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詩是一隻魚
小詩是一隻魚

初出社會,在醫院裡工作的小小菜鳥。 喜歡看書和寫日記,在這兒會紀錄生活中大小事物所引發的思考。 歡迎追蹤~

我讀《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師》

如果說「意識」能讓生命活得更有目的,那麼,「為自己負責」想必能收獲到更多的自由。

說實話,每當要提筆準備寫這篇文時,內心總是反反覆覆,很擔心自己對於這本書的理解還遠遠不夠。不過,最終還是想為這本書做個紀錄,可能片面而不夠周全,但讀書這件事一直都是一個不斷更新的過程,對吧!

我想,從故事主角蛤蟆的身上,可以很明顯地了解到一個人的性格及行為模式多是源於他的童年。人自出生前就會有他個人的氣質,例如像是較易焦慮或較平穩,較外向或內向......等等。

然而,在成長過程中我們所遇到的他人,特別是「重要他人」,他們的行為及對我們的態度都會影響到我們對於自身和外界的看法、採取的行動;長大後很多時候下意識的言行、情緒反應,就是源自於過往累積的經驗反饋。

透過蛤蟆和心理師蒼鷺的對談,我也慢慢更有意識地看待我的過去及當下,看待我與家人的關係。

在成長過程中,很多時候難免覺得被家人誤解、被擅自決定要去做什麼事,或者被動地承受很多指責。因為當時還很弱小,不論心理或生理上都需要仰賴家人的照顧,只能選擇接受、甚至是討好對方。當我回憶起一些童年不愉快的經驗時,內心的第一感受就是:憤怒。我惱恨當時無能為力的自己,也對當時控制住我的家人生氣;同時也很無奈,因為我永遠無法得到對方的道歉。畢竟那都是當時殘留下來的、心靈上的傷害,說出來只會顯得無關痛癢。

很妙的是,在書中,蛤蟆先生也經歷了這段非常憤怒的過程。蒼鷺則巧妙地問了牠一句:「除了怪罪,負起責任聽起來如何?」

是啊,當我們長大了,理當要能夠獨當一面之時,是否也必須對自己的情緒負責呢?要擺脫掉過去那種只會怪罪自己或他人的習慣確實不容易,但當我們「意識」到了自己能有這兩種選擇時,漸漸地也會習得情緒上的獨立。

每個人都有歷史,都有鮮為人知的辛苦及要扛的責任。若能覺察到自己所有的,勇敢地負起責任去生活,或許更能獲得心靈上的自由吧!

以上是我的讀後感,與大家分享。實際上,這本書所談到的內容還有許多的延伸空間,在此我只提出了對我最有共鳴的一部分作紀錄。

最後用一句話總結:如果說「意識」能讓生命活得更有目的,那麼,「為自己負責」想必能收獲到更多的自由!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