弈論等廣泛領域的知識,面對又深又廣又多的資訊,新手們該如何開始學習呢?

YLY Studio:Lilian & Matt 傳承刺繡與針織工藝

Lilian Tsang與Matt Hui在港成立YLY Studio,開班教授法式刺繡,並推出注重工藝的服裝。他們認為時裝背後應有很多工藝,而不只是表面的美麗。「我們可能沒有很好的收入,可是人生裡能找到很大的滿足感,能做自己喜歡的事,也有想成全的使命。」

從小米新logo由方變圓說起:品牌形象無小事

小米花了200萬人民幣邀請日本設計名師原研哉,替品牌重新設計商標,而換來的「只是」一個從方變圓的新logo?行銷大師Al Ries曾指:「經營品牌最重要的決策,就是為你的產品或服務命名。」品牌名字和商標塑造了消費者對品牌的第一印象,是品牌建立身份、用於識別的重要一環。

不浪漫的婚姻

在我眼中,愛情和婚姻並不浪漫,如毛姆所說:「愛情,只是上天為了要人類傳宗接代所耍的賤招。」此文亦分享 《婚姻的幸福科學》一書的內容:原來一夫一妻制在動物界中甚不尋常;曾幾何時,婚姻在本質上更只是一種財務關係。

2

香港小店|into the wild手工純素橄欖醬及酸種麵包

說到麵包抺醬或沙律醬,我們大多會想起甜味的果醬和蛋黃醬之類。Gladys與Cato去年成立into the wild,主打鹹香的純素橄欖醬(Olive Tapenade),令原本不太喜歡吃橄欖的我也迷上了。其吃法多變,可直接塗抹在酸種麵包上,也可以用來煮意粉、拌沙律,或配搭雞胸和魚肉等,烹調地中海風味菜式。

M+博物館:亞洲首間全球當代視覺文化博物館

位於香港西九文化區的M+博物館,被形容為「繼法國巴黎龐比度藝術中心於1977年開幕以來最大型的當代藝術館」。在今時今日的香港,館方能夠如何透過展品,呈現多元角度和意見呢?2021年年底開幕後自有分曉。

1

圍嗎?

寫得有系統、有深度的相關文章已有不少,但我還是厚著臉皮來碎碎念一番。

1

Bitcoin 101:比特幣的圖表遊戲

面對同一件事情,各人可以有不同的看法和預測。分析同一張圖表,明明是同一些線條、同一個走勢,也會有人看好,有人看淡,後市是升是跌,任君解讀。誰對,誰錯,誰經得起考驗,誰押錯了注,唯有讓時間來證明。用不同圖表分析比特幣最近,發現了一個叫 Look Into Bitcoin 的網站,裡面有許多比特幣實時圖表和解析工具。

初心者看Bitcoin比特幣

過去一年,我開始理解那種信徒心態,很想把自己相信的事物,宣揚給更多人知道。可是,受眾往往保護機制大開,一聽到開場白便已覺得我若非狂熱教徒,便是無良騙徒。說的是Bitcoin比特幣以至其他加密貨幣。身邊不少朋友仍然認為,比特幣是遙不可及的存在,是罪犯或炒家專用的貨幣,不然就是拿近四...

三天製作自家網站(WIX與Wordpress比較、免費設計資源分享)

去年中我已想用Wordpress製作自家網站,只是一直在「計劃」,想名字、想內容、想這想那結果一事無成。直到上月接到個壞消息,放任自己耍廢了幾天後,實在好想能夠完成一點事,才終於動起手來。秉承我喜歡拖延,但一動手就一氣呵成的好(壞?)習慣,上網自學架站和簡單設計花了一天,之後一邊加內容一邊微調各種設定,又花了兩天。

1

Bauhaus (2):因時地制宜的包浩斯白院聚落

若說我們覺得近幾年活得特別艱難,也有可能是我們以前太過幸運,剛好生於平穩安逸的時空。回望不過是百年前的1920至1950年代,便曾發生了從經濟大蕭條以至二次大戰的巨大動盪。這段時期,許多建築師和設計師打破固有傳統,嘗試新材料和新技術,思索設計該如何改善生活,影響了你我現在的日常。

首天在Clubhouse趁墟的感想

昨天我開始使用近期炙手可熱、如聊天室般的社交APP Clubhouse。以下是一些初用感想:註冊不一定要邀請碼每位用戶只有2組邀請碼,所以之前大家都說很難加入,其實不然。有興趣加入的話,不用等別人來邀請,只要自己先下載APP,綁定電話號碼,登記好名字,若你有朋友已在使用Clubh...

Bauhaus (1) :包浩斯與烏爾姆設計學院

說到Bauhaus,我以前只能連繫到簡約實用、形隨功能一類關鍵詞。直到大前年,趁著包浩斯設計學院建校100周年在即,我半公半私地到訪了烏爾姆(Ulm)和斯圖加特(Stuttgart)等幾個與包浩斯甚有淵源的德國西南部城市,對此風格的當代築跡和設計多了幾分認識,而且理解到Bauha...

只好隨遇而安

今天,人未下床,拿起手提電話,讀到一個新短訊,傳來一個壞消息。詳情不細說了,簡略而言就是一個我籌備了大半年的企劃被徹底否決。這個企劃的重要程度,是會影響我未來最少幾年的事業和人生那種。起床後跟對方聊了一會,得到了一個「死因」,或許是事實,或許是借口。

關於社交的碎碎念

1我曾以為自己是社交恐懼,後來發現,那是厭惡多於恐懼。聽過一句話:「我不是anti-social,只是anti-idiots而已。」這話有點刻薄,雖然我也怕別人(比我更)蠢(還要自以為天才),但聰明是天賦,善良是選擇,我更討厭那些心地(比我更)差的人。

不後悔 不認命

讀了〈2020 年度榜單 no.1|我們共同珍藏的馬特市十大寶藏文〉,才發現到〈面對新疆危機,一個 2020 年的普通人可以做些什麼?〉 一文,它的拍手數可是1.29K,但我卻完全錯過了。相比可能在8月時讀到,今天才讀是別有一番滋味。徒勞 又如何?

1

沒有永遠的工作,但有永遠的能力。

一直以來,實在太多人認為長久地做同一份工作才是王道,一來是他們未能了解現今急速改變的世界,二來是他們不明白這世上就是有些人適合穩定地工作,有些人卻需要靈活地工作。此文並非想要證明哪類人更好,因為每個人都有不同特質個性,不同產業/公司/工種也有不同需要。

1

作者焦慮症候群

我喜歡當傳媒人的原因之一,是定期有作品公諸於世,有種完成一個個目標的滿足感,但與此同時,我總會不其然擔心(為數可能不多的)讀者的看法,心裡有大大小小的包袱,也不時拿自己的出品與別人的來作比較。一有比較,便容易覺得自己廢柴。這情況在我年紀漸大,年資漸長,互聯網和自媒體變得普及之後更...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