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主义十一反问:理性和情感必然冲突吗?

野人
·
·
IPFS
·
满好奇会不会有极端女性主义的人在学欧洲语言的时候把所有阳性名词换成阴性名词,嗯,就单纯好奇~_~

先说明,这篇文没经过任何人怂恿,要骂来骂我,大不了弃号XDDD

我自认为自己还算满女性主义的,至少在我的认知里,性别差异的前提要大于社会习俗的前提,就比如女友说不想生孩子,那就不生喽,我也不会像薛丁格一样出去找情人生。鬼扯什么社会意义才是没意义的吧?社会意义是后验解读,为什么会有反过来影响个人行为的趋向?所以我很不理解为什么有些所谓的女性主义还要坚持用社会习俗作为前提叙述:把要努力改变的东西当作前提?最后不是要变成自我否定?那从逻辑上讲,这种女性主义的最终真理会是一种完美的男权主义喔!

那说完前提我就来反问问题了,说是反问,但我一点也不希望有人回答,因为凭想像就知道那样一点都不好玩。当然想发泄就请随意,我这个人一直都很尊重人类的(因为有黑名单这种功能XD)
另外要再说明的是,所谓的反问也并不是矛头指向问题,觉得问题本身有多不合理,就像个处在叛逆期的小学生一样觉得「反问」就是「反过来问」,而是在反问问题背后的导向和叙述前提。

原生家庭与婚恋观选择

Q1:你的母亲在家庭内扮演怎样的角色?这会影响你对婚恋的选择吗?
Q2:你的原生家庭中父亲扮演怎样的形象?这会影响你的婚恋选择吗?

RhQ1:原生家庭的父母理应要扮演某种特定的世俗角色吗?家庭活动不是共同责任的吗?问题是在默认某一项工作适合某个性别,另一个性别的成员就要理所应当把工作推给对方?为什么女性视角要以社会习俗做叙述前提?要反对的东西为什么变成一种导向?还是有人觉得弱势群体跟强势群体调换一下角色就实现权力主义了?更根本的问题是:非父权社会一定就是女「权」社会吗?

RhQ2:父母作为与小孩最早接触和模仿的生物,影响到小孩不是理所应当的吗?他们的所有行为都会对小孩产生影响,或强或弱,或正面或反面,但类似心理上的影响并不是人自己能轻易察觉到的,甚至这些问题就不应该由他们自己察觉,没有人先从心理学的角度认知完自己的人格构成才跑去做事,选择难道不是出自于自己的整体人格,而是出自某个单一事件或其相反面?这很匪夷所思,比如有的妈妈觉得爸爸抽烟破坏了他们的婚姻,整天抱怨,那孩子就应该因此去选一定不要抽烟的伴侣?这根源上是「透过一个表象判断为错那相反就一定对」的二分法逻辑,这种非此即彼的逻辑如果有效,所谓的家庭不是经过几代就会变完美了吗?

恋爱中的迷思

Q3:“恋爱脑”是一个被污名化的词汇吗?亲密关系中如何保持清醒的同时真诚地爱呢?

RhQ3:我不是很懂,恋爱脑为什么会跟女性主义有关系?我自己常说自己恋爱脑,在我爱对方的情况下,爱情确实会作为一种准则超越某些前提,但非理性一定是非逻辑的吗?自我对行事的思考跟自我如何爱别人,二者是出于同一层面的问题吗?表面上冲突的问题一定代表本质的冲突吗?如果不是(至少在逻辑上不是),那么事件的对立为何要导向为本质对立?那如果有人自己选择就要以爱情作为第一行事原则,这又跟女性主义有什么关系呢?不允许?

Q4:身为女性,你如何看待女性主义者进入异性关系是“屎里挑巧克力”这一观点?

RhQ4:我不是女性,但女性主义为什么要「规定」一个女性的选择?女性不配有性欲或者情欲?还是说某些人觉得自己性冷淡就很高尚?说到底,别人怎样选择到底跟一个所谓的「主义」有什么关系?所谓的「主义」如果不是某种「共识」,让有共识的人自己过来相信,而是一种被强迫的「共识」,规定别人的想法或行为,这种靠声量喊出来的情绪勒索,到底是怎样有自信自以为「主义」的呢?这确定不是什么邪教?要不要考虑学中世纪把异端帮在柱子上朝她扔石头?现在那些网路霸凌好像有过之而无不及呢。

Q5:在恋爱关系中,如果处在社会地位和资源较弱的那一方,怎样在尽量保持各个方面独立性的同时,理解和接受来自伴侣的好意/资源/帮助呢?

RhQ5:保证独立性跟接受帮助,有冲突吗?独立性代表你有随时离开对方的自由,无论物质上还是情感上,接受帮助会限制这种自由吗?接受帮助就一定要「还」?自己用没来由的公共道德绑架自己?还是预设对方必然以「要还」为前提帮助自己?这完全就是个人道德问题,所以这跟女性的身分有什么关系呢?

Q6:女性主义者如何划分在亲密关系中“磨合”、“付出”、“忍耐”的边界?你如何看到恋爱中权力关系的博弈带来的”爱“与内置的权力拉扯?

RhQ6:权力关系一定要被非此即彼地划分吗?所谓划分磨合、付出、忍耐的边界,有一种表现,就是对于某一件事,一方必须服从对方,其前提是,亲密关系必然是一个整体。这不是跟独立性有冲突?为什么一边讲女性独立一边忽视基本尊重在叙述权力拉扯?这个问题本身在导向和承认古典式的主从家庭,也就是在承认权力倾斜的正当性,那么逻辑上也就是在承认一个男性菁英明显多于女性的社会成为父权社会的正当性。这是女性主义?还是在逼迫女性成为菁英?逼迫别人的人自己成为菁英了吗?还是认为自己有菁英实力,但只是在被父权社会本能性排斥?有多少男性排斥「女」总统?我没见过,只有某些女性主义自己在划分性别、对立性别,自以为对方在歧视自己。

Q7:你伴侣的什么行为有让你感到不安吗?你认为一段亲密关系中,如何才能使伴侣感到安全感?

RhQ7:互相独立、互相尊重的关系中需要安全感吗?这是在预设除去道德就等同于无底限。既然已经在标榜独立性,那对方突破自己的底限,自己离开对方不就好了?为什么要尝试导向甚至「纠正」对方的思维,而不是清楚地向对方表达自己的底限?那如果表达了,对方还在用行动试探你的底限,为什么还要在意所谓的安全感?对方明显就是想要你慢慢降低底限啊!女性主义里面,表达权一直重要,我不懂为什么问题要预设双方都没有表达权,是说亲密关系都不用交流的?

Q8:你在约会/恋爱/婚姻中是否有过“操纵“或者“被操纵“(即中文流行语里的“PUA”)的经历?你如何定义与识别这样的行为?

RhQ8:精神控制多数用在女性身上,代表女性经常是被「追」的一方,这是失败男性用到的邪魔外道没错,但产生这个问题的本质既然很女性主义,为什么又要强调受害者的女性身分呢?受害者多数为女性,那这个问题就是女性「主义」的问题吗?我不懂这种归纳法的运用,但我知道女性权力不管多大都不会解决精神控制这类问题本身,除非是在一个多数女性倒追男性的社会,然后失败女性把这些低级套路用在帅帅的男生身上,这是女性主义的目的?女性主义「只」关注性别权力吗?

婚姻与女性主义的探索

Q9:你如何看待与你婚恋观不同的女性呢? “尊重祝福”是否是最好的答案?

RhQ9:别人的观念,到底跟「你」有什么关系?就偏执地认为「你」自己就是「对」?我就算在写逻辑也没有认为讲逻辑就一定「对」(我确实有在讲干涉别人想法是「错」,但对错并非二元对立),我只是讲给「你」听,要怎样想永远都应当由「你」自己考量、选择。所以别人要怎样想、怎样做,到底跟「你」有什么关系?还是说这个问题是要尊重那些首先不尊重他人想法的人的想法?

Q10:怎样理解与婚姻制度默认绑定的法律关系/权益(如探视,移民,财产继承)和福利(如减税,购房育儿补贴)?

RhQ10:理解?法律什么时候由「保障」变为「导向」了?还是说……女性权力就必然等同于脱离性别关系?

Q11:如果你是已主动选择不生育的女性,你会对选择生育的女性减少共情吗?你又会如何看待生育家庭,如果生活圈远离已育家庭,那如何实现这份“谅解”?

RhQ11:自己主动选择不生育是因为自己认为不生育以后会过得很爽(比如我女友),那跟喜欢小孩或者认为生育是责任的人有什么关系呢?人家就觉得有小孩会过得好啊?如果自己不生育,生育就整个变成「错」,那「你」从哪来?那既然不是生育行为本身的问题,那为什么要因为是否生育而实现「谅解」?问题难道不是女性有没有能力或保障让她坚持自己的选择,然后所有人尊重她的选择吗?为什么女性主义反倒要跳出来「导正」别人的选择?

Q12:女性可以在在婚育/母职中保持和贯彻女性主义吗?如果可以,可以怎么做呢? (如果你没有进入婚姻关系,可以畅想一下)

~RhQ:我还是不懂婚育跟女性主义有什么联系,我已经懒得反问了。不懂为什么会有女性主义的支持者会首先否定自己的性特征。平权不等于平均。


写到一半就没耐心了,就开始逻辑跳跃,难懂就抱歉,反正我也不要负责~_~
另外像是表达自由这种东西,道德上意味着你有表达自己的自由,但没有用你自己约束别人的自由。
我很明确地在这里讲,美国和中国的一部分现代女性主义存在民粹性本质,她们在用话语权强迫别人的认同。但我依然承认她们是女性主义的一部分,但不是学术的那部分,而是社会表象的那部分。比如争取声量争取表达权这方面其实在女性主义的发展上很有意义。但我觉得这是一个导向社会观念的问题,而不是一个具体到个人、规定人家该怎么做的问题。比如说如果有一天,当女生向男生表达性需求而不被指认为不合理的时候,女性主义本身就成为一个伪命题了:有表达权、没有性别偏见,那代表社会会承认任意一位女性的「真实」能力,这就是公平,而不是有一百个男性议员就一定要再凑一百个女议员出来,多数女性真的没那么热衷政治,表面上的平均主义真的很不尊重差异,就好像原始社会里,采摘盛行的社会就要成为母系社会,打猎、农耕为主的社会就要变成父系社会,提供多数生产的一方同时提供生存保障,这是由差异导致的大机率结果。所以在一个本来就有生存保障的社会里,女性权力本身就不可能是主导男性的权力这种凌驾于他人行使的权力(但如果有谁想追求那种理想主义乌托邦也同样是她们的自由),而是消除社会偏见,对自己享有足够的控制权、表达权、选择权等等这些自己对自己的权力,前者本身在现代道德上不成立(就像父权制一样)。
最后喔,虽然我男生,但我之前有帮忙写过女性主义的论文,一篇讨论现代女性主义社会语境的,一篇第一波运动之前欧洲女性主义表象的,后一篇本来说要重新写成书,结果因为在二手书店又找到十几本相关的书所以一直在拖稿(对不起XD)。所以说啦,论文啦书啦还是有在读,虽然说不够专业,基本也存在很严重历史跟哲学方面的偏向,但想劝我多读书的请先斟酌喔~特别是那些只读过杂志里那些用二分法煽动情绪文章的人喔~


为了避免被认为我在正经八百写文章的不正经后记

这个一定不能少,我就真的只是随便写写,就单纯为了好玩,真的,随心情写的东西如果被认为是某种「论述」对我来说是种侮辱,坚持不做论述是因为不想让任何事限制我自己的表达,所以说就算是强迫自己也要在结尾写点屎尿屁的东西,算是某种表达癖好吧。所以我很理解莫札特在信里面写什么「屎真好吃」并不是因为他自己有食屎癖,而是让别人想像自己在甲塞的样子而恶心到别人的感觉真的好舒畅~
我这个人不爱蹭热点的,因为会有大量喜欢看热点的人进来看文章,不是我给这些人归类,毕竟人接受能力有限,能在短期内读大量同一话题文章的人之中至少过半数是不善于思考的,否则也不会那么热衷于在别人的想法里、甚至农场文里找自己想要的、有认同感的答案,同时就会有一边误读一边宣扬自己主张的垃圾留言,以前出于尊重读一下,后来就觉得好浪费时间,同样的时间去读篇猫猫论文比较有价值~_~
话说我前几天想写骑士精神这个话题,但反过来想想,骑士精神这个东西很不女性主义,女性又不是天生比男生「差」,为什么要额外关怀?但我从小接受的家庭教育就是父权制度下对女性的绝对尊重,看起来毫无理由地尊重,当然我知道这种尊重的前提是女性没有超越父权的要求(比如女性如果说「你把房产写到我名下,然后我要嫁别人」,那就一定会被当神经病赶出家门,这毫无疑问),父权制不合理,父权制的一切产物就是维护父权的奴隶吗?那反正我改不过来了也不想要改,这一点上很不女性主义我也没办法~_~

CC BY-NC-ND 2.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logbook icon
野人學中世紀哲學,暫時還沒死的怪咖野人。正在學習如何假裝人類。 ⋯⋯ 喔幹,學不會。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聊玩

聊吃

偽經驗|當書店的書架上沒有你喜歡的書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