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元罄
傅元罄

評論與沉思 Liker.social: @2j6u5pgp6

「統/獨之爭」與「中華/臺灣文化」是兩個問題

對比,而不是對立。

我們從小看著電視,就很熟悉臺灣藍綠對立的政治環境。年齡漸長,進入校園之後,更會慢慢知道許多老師、同學,上至校長下至工友,不分薪水高低,人人都有一套自己的政治意見。其中爭議最大、最容易引發兩極化的反應的,莫過於人們對「中國」一詞的不同看法。這其中的確有些複雜的問題,有文化的、有社會整體利益的、有情感的等重重疊加,無怪乎有些人稱之為「中國結」。

但是,面對複雜的問題,我們要怎麼做呢?我們要先預設一個立場,然後就關上溝通的大門;或是我們要坐下來,細細的釐清問題,並允許別人來補足我們自己沒有看到的部分呢?

我來說說看我的意見。如果我說的有什麼不全面或是不夠的地方,請讀者來補足我。

我認為「政體」和「國體」是不同的。我們是「中華民國」、「臺灣國」、或是「中華民國臺灣」,這是一個「國體」的問題。但是,如果我們要與大陸統一,那麼在大陸的共產黨政權一天不倒臺的情況下,我們就勢必要放棄自己民主政治的生活方式,而去跟從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制度(曾有「50年不變」承諾的香港已經見證了這一點)。簡單來說,對內我們認為自己是「中華民國」或是「臺灣」,是一個「國體」問題;我們對外是否要與大陸統一(也就是「統獨之爭」),是一個「政體」的問題。

在臺灣很常會有這樣的誤解:只要提到「中國」、「中華文化」,就有鼓吹統一的嫌疑。在臺灣,「中華文化」總是被泛藍陣營做政治利用的情況下,這是可以理解的。但誤解終究是誤解。

透過前文的分析,如果我們能了解到「政體」和「國體」的不同;那我們應該可以在堅持民主制度的前提下,在統一之外,問心無愧的說自己是「中國」。或者,如果你喜歡,說這是「中國民國的獨立派」立場,也未嘗不可。獨派未必要臺獨,不一定要主張中國民國改國體為臺灣國,才能獨立。

可能會有這樣的質疑:那麼,又為什麼非要說「中華文化」不可?難道 說臺灣文化、客家文化、原住民文化、甚至美國文化不好嗎?不,我認為都很好。為什麼要提到中華文化,也許只是因為我們碰巧生活在漢人佔多數的地方。但我們要知道文化並不是「減法」,並不是只要我們減去漢文化的一部分,其他族群的文化就會等比例的增大那一部分。文化是在族群之間多元對比、互相觀摩而成長的。對比,而不是對立。「對立」才會引發戰爭和壓迫。戰爭會摧毀人性的善良和社會的根基,壓迫則會讓人們無法公正的發展和發揮他們的能力;兩者都非社會之福。但「對比」不會。「對比」才是一個社會自然的樣貌。在一個樂團裡面,有些人擅長打鼓,有些人擅長彈琴,並不一定大家都要做一樣的事。不過在「國體」上,這些不同的成員可以都是一個國家。一個開放的、容納生活方式與我們不同之人的國家。

2024/02/22

NO RIGHTS RESERVED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