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岁的周末日常

Jake
·
·
IPFS
·

礼拜五晚上,跟小主管一起检讨中主管层粗鄙言语带给我的精神压力后,还算开心地离开办公室。

转了趟健身房,这个月来有保持住一周三次的频率,也就很心安的在运动完大吃周末消夜。

这个晚上我睡得很好,我自己归结是因为当天在公司,当中主管无理刁难时,我有反驳也为自已辩护。

当自己相信自己值得心安理得时,才能心安理得。

然后星期六早上,这个睡得很好的反省让我反覆推敲着Podcast听到的应该要有的生活态度:性感、理直气壮。

早上吸了房间地板,洗了衣服,打开窗让房间透透气,心想着虽然厌倦共居公寓的生活,但还是觉得可以暂时住到7月底,这样一来如果明年中外派,每个住所地停留期间都可以勉强说是一年。

在等洗衣机的同时,LH传讯问我方便说话吗。

LH是大学到现在的好朋友,也是我列为每3个月至少要联系一次的朋友,他这次打来也差不多隔了快3个月。 LH讲述他寻求新工作不顺利、要暂时去教会朋友开的餐厅打工,边继续应征文字工作,还说打工时间弹性,方便临时接到通知要去面试。

我回应他我觉得听起来是很好的安排,而且打工现在是劳方市场,不喜欢就换换看,你就慢慢的加减赚点钱,不需要急着乱找下一个正职。

他说被资遣的挫败感让他觉得自己很没用。其实我懂,不是财务困难,心理觉得苦的根本的原因是不被重视的感觉,但我也只能藉由告诉他客观环境看起来没那么遭,缓解他的痛感,因为我也是一直用这个方式缓解自己工作中得到的不适。

下午到台大总图蹲了3个小时,多半时间也在混,没有专心在硕士论文的简报制作。我有点沉浸在描述当下自己的状态:「在台大总图作着朱拉隆功的功课」,还想说可以作为IG story的文字,暗示自己生活的资源丰富及富有选择权。但又想想这样的动机为免幼稚而且难道旁人还看不穿吗,于是作罢。

离开前在活大学餐遇到YF,其实是我快坐下的时候她用很宏亮(而且带着热情)的声音喊了我名字。

她这周二才刚离职,我是她主要工作的承接者,最后几天我有一些小情绪,但她真的离开后,我又怀念起她的善良(对人)与热情(对工作)及不屈不挠。

很开心在工作之外能遇到同事,能看到工作之外的一面,我问问他回到校园准备考试的感觉,其实是我自己很怀念两年前我也是这样每天到朱拉的总图读商务人员的书。

搭捷运回新庄的路上我一度向传讯给她,表达感谢及欣赏她的善良与热情,我也想起我曾经很擅长给别人正向的回馈,以建立真诚的人际关系。不过这个形况下有点突然(或是我自己变得绑手绑脚),先算了吧。

回到家里,看了几部Youtube影片,又换上衣服去健身房。说也奇怪,去泰国前都觉得上班很累没力气去健身房,现在反而能从运动(或者单纯出现在健身房)得到放松。

星期天早上接到NJ的电话,说好久没聊聊了,我说我在新庄,不如等下去他板桥的家坐坐。

NJ跟LH和我在大学时期属于同一群朋友,我跟NJ是远房亲戚又都是同志,他想当然是我人生中重要的朋友,我们2017年开始在板桥合租公寓,所以这次去的家也是我曾经住过的家,只是那是在我出国前半年左右搬过去的,我当时抱着过客的心态,每天都很浮动,没有好好跟这那个房子培养感情。

NJ跟我分享他如何买下即将在2025年交屋的土城新屋。除了交屋之后的房贷外,头期款的规画是用父母的房子贷出资金去投资美债ETF,并利用股票担保方式融资来放大杠杆,房贷核了800万,实际投入ETF的金额达到1600万,转了5轮的担保融资,理论上可以以公比60%的无穷等比级数借下去...。这个操作方式是我得到的新知识,NJ3年前是完全不理财的,没想到现在可以操作得如此通透,他说生命会自己找到出路。

NJ说明年交屋前应该会结婚,房子才会是婚后财产,他跟另一半对这个房子的付出已经很难区分各自的贡献。看到他暂时不用面对头期款压力而且对未来有期望很替他开心,只是也提醒他如果头期款付完还是赶快获利了结比较安全。

去NJ家的时候SM也在,他是前室友之一,我搬走后接替我的位子,但我们都是老朋友了,周末跟老朋友还有家人联系,是我维持心理健康的方式之一,这个方式的效用在40岁后尤其明显。

二十、三十几的时候,周末完全宅着耍费也没关系,四十岁以后,周间的工作紧绷感消散的特快,不见点人,到周六下午就觉得空虚寂寞。

我有时候会想我这样子外派没问题吗?

回台湾的这一年,比起在曼谷的那一年,我整体感到不顺、不舒适、卡住。

周间压力大到很想喘息,但太无事可做的周末又寂寞的让我害怕,似乎只能在过度紧绷跟过度空闲之前摆荡,没有一个中间的舒服状态。

而另外一个维持心理健康的状态是行动。所以我才拿着笔电,此时此刻坐在社区里咖啡店打这篇文章(而且意外开发到这间质感超好、开到12点的咖啡店,大安区还真的宝藏)。

简单的说,与其关在家里,让明天要上班的压力酝酿在胸口,不如做些事,行动本身的就能提供对生活掌控感。

写作是我的长期目标之一,用文字记录生活点滴比照片更能重现当时的心情,这是我看我写给Stacy的卡片时领悟出的道理。

总之,仅以此篇文章记录一个40岁的人如何打发周末。

随便一个周末就写这么多...

CC BY-NC-ND 4.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