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oney
Clooney

每天作輸出, 自然能夠每天睡覺前也比早上聰明一點點就足夠。

魅力學

第215天讀後感, 除了外表, 身形之外, 我們還有很多地方能夠提升自我的魅力, 而且能夠訓練而成的。

2022年6月21日
今天所看的書藉並不是講藝術, 也不是講美, 而是講一些偏誤或理論效應, 剛好是令到我們更懂得如何成為一個有魅力, 被別人喜愛的人。書名叫:「墨菲定律」

當中介紹初始效應, 時近效應, 月暈效應, 刻板印象等等的, 都有關乎人不同時期的形象帶給別人深遠的影響, 比如說「初始效應」就是第一印象是成功的一半, 人是一種「視覺系」的動物,給人第一印象及性格絕對需要更長的時間及認知才會改變, 所以有魅力的人絕對要在第一時間已經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而「月暈效應」同樣是解說, 當一個人在某領域表現得很聰明, 普遍別人也會認為他在別的地方也會很「聰明」, 就像認為帥哥都是可靠的, 會受到月暈效應而影響自己所想的結果。

「刻板印象」也是同樣的, 我們人類會容易受到一些不靠普的印象而影響, 比如美國的「黑人」, 有紋身的男生/女生, 等等 都會有標籤別人的事情發生, 這也會令到我們誤判事情, 當然這也是大自然給我們的禮物, 這樣可以令我們在森林裡更易籠統地認出那一些生物, 野果是有危險的。

以上都是一些所謂的「魅力」的表面, 但重點是什麼能讓我們生活中, 變得更有魅力?
這就需要依靠以下四大理論
1) 自重感效應
2)得失理論
3)重複曝光效應
4)出醜效應

自重感效應是利用人類與生俱來被認同和尊重的需求, 去「滿足他人的自重感」, 這是一種重要的手段, 讓他人自重感得到極大滿足後, 他人自然就會反過來認同我們。
最成功的例子之一, 絕對是香港天團「Mirror」, 在Mirror剛剛成團的時候, 遇上社會運動, 黃藍分裂, TVB Vs Viu TV 電視台, 疫情肆弱等等, 一班被自由擠壓的「黃絲」, 遇上一班看似是「黃」的團體, 是敵人的敵人電視台, 自然就能夠吸引當地人支持, 當然也需要「實力」去支撐, 就如很多「黃店」也需要美食的供應,而不是給垃圾客人吃, 也能夠長遠靠著 滿足他人的自重感而生存, 畢竟, 這也是一個商業社會。

第二, 得失理論, 這個慨念很簡單, 就是人是不喜歡「損失」, 假如
事件A: 你先給某人$100, 之後再取走他50元,並50元。
事件B: 你先給某人25元, 再給他25元, 共50元。
雖然結果是同樣, 但事件B的某人會比A的更開心。
在書中例子說, 某一位店員特別受人歡迎, 客人寧願排長隊去光顧他, 也不太願意去另一間同樣質素的店, 他的訣竅是, 別的店買食物的時候, 總是會先給很多再慢慢往外取出多餘的部分, 而這一位受人歡迎店員, 會先裝得少一些, 並在過秤後,添上一些, 同時不經意地說一句:「再送你兩顆, 謝謝光臨。」 這正正是利用「得失理論」, 在我們做事和跟人溝通的時候, 可以多靈活使用, 試著把人的評分由「低」變「高」, 由「壞」變「好」, 並表達出來, 絕對會比平滑的「高」及「好」令別人感到開心, 你的存在及歡迎程度也會大幅上升。

第三, 重複曝光效應, 這個慨念更簡單, 就是我們只要多出現在不同的人身上, 自然就能夠提升好感度, 所以很多「明星」都有時候會不收費, 目的就是為了拿取更多的曝光度, 而曝光度除了讓不認識的人, 認識你, 還有的就是提升好感度最為重要。

第四, 「出醜效應」, 書中有一個很有趣味的實驗測試, 詳情可以看書。
主要就是說: 出醜會令到我們更有魅力, 而原因來自於人類會認為出醜的這個人更接近我們之間的距離, 能夠做別人眼中「不完美的人」, 當然並不是做一個失敗又一直出醜的人, 反而會令到我們更有親切感, 讓對方更喜歡跟我們對話, 因此主動透露出自己的「弱點, 短處」反而還獲取他人的信任。

當我們有效地利用以上四種方法後, 我們自然就會成為一個比自己更美的人更加有魅力, 而魅力是來自性格, 來自言語, 來自行為, 這些都可以「刻意」地訓練而成的。

Credit:<墨菲定律>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