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oney
Clooney

每天作輸出, 自然能夠每天睡覺前也比早上聰明一點點就足夠。

窮也可以幸福?

第622天讀後感,「歐文·費雪認為:投資和消費並沒有什麽本質的區別,投資只不過是在時間維度上的平衡消費。」

2023年10月28日
在市面上有很多書籍, 包括一開始我接觸到的勵志, 治療心靈的書藉, 包括僧人心態, 腦力全開等等, 裡面都有教導我們, 甚至用研究, 科學的方法告訴我們, 幸福是來自於內在, 並非外物, 像是幸福感的分野只會出現在年薪六十多萬港幣以下年收入的家庭, 當超過這個數字, 金錢所帶給人的幸福感已經十分少, 因此人需要追求的是內心滿足, 這當然是包括名聲, 尊重, 存在感等等的東西, 而佛學, 僧人也告訴我們這些都是外在的追求, 應該尋找是內心的平靜, 感受已擁有的一切, 包括空氣, 味覺, 視覺, 家人等等, 當失去的時候才知道要珍惜的東西, 不要被基因所控制自己, 一直追求, 一直尋找不到真正的自己。

原因在於身為「香港人」, 也常常會聽到一些指標, 像幸福指數, 處於香港這些比較富有的地區,經濟相對比較自由的地方,幸福指數卻是常常排在80名以外, 不就是向我證實「金錢, 外在」並不跟「快樂, 幸福」劃成等號嗎?
甚至用快樂指數來計算, 一些比較發展中國家的富人, 跟美國的富人, 其實他們的快樂相差並不會太大, 有學者嘗試去尋找原因, 之後發現是人類是從「比較中」讓自己感到更「快樂」, 如果把這些發展中的富人搬到美國, 也許就此人就很可能變成相對比較低的幸福數字。

這個想法在幾日前我也是十分認同, 但最近卻有一些「改變」, 這只是簡單的解釋, 就是投資是作為未來的時間維度上平衡消費, 而消費只是當刻的花費而已。
「歐文·費雪認為:投資和消費並沒有什麽本質的區別,投資只不過是在時間維度上的平衡消費。」
因此, 就算當刻我們覺得賺錢「不快樂」, 擁有同樣的幸福分數, 甚至窮人擁有更多的快樂分數, 也不代表他們能夠在不同的時間維度上也能夠保持著這個「童真」, 正所謂我們經常聽到一些情愛劇所講, 「你要講大話, 就騙足一輩子, 別讓她知道。」, 當他們要面對退休, 面對不同各式各樣的財務問題後, 甚至只是身邊其他人的財富增加而已, 都足夠讓他們降低幸福快樂的程度。

在快樂這個字來說, 很難去用一個數字, 高低, 去評估不同處景, 不同人, 不同國家, 現有認為的快樂標準和角度, 就像GPD一樣, 這未必能夠反映出國家的能力, 經濟的長遠增長, 反而更需要去看其他因素, 像是人文教育水平, 政策的鼓勵方向像是科技, 語言等等。

更多的金錢只是為人類帶來更多的選擇, 當人在不同的時間維度上, 依然有這個不同選擇的機會, 我相信會比起一些少選擇的人會更易選擇到幸福和快樂, 但能隨時有更多的選擇的人並不多, 錢也許是重要的, 當然最珍貴的是就算只有一個選擇, 也能樂觀面對, 化成幾個選擇給自己的心態, 但我認為當人做到這個境界的時間, 就已經不缺錢, 因為智慧會伴著財富而來。

CC BY-NC-ND 4.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