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oney
Clooney

每天作輸出, 自然能夠每天睡覺前也比早上聰明一點點就足夠。

解決完美主義

第二十六天讀後感

完美主義者在追求完美的過程可以得到樂趣,可是病態地追求完美,會因為不能實現過高的要求而導致自我否定。這樣會令你的技術停滯不前,無法使自己進步, 甚至自己會覺得自己很聰明, 因為了解過不太能夠達成而放棄,最後放棄了自己可能將會到達的終點。

Never give up

根據社會學習論(Social cognitive theory)著稱的加拿大心理學家亞伯特.班度拉(Albert Bandura)對完美主義和抑鬱症的關係提出了有趣的觀點,他指出完美主義可能是其中一個引起抑鬱症狀的原因。當一個人認為自己的標準是合理的,而又沒有發現自己訂立的標準過高,當不能達成目標的時候,會認為是由於自己的能力不足,要繼續努力達成目標。這種認知上的錯誤令他們錯怪自己,產生負面情緒,與現實偏差的目標也會導致適應不良的行為。



我先借助不同的心理學書所言的例子, 如果有一個人分別要將三個垃圾各拋進距離5米,10米以及15米的垃圾桶裡面, 各1次機會。 假若這個人是屬於完美主義的性格, 他們在10米, 15米距離的表現是跟非完美主義的人結果是相差無幾的。
但完美主義人士在有機會拋中的5米距離則的地方最為焦慮。因為他們覺得自己應該能把垃圾丟進桶子裡,卻同時知道自己可能失敗。

高爾夫球也有這種情況。球員面對一個不可能進球的四十英尺推桿,會比面對可怕的四英尺推桿更放鬆。為什麼?因為他害怕失敗。當你不怕失敗時,你成功的機會就會提高。

「拖延」是某些完美主義者的一部份。拖延的人什麼也做不了。

因為不做任何事,他們就不會失敗。這是一種抑制,也是自我挫敗的惡性循環。

棒球有句 俗話說:「你不可能盜上二壘,同時腳卻還在一壘。」

恐懼使人不敢冒險。有時,最大的風險在於不承擔風險。

以上內容很多也是引用<<心像練習>>書籍所描述的。

我已經一次又一次地重覆說, 由一開始寫文章第一次所描述的先嘗試做30分的作品, 到之後說到定型心態,成長心態 不要怕失敗, 甚至到現在解決完美主義。

最終也是想自己, 或是讀者, 知道若我們能開始意識到「完美主義並沒有帶給我完美的生活」、「完美主義讓我更加對生活感到迷惘」時,我們便可能有勇氣開始尋找書籍、社群、朋友等來支持自己超越過去的模式了, 這樣最後才能夠提升自我。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