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改革让用户抱怨被当condom,设计者如何是好?
科技研发总牵涉到产品升级,升级的同时向下兼容当然最好,但几个周期以后,难免需要淘汰太旧的版本,有时甚至需要所有用户全部升级才能继续使用。
赞赏公民web3 就是这样,一下子不再支援信用卡等传统货币支付方式,需要用户进入web3 世界以密码货币质押;跟得上的用户欣然配合,主流用户正在了解,有用户干脆臭骂LikeCoin 把创作者当作condom,拂袖而去。作为产品设计者,面对这种情况,该怎样拿捏?
* 注:「把xx 当condom」为港式用语,指用完即弃(虽然赞赏公民推出已超过三年)
「客户永远是对的」
有句格言说,「客户永远是对的」。我不反对,只是,这世界的格言很多,当中不少互相矛盾,视乎情况拿不同的来用而已;比如当社会一片混乱,你要人服从的时候可以说,「行军最重要讲求纪律」,但你不想守纪律时又可以说,「战争状态,程序放两边」。
回来说产品,Steve Jobs 也曾说过一句经典:「People don't know what they want until you show it to them.」 1看,又矛盾了。就算Steve Jobs 是错的,稍微懂逻辑的都知道,「客户永远是对的」不可能是产品设计的金科玉律,除非你的客户只有一个人,否则Alice 说要改革产品,Bob 说要新旧兼顾,Carol 说要维持现状,产品设计者要怎样聆听用户意见?
可以肯定的是,满足所有用户并非出路。
以上结论,在科技产品的语境尤其明显,因为科技日新月异,普罗用户没法预见科技带来的可能性,对新功能缺乏想像力实属正常。刚才提到Steve Jobs 语录,同一段说话中他也想像福特汽车创办人Henry Ford 说「If I'd asked customers what they wanted, they would have told me, 'A faster horse!'」 1 。同样的逻辑,放在70 年代家用电话普及的日子,如果你问用户希望什么新功能,没可能有人告诉你希望把电话放在口袋,更别说连概念都没出现的上网。
当产品涉及区块链和密码货币,而又想要坚持trustless、自我管理的大原则,想要满足一辈子都在用传统货币解决衣食住行的用户,或者从他们的意见中得到启发,恐怕也注定自讨没趣。
The Innovator's Dilemma
已故学者Clayton Christensen 的经典著作《The Innovator's Dilemma》,研究多个科技产业,发现全部产业都是后来者以「破坏性创新」(disruptive innovation)打败原来的市场领导者。 Christensen 分析市场领导者的死因,十分有趣却也非常讽刺:聆听用户。正是因为「顾客永远是对的」心态和开发产品流程,一次又一次让这些巨企错过新一代科技,走向灭亡。
所以,产品设计者应该把用户当成傻子么?当然不是。用户是上帝,但上帝也会赋与你自由意志,我们有责任去作出判断,而不能单纯依赖上帝提供答案。
再说,其实「客户永远是对的」也无不可,但产品设计者需要先精准地定位目标用户群,不能妄想加入各种不同的功能以同时满足各种不同的用户;当一个产品因应一百种用户需求提供一百种功能,它不是满足了各种用户,而是已经失去定位,满足不了任何用户。产品有定位,逻辑上就必然会让一些人失望,除了努力行销讲解好处,剩下的只能接受。
做产品也跟做人一样:先去接受,我们不可能满足所有人。
「今时今日咁慨服务态度唔够㗎」
一直谈的都是怎样理解客户需要,但是区块链的另一个特质permissionless,却更基进地让「客户」的概念都变得过时。
在传统物理世界,甚至是web2 的科技前沿如Apple、Google,都是客户与供应商、用户与官方的关系。按照这种关系才有客户是否永远都对的思考,基进区块链产品却把客户和开发商、消费者与提供者、付出与获得等简单二分彻底模糊掉。
无大台,就是所有人都是持份者,既受也施;至于用户在投诉时经常挂在口边的「官方」,在真正无大台的生态中根本不存在,可惜当用户在中心化的世界生活太久,尤其是顾客至上,「今时今日咁慨服务态度唔够㗎」的香港,回应用户说其实我们不是「官方」,反之大家都是持份者,只是我愿意负责去开发与营运这一块而已,只会被当作是推卸责任,不被「客户」骂得狗血淋头才怪。
所谓permissionless,无需许可,至少体现在以下几个范畴。
- permissionless in:任何人只要愿意都可参与,这跟传统差不多,多数web2 服务都没有进入门槛;
- permissionless out:任何人都有权选择离开,用脚投票;
- permissionless innovation:任何人都可以在基建之上提供服务,web2 算是做到一半,通常提供一些API 供其他服务读取,但往往有着各种使用条件,也可以随时间、地点或个别使用者随时关闭,无需解释;
- permissionless fork:对现有生态不满而选择离开是被动的,permissionless 的终极体现是主动「fork the government」(注意是「fork」),把整个区块链从程式码到资料都复制一份,从复制那一刻起,按自己的方式经营另一个平行世界。
一般遇上产品不合心意的情况,当然希望透过反映意见,提交bugs 和反馈,以「客户」的身分继续使用,也帮助提升服务品质。但当产品跟需求相差太远,任何人都有权自架服务,满足自己以及其他有同样需要的持份者;最极端的情况,当对整个体制失望而无法改变,更可以「fork the government」。因为permissionless 的特质,基进区块链服务的持份者,没有「硬食」这回事。
感谢读到这里,可是,投诉的持份者,不,是「客户」,是不可能听你说那么多理论的,你的角色就说明了,「客户服务」呀。遇上穷追猛打,非要你把服务设计得符合他心意的责难,我总是不知从何说起,落得失语的份儿。
我是《 区块链社会学:金钱、媒体与民主的再想像》的作者高重建,斜杠写作/教学/创业,探讨出版自由、财务自由和民主自由,作品每周五发表于#decentralizehk周报。
这些文章全面公开,旨在普及知识;如果你相信有价值,别惩罚开放,鼓励封闭,请付费订阅,款项将全数投入LikeCoin 治本奖学金。
[ 邮件订阅]
延伸阅读
- This Is Steve Jobs's Most Controversial Legacy. It Is Also His Most Brilliant “When you should listen to your customers”
- 区块链为什么总是很难用?产品设计者的自白
- 八大特性,检验市面上各种DAO 的「纯度」
- 基金会注销不是LikeCoin 要结束,而是向前往DAO 迈进一大步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