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可不能是这个考法
此文原于2022年夏天发布在微信公众号【越向书】上,不久被删,不知道为什么。
因妻子发问:“美国真的想避免新冷战吗?”,我就写了一篇同题文章,可惜发不出来,择日再改。
为写此文查1947年马歇尔的哈佛讲话,没想到查出这么一道高三历史练习题来:
1947年6月,马歇尔在哈佛大学的演讲中说:“美国应尽力协助世界恢复至经济健全的常态,没有它,也就没有政治的安定,没有牢固的和平。我们的政策不是反对任何国家,任何主义,而是反对饥饿、贫穷、悲惨、混乱……”结合史实,分析美国实行马歇尔计画的主要目的是( )
A.维护世界经济安全与世界和平
B.帮助西欧恢复和发展经济
C.通过经济手段控制西欧、遏制苏联
D.为了消除饥饿、贫穷,保障人民生活
从一个“做题家”的直觉出发,当然应该选C。标准答案也的确如此。可是,如果仔细审题,从引文这几句话里,你能看出答案C中的意思吗?
当然,题干中还有“结合史实”四个字。但史实很多呀,考生知道您问的是哪一些呢?
其实,精心挑选些史料来,从中得出答案C的结论本不难。既然出题人心目中已经有结论,为什么不在题干中列出能佐证结论的“史实”,却偏偏故弄玄虚,拿出另外一段话来叫做题人分析?
所以,一般性结论是“凡是美国官员就只会正话反说”?那题干完全是用来误导考生的吗?是要教会学生防敌人“忽悠”的能力?那也得讲逻辑呀,不能一上来就几个“凡是”,“四条腿好,两条腿坏”,“就是好来就是好”呀……
考试,就是出题人与答题人之间的一场捉迷藏的游戏。答题人想方设法揣测出题人心目中的那个标准答案。这种考试模式有其缺点,只是在面临大批考生需要被筛选时,暂时无可取代。但游戏要有游戏的规则,如果谜面完全与谜底无关,那就是在猜笨谜,是在进行一种超越逻辑的规训:无论对方说了什么,都将事先背好的教条视为答案。
有些宣传口的“战士”,已然是精于此道的高手。比如对布林肯5月26日的讲话,胡锡进就如此进行解读:“总结布林肯的演讲,首先他表达了不寻求改变中国,我觉得这个表态包含的资讯是,美国政府已经清楚,他们没有可以对中国实施硬干预并且改造中国的能力。”
换句话说,如果一个人表示他不想打我,那么这个表态包含的资讯是,他已经清楚他没有打我的能力。
这大概就是UFO级别的理解力。
我明白,中学历史教育与高校历史研究是有区别的,一般不涉及学术界尚有争议的内容(比如“冷战的责任究竟该由谁承担、马歇尔计画是否对西欧经济的复兴起了决定性的作用”等等)。
但是我在这里想质疑的并非题目的内容,而是形式。
出题人所犯的错误,就把算是考试内容换成天文学或古生物学都一样离谱。
从前,我在理发、坐火车时偶尔会与人聊天。对方一听说我是学历史的,常常会用略带同情的目光和掩饰不住的嘲讽口吻对我说:“也不错呢,那你是不是很会背书?”这大概就是我们的中学历史教学给人留下的印象。
如此下去,或许历史系最后只能招到解不开方程的人吧。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