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传便便的社会现象给钱就是老大吗?学生是学习如何服务还是被服务?
传便便时代,每个人都在努力为使用者准备完善的使用体验
反映在服务业上,讲求【立刻】、【马上】
付钱者最大
当消费者很幸福!
我想这是台湾的软实力
传便便的服务
造就学生是学习【如何服务】还是【被服务】?
被服务惯了,突然问你有想要服务人家什么志业是什么等等的突然很难回答
像是有个故事是
大学生乱丢垃圾打扫阿姨好心提醒
他一脸高高在上说「 付钱给你,你就应该做」(还看过新闻讨论付了学杂费还要打扫的话题)
当我们习惯用【成绩】、用【标准答案】去看待时,很容易陷入既定印象中
故事中的他觉得自己很厉害,把职业跟社经地位做比较
自以为是的优越感
忘了职业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只是社会分工不同。
忘了不是所有的东西都能用金钱衡量的
从小的教育用很高的标准在看待,速成班,急于让孩子赢在18岁(把我们教育成员工而不是老板)
但泽爸也有说【别用责任当奖励】,别把孩子的责任做为【有做就提供奖励】,那他是因为「奖励」才做的还是「发自内心的」想要去做呢
切勿养成「付钱的是大爷」以及「赚钱的是老爷」的心态
在外尊重他人,在家尊重另一半,不把他人对我们的善意,视为理所当然,小小的举动与多说谢谢,都能让这个世界更美好,也更能让孩子看在眼里,然后在心中发酵,因为我们是它的一面镜子
无相关性很高你会感觉很浪费时间 因此也感觉学用落差差距越来越大(原来学涯是学涯职涯是职涯)
努力跟收获不成正比 现实跟理想的落差
(就像陈炳宏老师讲的正在找斜杠的人,要做可叠加好放大的事
一天要做好几分工你是在浪费时间、浪费生命
台湾社会现象:白天上班晚上跑Uber 没有任何关系事跟事无关很浪费时间
不要脱离你的专业慢慢去叠加
未来是可以放大的好复制更好的..像是被加盟)
原来我的努力是被推进的
学校传便便的纪律规划
习惯了他律,而没有自律
我要换的是另一种学习方式
之前都是传便便的教育方式等着别人来跟你说下一步是什么
毕业的学生缺乏:自己发现问题、自主性的作品
继续不知道自己要干嘛
(现在要换个思维,要靠自己学东西)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