粒史學加000357《史記》卷二十八〈封禪書〉14:天降災難時,快轉移給誰?

鱷魚把拔
·
·
IPFS
·
天降災難時,快轉移給誰?

──────────原文──────────

昔三代之皆在河洛之間,故嵩高為中嶽,而四嶽各如其方,四瀆咸在山東。至秦稱帝,都咸陽,則五嶽、四瀆皆並在東方。自五帝以至秦,軼興軼衰,名山大川或在諸侯,或在天子,其禮損益世殊,不可勝記。及秦並天下,令祠官所常奉天地名山大川鬼神可得而序也。

【中略】

諸此祠皆太祝常主,以歲時奉祠之。至如他名山川諸鬼及八神之屬,上過則祠,去則已。郡縣遠方神祠者,民各自奉祠,不領於天子之祝官。祝官有祕祝,即有菑祥,輒祝祠移過於下。

──────────翻譯──────────

以前夏、商、周三代的都城都在黃河、洛水之間,所以以「嵩高山」被稱為「中嶽」,其他四嶽的名稱也都與各自的方位相合(而四嶽各如其方),而四瀆【補充:也就是長江、黃河、淮水、濟水】都在崤山以東。到秦稱帝後,建都在咸陽,則五嶽、四瀆都在都城東方。自五帝到秦朝,各朝代的興衰更迭,名山大川有時在諸侯境內,有時在天子直轄地區,祭祀的禮儀隨時代的不同有所增減,不能完全記錄下來。到秦朝兼併六國一統天下後,命令「祠官」經常去祭祀天地與名山大川的鬼神,如此才能按次序記述下來。

【中略:內容在介紹每一座名山大川的祭祀方式】

這些祭祀都是由「太祝」主持,每年按時祭祀。至於其他名山大河的眾「鬼」以及齊地的那種「八神」之類的,皇帝如果有路過祂們的祠廟就進行祭祀,離去則作罷(上過則祠,去則已)。郡縣以及邊遠地區祭祀的眾神,則由百姓各自供奉祭祀,不歸天子設置的祝官管轄。祝官中有「秘祝」,如果遇有災禍,就會祈禱祭祀,並把災禍轉移到臣下或百姓身上(即有菑【音義同災】祥,輒祝祠移過於下)。

─────────解說與心得─────────

結束了秦王朝的部分後,司馬遷並沒有立即進入下個王朝,而是闡述了一下整個時代的演變。

從早先的夏商周三代來看,這些王朝的權力中心大致上是位於今日的河南一帶。因此,這塊位於「中央」,文化又比較「華麗」的地區,被稱為「中華地區」,而所謂的「五嶽」,其實就是以河南為中心,向東西南北等地找到的五座高山。

然而,當秦朝建立後,這個新政權的首都位於今日陝西一帶。換言之,早已遠離當年的「中華地區」,就連五嶽,也都全部位於東方。那麼,該如何重新詮釋古代的說法?這也是秦朝一統天下後的重要挑戰。面對過去這個深植人心的說法,始皇帝也只能選擇相信並接受它,這或許就是始皇帝沉迷於封禪與五德終始說的原因。對古人來說,新王朝的統治合法性還是得建立在「上天的旨意」上。不禁又讓我想起了曾經提過的那句話:

在古代,「天意」其實不是上天的意識;在現代,「民意」也不全是人民的意識。

其實,上天的旨意是可以透過人的解釋而改變。這也正是司馬遷得寫下這卷〈封禪書〉的原因,因為歷朝歷代的封禪方式都不一樣,如果不留下紀錄,後來的人將無法知道這些演變的歷程。

在這裡,司馬遷倒是幫秦朝說了一下好話,正是因為秦朝的兼併六國一統天下,並安排官員專職負責祭祀,才讓祭祀的方式留下了記錄。透過職務之便,看過官方檔案的司馬遷才可以幫我們一一介紹這個名山大川的祭祀方式。不過由於這些內容太過專業與枯燥,所以我就略去不看,歡迎有興趣的人可以去找原文來瞧瞧。

最後,關於祭祀的部分,司馬遷也為我們留下了一種不一樣的思維。在負責祭祀的官員中,有一種名為「秘祝」的官,負責在天下出現意外災害時,進行祈禱與祭祀。不過,祈禱的內容並非災難早日遠離,而是希望將這場災難轉移到底下的官員或百姓身上,讓「天子」不因災害而受到傷害。換言之,有災難就讓下層的眾多人民去分擔,不要讓天子一人承擔。這種想法與儒家所讚揚的「民胞物與」、「仁民愛物」並不相同,有種天子高高在上的感覺。雖然讀起來感覺有點奇怪,但一想到天子既然是「天之子」,怎能讓他承受如此巨大的災害,應該由下層的人民來分擔時,就覺得好像也滿符合邏輯的。

總之,藉由一統天下的秦朝留下的記錄,司馬遷才有機會為我們說明這套祭祀的邏輯。至於漢王朝是如何處理祭祀問題的?就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以上,就是這段史料給我的小小收穫。

CC BY-NC-ND 4.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