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伯軒
陳伯軒

喜歡文字,熱愛閱讀。怪癖是買了新書之後會一邊嗅書本的味道一邊吃吃竊笑。 聯繫方式:boxuan0531@gmail.com

馬特市自由寫「七日書」|四月十日:語言學習血淚史

我想,若可以的話,我還是很想擁有一種「非中文」的語言,可以讓我在陌生國度的街邊可以偷偷地聆聽,偷偷地透過另一種語言思考,但我想這件事情大概很難在我身上發生吧!

想起清明連假時,我在折衣服,站在落地窗前,看著陽台上的白色洗衣機,雙手拿著灰色條紋的大浴巾,我感覺到指尖在毛絮中撥弄,我突然有個奇怪的感受:

「我好像什麼外語都不太擅長。」

我一直很羨慕那些很會「除了中文以外的語言」的人,不論這個語言是什麼,甚至方言也可以,因為那些也被包括在「我不大懂的語言」之中。

Photo by Milada Vigerova on Unsplash

把浴巾疊好,又拿起上面印有巴斯光年的另一件浴巾。我想起前幾天在Youtube上看見的一則短影音,是個非亞裔的女性正說著她想學中文的最大原因,是因為每當在路邊買東西、逛街散步時,總會聽見街邊八卦,她太想參與其中,尤其是當他只聽得懂某些關鍵語詞時:

「⋯⋯大吵⋯⋯⋯⋯離婚⋯⋯⋯⋯婆婆⋯⋯⋯⋯老公沒用⋯⋯」

我頓時非常理解那種心情,那種想要知道其中到底有什麼密而不宣的小秘密,雖說打探別人隱私並不這麼光明正大,但總歸是人性不是嗎?

可以擁有佇立在街邊假裝在水果攤位挑選水果,但其實在聽女店主在跟他好姐妹講小秘密的過程,擁有一張外國人臉孔,可以假裝聽不懂,卻其實把所有秘密盡收耳中的場面,想想就覺得有趣。

 

在把所有衣物都放回衣櫃後,我走回客廳對正躺在地上刷洗掃地機器人塑膠盤的老公說:

「我好想要有一種語言,除了中文以外可以不用思考也可以理解意思的語言喔!什麼都好。」

他用一臉疑惑的表情把身體扭轉九十度仰躺看著我。

 

學習語言對我來說就是一則血淚斑斑的痛苦歷史。

我從小就被我父母抱著期望,想像如同美語補習班廣告的:「讓孩子贏在起跑點」,他們倆老(當時不老)在我差不多還牙牙學語時就開始讓我聽《親子英語教室》錄音帶(一種磁帶形式的非串流媒體載具),在注音符號都不認得的時候就把我帶去雙語幼稚園,我在那裡第一次「發現」世界上有另一種不是黑頭髮的人種,而且他還會說另一種神秘的語言,每天早上都得跟他見面,我甚至還記得這位金髮男老師在教我們「青蛙」這個單字的教學現場。

他在木地板上面一邊青蛙跳一邊大喊「frog,F-R-O-G-,frog」的現場,最後還用一首歌作結。想想畫面實在荒謬。

Photo by Kimberly Farmer on Unsplash

但我並沒有因此學好英文。並不是我不學好,但我總感覺格格不入,簡而言之我從國中後的英語成績都極端低落,所有單字會在我努力背誦後又在半小時內消失地無影無蹤。而後高中時更是連續三年六學期的所有英語成績全部低於六十分,全部被當毫無懸念,其中只有一次高於四十分可以補考,還是英語老師帶著私交憐憫下給我的機會,但最後依舊沒有過關,只能耗費數週重補修完成學分。

至於我的父母,也早就放棄那個讓我「學好英文,放眼國際。」的偉大教育美夢,只求可以順利畢業就好。

到後來我也索性放過自己,在那個大學升學的指定科目考試還會倒扣分數的時代,即便亂猜一通的懲罰巨大,我也總在模擬考上放棄,甚至還考過「1.7」分的英語成績。

那種對另一種語言學習的巨大挫折感深深淹沒我,此刻我想起高三時英語老師語重心長地對我說:「你為什麼都不努力呢?就這三十個單字背起來不就可以了嗎?」,看著他眼神中的關心,我當天決心把這些單字背起來,不論任何人都無法阻止我,直到我嫻熟為止,難道我這麼笨嗎?我在心底問自己。

當天晚上我也十分努力,甚至晚自習時間連出校門吃飯也沒有,只讓同學幫我帶點東西回來簡單吃就好,拼命把英文單字背起來。先遮起中文部分,看英文單字理解意思,再反過來,全部完成後我甚至看例句填空,也完美無誤

平時總喜歡找我去網咖打遊戲的鄰座同學也被我感動,充當起我的英文家教認真幫我抽考複習,直到我倆都覺得小考沒問題後,時間也已經過了晚上九點半,我倆用輕鬆的方式在公車站牌閒聊,他說:

「英文老師這麼看不起你,你明天小考要讓他知道你的厲害!」

我也笑著回應,直到我看見單字小考只有三十分

 

老師又站在我的身旁,在所有同學面前問我:

你又來了!爲什麼就是不背單字呢?」我只能呆滯地看著考卷發愣,我真的不懂為什麼,我就是連六十分都做不到,不是都看熟了嗎?

做我隔壁的同學直接幫我反駁:

「老師,他真的已經很努力了,昨天花了三個多小時什麼都不做,只背英文單字,昨天我也真的確認他都懂了,你不要再逼他了。」

Photo by Chivalry Creative on Unsplash

後來,英文老師再也沒有叫我去補考,也不再問我「為什麼?」,因為答案就是這麼簡單,努力在英文上面的性價比實在過低,在需要普遍學科高分的考試中,我沒有這麼多時間可以花費在英文考試上。即便我其他學科,甚至連對文組困難的自然學門考試也都可以拿到近滿分,遠超理組同學,但英文就是「沒辦法」。(所幸我國文、社會、自然都非常高分,否則真沒學校唸了)

 學習語言對我來說就是一件從有趣到掙扎,最後到痛苦的過程。雖然現在這一刻,我並不再對學習英文這件事情抱有責任,也不後悔最後選擇在考試中棄守的後果,但這種屈辱,讓我懷疑自己能力極端不足的「英語習得無助感」,的確在我心底深深地烙下痕跡。

屈辱。

 

順帶一提,其實在非考試的範疇中,在日常溝通上還算是沒問題的,畢竟在這麼漫長且艱辛的學習路上,我還算是有點收穫,生活單字也算是可以記住。也感謝父母親這麼多年間的栽培,國中時還讓我去加拿大遊學過,只能說父母對孩子的期待真的是遠大又充滿壓力啊!

雖然大學時曾過想著「雖然我英語不行,也許日語可以」,結果又是一個五十分作收,小考都努力考滿分,大考全部都忘光的狀態。看來我對於語言學習的困難並不只局限於英語,而是所有類型的外語呢!

 

此刻想起去年年底去日本旅遊的回憶,在吉卜力的橡子共和國店內,因為某件衣服少了標價而抓住路過的一個男店員,我用出國前現學現賣的簡單日語問標價,卻換來對方用非常流利地日語回應我千位數的數字,雖然我勉強聽懂,卻還是愣了兩秒鐘,對方才用「啊!原來你日文不好啊!」的表情,轉換英語想跟我說價錢,我感謝他的好意,表明自己已經聽懂了。

沒想到在任何語言學習上總是不及格的我,也是可以唬唬人的呢!

怎麼可以所有東西都這麼可愛!

想到一週間的旅遊過程,我放膽子到處用破破的日文應答,即便後來想起來說錯很多次,耐心溝通下還是完成這次的旅遊順利回台灣,想起某位在Youtube拍日文教學主題的老師在影片中說:

「很希望大家可以試試看,即便只有一兩個日文單詞,但當你在旅遊中用上了,而看見對方發覺你用著跟他一樣的語言,臉上表情的變化,那種收穫跟成就感是跟課本學習完全不同的。」

我也同樣有感,想起從第一天怯生生地用英文數字點餐,因為感覺自己「好憋腳」而改使用日文的單位量詞跟店員溝通,那種把完全陌生的詞彙用上,並發掘「欸!?真的有用欸!」的成就感,那是課本學習與考試成績中收穫不到的。

 

我想,若可以的話,我還是很想擁有一種「非中文」的語言,可以讓我在陌生國度的街邊可以偷偷地聆聽,偷偷地透過另一種語言思考,但我想這件事情大概很難在我身上發生吧!

可以理解另一種語言,就像是劃開另一個國度的隔膜,透明而無形,卻在語言的使用中有機會撕開一道裂口,讓人得以融入。即便無法聽懂街邊大姐們的閒話家常,但起碼不至於餓肚子吧!

至於考試,起碼我再也不需要面對了。

真是痛苦。

CC BY-NC-ND 4.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