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放下即自由
“大家好,我是林安,一個不上班六年,採訪了100+自由職業者的內容創作者。”
這是我今年大部分時候介紹自己的方式。
辭職以來,一直用自己正在做的工作和事情定義自己,就像上班時用平台定義自己一樣。
當有一天,我厭倦了貼在自己身上的這些標籤,想要撕下它們時,卻迎來了人生中第二個「認同危機」。
撕下這些標籤後,我是誰?對別人還有價值嗎?
這些問題,總是在人生的不同階段反覆出現。
上一次出現,還是在徹底離開職場前。
-
2018年,我開始辭職採訪「100個不上班的人」,由於開始得早,一切都是如此順利。很快,我就在全網獲得了超出意外的關注度。
於是,1年、2年、3年、4年、5年…..6年,我就這樣頂著「自由業」的標籤,漸漸地,把自己活成了一個標籤。
我知道很多人羨慕我,趕上了好時候,有一個這麼棒的起點,在自由職業這條路上一路順風順水,走到了今天。
出書、創業、做品牌、團體團隊、當部落客。這些年,不斷有人想重走我走過的路。
很長一段時間裡,我很享受這種狀態,一度沉溺其中。
直到今年,一次又一次的情緒崩潰提醒我:也許,你該停下來了。
1.
第一次發現自己狀態不對,在今年4月初。那時我剛從香港旅行回來,經歷了一個情緒的高峰後,又瞬間跌入了低谷。
我好像回到了學生時代,每個長假結束後不想開學的狀態。
也像工作一段時間後,每個週一早晨,都必須從床上爬起來上班的那種喪氣心情。
今年進入這種狀態時,我知道我在逃避些什麼,但我選擇了忽略它們。因為,5月,我有一場「硬仗」要打。
2023年春節,整個團隊整裝待發,決定大干一場。
沒想到,曾經讓我決定大幹一場的事業,在2023年的春天,遭受了來自個人情緒的極力抵抗。
在兩個多月的時間裡,我一遍又一遍地給自己洗腦:
“我只是太懶了”
“我只是最近狀態不好”
“都走到這裡了,不要半途而廢”
“那麼多人看著呢,快點好起來”
一邊是大腦在PUA自己積極努力;另一邊是誠實的身體和情緒:起不來床,沒辦法行動,心情持續低落,食慾不振…
負面能量就這樣,一點點從自己身上,慢慢蔓延到了身邊人身上。
很久以後我才意識到,人在做自己既不喜歡也不擅長的事情時,會變得扭曲醜陋,做什麼都不順,還會影響人際關係。
夏天,當我察覺到團隊裡有人也在負重前行,獨自掙扎時,一切已經太晚了。
懊悔、憤怒、無力、委屈、恐懼、絕望…..
之後的整個秋天,我被這些看不見的情緒折磨著。
2023年,是我把興趣變成事業的第六年,也是我創業的第三年。
這一年, 「自由業」4個字,成為了我最大的不自由。
2.
那麼問題究竟出在了哪裡呢?
很長一段時間裡,我找不到答案,於是把問題歸因在了外界,製造了更多心理問題和人際矛盾。
直到今年夏天,我在一次線下共居活動中,找到了答案。
我看到了一句話,大意是:興趣、生意和事業,是完全不同的東西。
我好像看到自己一直以來痛苦的根源──我把這三者混為一談了。
自由職業初期,我把興趣變成了職業;創業初期,我把職業變成了事業;去年到今年,我甚至想把事業變成生意——痴心於把「商業與情懷」完美融合。
結局就是──既不商業,也不情懷。還在來回撕扯中差點把自己搞成精神分裂。
9月,我陷入了有史以來的人生最低谷,每天都想發瘋,卻無處訴說。
某天晚上,我找了一位心理諮商師傾訴,對方告訴我:所有情緒都有存在的價值,即使是憤怒,也要接受它。
我開始練習感恩。感恩所有曾經帶給我負面情緒的人和事,試著從另一個角度去理解它們。
我也開始接納自己的所有情緒,“我知道你現在的感受很不好,沒關係,就讓它跟你靜靜呆一會。”
當我決定接納自己內心深處的所有負面情緒,我的心好像開了一個洞,過去所有那些不好的情緒,如黑色的漿液般,緩緩流了出來。
我再次擁有了一顆鮮活跳動的,紅色心臟。
10月,“我想,我已經準備好去面對那些不得不面對的問題了。”我告訴自己, “直面恐懼,才能戰勝恐懼。”
3.
2023年,我允許一部份人從生命中流失了。
但這並非壞事,告別舊有的關係才能讓新的關係成長出來。
今年最讓我慶幸的改變是主動走出去,建立了非常多來自線下的真實關係。
其實過了30歲,對於自己想交什麼樣的朋友,已經越來越清晰。在人際關係中,也絲毫不願意委屈自己了。
比起朋友的數量,我更在乎朋友的品質。
春天,我去香港見了「世界上的另一個我」。疫情幾年在線上培養的友誼,在線下因為一起經歷了更多時刻而變得特殊。
秋天的尾巴,我一個人去歐洲旅居。有時人真的只有走出去,進入一個完全陌生的環境,才能激發內心深處沉睡已久的好奇心和探索欲。
那種用孩子的眼光看世界的興奮感,終於又回歸到我身上了。
春夏秋冬的四次出行,帶給了我無限能量,每一次生活陷入停滯不前的僵局時,都是旅行幫我重拾了生命力。
4.
帶著這股力量,我終於有勇氣面對那個我內心深處一直知道,卻不敢面對的問題:
“你真的熱愛你的工作嗎?”
「未來社會,希望每個人都能熱愛自己的工作,讓工作不再是一件充滿抱怨的事。」
這是我在2019年出版的書《只工作,不上班》裡寫的一句話。
如今,我自己卻成為了那個不熱愛工作的人。
這一年,我越來越難在工作中感受到快樂、成長、熱情和價值。相反,它在消耗我的能量,讓我變得越來越討厭自己。
回想當初從職場離開時,我不也是這種狀態嗎?
那時,我的選擇是跳出舒適區,一頭栽進陌生領域探索新方向。
這次,我隱約覺得,可能要再一次跳出舒適圈,進入一個全新領域書寫人生腳本了。
過去,我獲得了非常多“勳章”,它們讓我產生一種錯覺:我好像可以一直戴著這些勳章走下去。
今年經歷的一切,卻讓我很想清零一切,重新開始。
-
10月,我為自己放了有史以來最長的假期。
辭職6年來,我不敢錯過任何一個機會,萬事以工作為先,漸漸活成了一個別人眼中自律又厲害的「內捲機器」。
這一次,我只想讓自己停下來,休息。
我當初做自由業,是希望實現工作與生活平衡。但是自由業這幾年,我好像從來沒有真正平衡過工作與生活。
在去歐洲之前,我告訴自己:我的人生值得一個心無旁騖的悠長假期。
十一月,坐在奧地利薩爾斯堡的湖邊,面對綿延不絕的雪山和湖泊,我聽見一個微不可聞的聲音,在我的心裡輕輕說:其實,你想要的生活,從來都不是那一種。
在雪山下,我問了自己幾個問題:
“幾年後,你想成為那些成功的榜樣嗎?”
答案是: “我不羨慕他們,也不想成為他們。”
“你的理想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是什麼?”
答案是: “親密健康的關係,自己認可的作品和平靜的內心。”
「放棄已經擁有的一切,最糟糕的結果是什麼?”
答案是: “花光積蓄,回去上班。”
就像六年前離開職場時我問自己的問題一樣,這次,我又得到了答案。
決定放下的那一刻,我像個溺水很久的人,終於浮出水面,重獲了大口呼吸的快感。
面對恐懼,才能忘卻恐懼。
當我決定撕下自由的標籤,自由又再次,降臨到了我身上。
這是我起起又落落、自由又不自由的2023年。
最後用一句話總結今年最大的收穫吧——敢於放下,才會收穫新的開始。
如果你此刻也正在經歷人生中的至暗時刻,不要慌張,也不要著急,請相信漫長的黑夜之後,是黎明。
2024 年,希望我們都能從心出發,離想要的生活更近。
-end-
林安,《只工作,不上班》作者/播客「逆行人生」主播/自由會客廳品牌主理人。
代表作「 100個不上班的人」,持續研究追蹤自由業、數位遊牧者、遠距辦公等生活方式。
微博/公眾號/小紅書/b站:林安的會客廳
喜歡我的作品嗎?別忘了給予支持與讚賞,讓我知道在創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續這份熱忱!
- 來自作者
-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