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自己的缺点直球对决】你也是脸皮薄的人吗?

JC (Jocelyn Chen)
·
·
IPFS
·
什么是自我意识?为什么会脸皮薄?追根究底,大多是源自于自己的不自信。不自信进而引发的自我意识过剩(Excess self-awareness)希望有同样烦恼的人,能得到为之努力的力量和方法,并可以在流行展现自己好的一面的社会风气下,仍然相信每个人都有其不够好的一面的温柔。
自己和自己的战争会招致自我撕裂
什么是自我意识?为什么会脸皮薄?

追根究底,大多是源自于自己的不自信。

不自信进而引发的自我意识过剩(Excess self-awareness)。

讲过剩之前,先来举个例,没有自我意识的生活是什么样子?

每天习惯性的起床前先滑手机,起床刷牙,套上昨天挑选好的衣服,最后出门。而这一连串早已经习惯的事项,就是在没有自我意识运作之下的产物,也是大脑对于日常生活规划衍生出的省力模式。但当这样的模式填充了我们生命的大部分,就会让人对于自己生活的价值产生怀疑。

「我的人生价值到底是什么呢?」

这就是自我意识的运作开端。自我意识帮助我们了解自己的动机和想法,进一步才能够藉由自我意识来改变自己。

但过度的自我意识会使人会过分关注自己的言行举止。常见于青少年时期。长期会导致害羞型和内向型人格。心理学上,自我意识过剩分为两种:

内在自我意识过剩和外在自我意识过剩。

  1. 内在意识Internal Self-Awareness
    我们从「观察者」的角度看待自己的想法。是以一种私人的方式呈现,关注自我内心,譬如情感、意识。
    例如:在家照镜子是一种私人的自我意识、 注意到你无法停止思考某个想法、意识到自己将手机留在餐厅时感到心一沉,看到自己喜欢的人感到心跳加速。
    具有内在意识的人往往更可能坚持自己的个人价值观,因为他们敏锐地意识到自己的行为会给他们带来什么感受。然而,他们也倾向于关注负面的内部状态,这些负面可能会通过强烈的内部关注被放大,并导致压力和焦虑增加。

  2. 外在意识External Self-Awareness
    我们站在公众观察者的角度,意识到自己在他人面前的表现时。我们可能会开始推测认为他们看到了什么,外在的自我意识也会导致焦虑,变得痛苦、焦虑或担心别人如何看待自己。
    这种自我意识往往迫使人们遵守社会规范,尝试以被认为为社会接受的方式行事。但若过度关注自我在公众眼中的形象,可能会导致自我审视和社交困难。尽量避免出现可能看起来很糟糕或感到尴尬的情况。因为害怕在公共场合显得愚蠢和错误,不会冒险或尝试新事物。

脸皮薄追根究底,大多是源自于自己的不自信。
不自信进而引发的自我意识过剩(Excess self-awareness)。

不自信进而引发的自我意识过剩(Excess self-awareness)
关于这个小计划:「和自己的缺点直球对决」

想在公开页面分享,主要也是希望有同样烦恼的人,能得到为之努力的力量和方法,并可以在流行展现自己好的一面的社会风气下,仍然相信每个人都有其不够好的一面,并包容接纳自己的一切。

曾有人这样比喻过写作「把一个孩子血淋淋的生出来后,又亲手将它埋葬。」

这句话有很多解释空间,但最重要的,其实在写作的过程当中,或多或少都是在剖析自己的过程,写出来的都是属于自己的一部分。

人的本质大概就像一个大宝箱,在深入挖掘之前,连自己都不清楚自己有多少潜能。
曾经远望而觉得遥不可及的目标,却在连续熬了几天后成功达标了,一直以来害怕的考试评鉴,却也就这么顺顺利利的过了,人生当然不都充满着顺遂。

可,对于自己,大多数人了解的或许并不深刻。这或许也解释了,为什么心理测验总是能够历久不衰,因为大家太想了解自己,却又不知道怎么开始了解起。

我一直认为,在了解自己的旅程上,唯有花了心思才能有所收获。
只有把自己当作一部充满伏笔的小说反覆阅读,才能够看出时光岁月的脉络,才能够对自己更加宽容、对自己更加喜爱。

所以对自己的坦承是必须的,对自己的坦白是必须的,只有透过不断和自己的对话修正,才能够自我疗愈,而更加体会人生冒险的美好。

而我的方式是透过写作和实作。

想在公开页面分享,主要也是希望有同样烦恼的人,能得到为之努力的力量和方法,并可以在流行展现自己好的一面的社会风气下,仍然相信每个人都有其不够好的一面,并包容接纳自己的一切。


那些常被忽略的脸皮薄瞬间
甚至是最常用来交朋友的「讲屎话」对我而言都是很困难的事。

心理学上关于「脸皮薄」,其实并没有一个明确的字词定义,甚至也找不太到一个相对应的英语字词,但在我的生命中,却是一个太常见的感受。

开始注意到自己脸皮薄大概已经是高中的时候,对于一个环境如坐针毡,脸色不敢松懈一分,更害怕站出人群,身体语言都透露着扭捏,甚至是当别人无恶意抛来的笑语,当下都只感受到害臊和些许的难堪,仿佛身体内建就是缺乏一个调节机制,不知道怎么开始,也不知道怎么应对。

甚至是最常用来交朋友的「讲屎话」对我而言都是很困难的事。

有时甚至对于自已是个「不够好笑的人」,而感到有些沮丧无奈,在和朋友们出游时,如果大家开始进入屎话模式,我更是会感到手足无措,气氛越是高昂我越是不敢说话,只担心我一开口,场面就会被我弄冷。

在课堂上的讨论我也是能省则省,不计分的就不出声,惟恐自己讲错了话,或是讲出不够好的意见。更别提社群软体的使用,每次想要分享一些什么,最终都会因为自己脸皮薄而什么都没发,担忧别人的想法,或是完美注意发作贬低自己的成就,不过就是件不足以搬上台面的东西。

加加减减之下,虽然脸皮薄像是我的个性一般,没有太明显的坏处。

却让我的生活绑手绑脚,并降低对自我的评价,在很多表现自己的机会也总是放弃。


薄脸皮挑战计画
「其实大家没有你想像中的在意你。」

「其实大家没有你想像中的在意你。」

这句话到现在都还是我会放在心里的一句话。

试想,其实每个人的世界大多是以自我为中心,自己把多少重心放在自己身上,就代表也是这样在乎着他们自己,就算真的出了个糗,成了别人的茶余饭后,其实也就是一两天的时间,就如同自己也不会讲一件别人的事两天以上。

大家到最后总会回到自己身上,人是健忘的,更何况是别人的事。
相反的,当你适度的展现自己,会吸引来一群与你有相同气质的人。

仔细这样思考过后,我认知到扩展自己的舒适圈是我的挑战计画之一。

第一次的突破是我将自己写的东西,分享到自己的Facebook页面上。

当下自我意识仍然过剩的可怕,我几乎是将眼睛黏在手机上,只怕按赞数不够多,回应冷淡会使得我像个笑话,那些本就不喜欢我的人,似乎又会有更多嘲笑我的题材。

然而,对我的热情鼓励和支持反倒如春笋般涌出。

我才发现,这个世界希望我成功的人或许比讨厌我的人多,但我从未给自己一个机会展现自己所拥有的。
这就像个正向回圈一般,我更加靠近欣赏我的人们,更有勇气远离、忽视带给我不自信的群体,而给自己被爱包裹机会的成就,得到的是更有自我的自己。

乐于与别人分享会建立一个互相鼓励的温暖层,
让我更有勇气做些自己没有把握的事情。

我持续的投稿文学奖作品,也得到了一些小奖项开设了自己的instagram甜点帐号为了学科研究私讯请别人填写问卷培养了运动的习惯,更加注重自己的健康更敢于询问别人,让自己多了更多的学习机会

这些都是薄脸皮的我一直没有勇气尝试的事情,

我画地自限了太久,只着重在如何活的让别人没有置喙的余地,却错过了人生的有趣,因为人生的魅力从来不是不犯错、不被嘲笑,而是一股拼了命去努力绽放的傻劲,似乎只有这样,才能体会到人生的魅力。

要是有什么自己一直无法突破的小事,先跟它反着做!

反着做之后,才会发现其实一点都不可怕。


如果喜欢此篇文章、或是有帮助到你,欢迎赞助或是按下方的免费Like coin按钮、或是追踪我的IG: dessert_food_jc,真挚谢谢您的阅读,希望阅读让我们变成更好的自己!

CC BY-NC-ND 2.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JC (Jocelyn Chen)現職台灣醫學生。 每個禮拜定時排放生活產物。 領域橫跨動畫、電影、小說、工具書、醫療小事。 即便時常掙扎,始終相信生活值得綻放。 所有人都值得擁有一片星空,值得了解美好,值得被美好了解。 🌹Follow me on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dessert_food_jc/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清空雜亂人生的三個心法】斷捨離的具體實踐

【小懶人培養運動習慣的三個小法則】運動習慣這件事

【勇於展現自我】如何克服從眾心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